第3单元运算律必考题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运算律必考题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3 18:2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运算律必考题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36+59+64=59+(36+64)是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125×(8×14)=(125×8)×14,这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下列式子中,与25×32的结果相等的是( )。
A.25×4×8 B.25×4+8×25 C.25×30+2
4.如果87×99+★=87×(99+1),那么★=( )。
A.1 B.99 C.87
5.下列算式中,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79×85+15×79 B.125×(8×80) C.78×56+80×39
6.欢欢的计算器上数字键“6”坏了,要用这个计算器算出“288÷36”的得数,可以计算( )。
A.288÷18×2 B.288÷6÷6 C.288÷4÷9
二、填空题
7.ab+a=a×( )。
8.计算99×32+99时,要写成( + )× ,这是运用了( )律。
9.已知△-○=10,那么45×△-45×○=( )。
10.计算:(2×3×5×7×11×13×17×19)÷(38×51×65×77)=( )。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6932781( )6932791 150×6( )15×60
139×5( )700 105÷5÷7( )105÷(5×7)
1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79+63+137=279+(○) 345-128-172=345-(○)
400÷25÷4=400÷(○) 138×15+15×2=(○)15
三、判断题
13.99×38+38 = (99+1)×38 . ( )
14.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0×23× 4=23×(250×4).( )
15.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16.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0除外),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
17.明明在计算14×(28+15)时,算成了14×28+15,这样他的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少(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解答题
20.学校图书馆原有675本图书,第一次买了869本,第二次买了325本。现在一共有多少本?
21.运输队要运一批货物,每辆卡车可以运125袋,每袋重45千克,8辆卡车可以一次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千克?
22.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A、B两城开出,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客车平均每小时行115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3.聪聪用妈妈的手机上课,因为家里没有Wi-Fi,聪聪只能用流量上网络直播课程,每分钟要消耗流量约15MB。假设聪聪每天上2小时的网络课程,那么一周(五天)要用掉多少流量?
24.学校食堂运回面粉和大米各30袋。面粉每袋重15千克,大米每袋重25千克。运回的面粉和大米一共重多少?
参考答案:
1.C
【分析】36+59+64=59+(36+64),首先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得到36+59+64=59+36+64,再利用加法结合律,把后边两项结合起来,于是得到,36+59+64=59+(36+64),据此解答。
【详解】36+59+64=59+(36+64)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综合应用,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B
【分析】乘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另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由此可知题中的式子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详解】由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上面的式子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了解和掌握。
3.A
【分析】先将32写成4×8,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或者将32写成30+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5×4×8=25×(4×8)=25×32;
B.25×4+8×25=25×(4+8)=25×12,因此不满足;
C.25×32=25×(30+2)=25×30+25×2,即25×30+2<25×32,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应熟练掌握。
4.C
【分析】解答此题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据此解答。
【详解】
如果87×99+★=87×(99+1),那么★=(87)。
故选:C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以及它的逆运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79×85+15×79此算式有相同因数79,85+15=100,因此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B.125×(8×80)此算式可以先将括号拆掉,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C.78×56+80×39此题无法进行简便计算。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计算器上数字键“6”坏了,因此不能使用数字键“6”,即将36写成4×9,然后运用整数除法的性质进行选择即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
【详解】288÷(4×9)=288÷4÷9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1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此题依此填空。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可知:ab+a=a×(b+1)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32 1 99 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在计算99×32+99时,可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详解】计算99×32+99时,要写成(32+1)×99,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熟记定律的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450
【分析】把△和〇看作一个数,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45×△-45×○=45×(△-〇),据此代入△-○=10解答即可。
【详解】已知△-○=10,
那么45×△-45×○
=45×(△-○)
=45×10
=4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掌握情况。
10.1
【分析】根据题意,把(2×3×5×7×11×13×17×19)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得到(2× 19)×(3×17)×(5 × 13)×(7×11),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详解】(2×3×5×7×11×13×17×19)÷(38×51×65×77)
=[(2× 19)×(3×17)× (5 × 13)×(7×11)]÷(38×51×65×77)
=(38×51×65×77)÷(38×51×65×77)
= 1
11. < = < =
【分析】(1)整数比较大小时,要看他们的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积不变。
(3)根据整数乘法估算方法,将139估成140,再进行计算。并与700比较大小。
(4)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
【详解】6932781<6932791
150×6=(150÷10)×(6×10)=15×60
139×5≈140×5=700,因为将乘数估大了,则139×5<700;
105÷5÷7=105÷(5×7)
【点睛】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高位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以及除法的性质。
12.63+137;128+172
25×4;138+2;×
【分析】(1)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填空;
(2)按照减法的性质进行填空;
(3)按照除法的性质进行填空;
(4)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填空。
【详解】279+63+137=279+(63+137) 345-128-172=345-(128+172)
400÷25÷4=400÷(25×4) 138×15+15×2=(138+2)×1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及运用,要熟练掌握。
13.√
【详解】略
14.正确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先交换250和23的位置,然后将250与4先结合相乘,再乘23,据此解答.
【详解】250×23×4=23×(250×4),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5.√
【详解】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往往会同时使用。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1000;110;87;6
1000;70;5;64
【详解】略
19.3570;69;100000;2322
【分析】第一小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算;
第二小题,利用除法的运算性质可以简算;
第三小题,把32看作是4与8的积,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第四小题,先算小括号里面加法,再算中看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102×35
=(100+2)×35
=3500+70
=3570
6900÷25÷4
=6900÷(25×4)
=6900÷100
=69
125×32×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258×[(25+56)÷9]
=258×[81÷9]
=258×9
=2322
20.1869本
【分析】首先用第一次买的图书的数量加上第二次买的图书的数量,求出两次一共买了多少本图书;然后用它加上图书馆原有图书的数量,求出现在一共有多少本即可。
【详解】869+325+675
=869+(325+675)
=869+1000
=1869(本)
答:现在一共有1869本。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次一共买了多少本图书。
21.45000千克
【分析】每袋重45千克,125袋共重125个45千克,即45×125千克,8辆共运8个45×125千克,即45×125×8。
【详解】45×125×8
=45×(125×8)
=45×1000
=45000(千克)
答:这批货物一共有45000千克。
【点睛】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更加简便。
22.800千米
【分析】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15+85)×4
=200×4
=800(千米)
答:A、B两城相距800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的能力。
23.9000MB
【分析】每分钟要消耗流量约15MB,15×60表示每小时消耗流量;15×60×2表示2小时消耗流量;15×60×2×5表示一周(五天)要用掉多少流量。
【详解】15×60×2×5
=(15×2)×(60×5)
=30×300
=9000(MB)
答:一周(五天)要用掉9000MB流量。
【点睛】用连乘解决问题时,列出的算式要有意义。
24.1200千克
【分析】每袋大米的重量乘大米的袋数等于大米的重量,每袋面粉的重量乘面粉的袋数等于面粉的重量,再把大米和面粉的重量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30×15+30×25
=30×(15+25)
=30×40
=1200(千克)
答:运回的面粉和大米一共重120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