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育红小学六(2)班学生数在40-50人之间,在操场上排队时,6人一列或8人一列,最后都多1人,这个班有学生( )人。
A.48 B.49 C.47 D.46
2.白兔有5只,黑兔有7只,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兔只数是黑兔的 B.黑兔只数是白兔的
C.黑兔只数的与白兔一样多 D.白兔只数的与黑兔一样多
3.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21+7=28 B.5y>36 C.a+12=100 D.4.5-x
4.如图,甲乙两根彩带都被遮住了一部分,两根彩带的长度相比,( )。
A.甲彩带长 B.一样长 C.乙彩带长 D.无法比较
5.李叔叔离家去上班,走到半路时发现忘记带资料,马上返回家里拿资料,再上班,中午回家。如图所示( )图反映出他离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A. B.
C. D.
6.“合唱团里有男生43人,比女生人数的2倍多3人.合唱团的女生有多少人 ”设该合唱团的女生有r人,下面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
A.(43-x)×2="3" B.2x—43=3 C.2x-3=43 D.2x+3=43
二、填空题
7.32的因数有( )个;6的倍数有( )个;32和6的最大公因数的是( )。
8.在( )里直接写出最大公因数,[ ]写出最小公倍数。
9和8( ) [ ] 10和15( )[ ]
19和38( )[ ] 8和12( )[ ]
9.有若干块蛋糕,数量在30-40块之间,用4个一盒或6个一盒的包装盒都恰好装满,没有剩余。这些蛋糕一共有( )块。
10.把一根8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是厘米。
11.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父每天加工20个,徒弟每天加工12个,经过x天,师父比徒弟多加工120个零件。根据题意可知:
( )加工的零件数-( )加工的零件数=( )加工的零件数
12.下面是某超市第一、第二营业部2021年营业联统计图。
(1)纵轴上每格的长度表示 万元。
(2)第一营业部第 季度产值最低,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产值多 万元;
(3)第二营业部全年平均每季度的营业额是 万元。
三、判断题
13.24是倍数,6是因数. ( )
14.果园里有桃树13棵,苹果树x棵,求桃树、苹果树总棵数可以列方程为13+x. ( )
15.一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都是14,这个数是14. ( )
16.a比b少c,列成式子是a-c=b或b-a=c。 ( )
17.监测某地区某段时间的降水变化情况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4÷3= += -= 4.5×99+4.5=
1-= 0.72÷0.6= 3.1-1.82= 3.2×4÷3.2×4=
19.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9 6和24 30和45
20.解方程。
X+63=248 X-12.7=2.7 X÷5=0.16 9X=6.3
五、解答题
21.养鸡场的母鸡只数是公鸡的7倍,后来公鸡和母鸡各增加50只,结果母鸡只数是公鸡的3倍。原来养鸡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22.果园里的梨树和桃树共有380棵,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还多8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23.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圆珠笔的4倍,李老师买了1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一共花了37.8元,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4.丽丽和欢欢都在舞蹈学校学舞蹈,丽丽每6天去一次,欢欢每4天去一次,如果3月1日她们在舞蹈学校相遇,那么下一次在舞蹈学校相遇是几月几日?
25.从一张长36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后,正好剩下一张长36厘米、宽3厘米的小纸条。算一算,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提示:可以画图思考)
26.下面是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统计表。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毛衣件 300 400 800 1200 1600 1500
衬衫件 2000 1800 1400 1200 1000 800
(1)请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2)哪个月毛衣的销量最高?哪个月衬衫的销量最高?
(3)哪个月毛衣和衬衫的销量相差最大?
(4)你认为引起毛衣、衬衫销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分析】先求出在40-50之间6和8的倍数,再加1即可。
【详解】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2×2×3=24
24×2=48(人)
48+1=49(人)
这个班有学生49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关公倍数的应用,注意公倍数的取值范围。
2.D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A.5÷7=,白兔只数是黑兔的,说法正确。
B.7÷5=,黑兔只数是白兔的,说法正确。
C.黑兔只数的是5只与白兔一样多,说法正确。
D.白兔只数的是7只与黑兔一样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明确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3.C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选择。
【详解】A.21+7=28,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
B.5y>36,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C.a+12=100,含有未知数,并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D.4.5-x,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故选择:C
【点睛】此题考查了方程的认识,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是等式。
4.A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将甲补够同样的5份,乙补够同样的7份,画一画示意图即可。
【详解】如图:
由图可知:两根彩带的长度相比甲彩带长。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可以画一画示意图。
5.B
【分析】分析题目,可知李叔叔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1)从家出发到准备返回家这段时间内,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开始返回到取到文件这段时间内,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到家时,离家的距离为0;(2)拿到资料后,从家去上班,这段时间内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3)上班时,随着时间的变化,离家的距离不变,因此图象是一条水平线;(4)下班回家的时间内,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到家时距离为0。
【详解】A.缺少体现上班时的图像,随着时间的增长距离不变;
B.与分析相符;
C.最开始离开家时的距离不为0,不是从家里出发;
D.缺少返回家中取资料的图像。
由此可知,图B反映出他离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故答案为:B
6.D
【详解】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的数量关系:合唱团女生人数2x+3=合唱团男生人数,设合唱团的女生有x人,则方程是2X+3=43,据此解答.
名师详解:解:设合唱团的女生有x,根据题意得
2X+3=43,
2X=43-3,
X=40÷2,
X=20.
答:合唱团有女生20人.
易错提示: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单位“1”没找准确.注意的是,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合唱团女生人数2x+3=合唱团男生人数,设合唱团的女生有x人.
7. 6 无数
2
【分析】(1)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称a和b就是c的因数,据此可解;
(2)一个自然数(不是0)乘另一个自然数,得数称作这个自然数的倍数,比如:2×2=4,2×3=6,2×4=8……,4,6,8……都是2的倍数,2×1=2,它本身也是自己的倍数。按这个定义,写出6的倍数;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可解。
【详解】32的因数有 1、2、4、8、16、32,共6个;
6的倍数:6,12,18,24,30……无数个;
6的因数有:1、2、3、6;
32的因数有:1、2、4、8、16、32;
所以32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因数倍数的方法,应有顺序的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8. 1 72 5 30 19 38 4 24
【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互质,则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的数;
如果两个数既不互质,也不是倍数关系,则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一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
【详解】9和8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是8×9=72;
10和15,
10=2×5;15=3×5
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2×3×5=30;
19和38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19,最小公倍数是38;
8和12
8=2×2×2;12=2×2×3
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9和8(1)[72]
10和15(5)[30]
19和38(19)[38]
8和12(4)[24]
【点睛】熟练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36
【分析】根据题意,用4个一盒或6个一盒的包装盒都恰好装满,说明蛋糕的数量是4和6的公倍数,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出4和6在30-40的公倍数,即可解答。
【详解】4=2×2
6=2×3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的倍数有:
1×12=12
2×12=24
3×12=36
4×12=48
……
因为蛋糕数量在30-40之间,12的倍数36符合要求,蛋糕一共有36块。
有若干块蛋糕,数量在30-40块之间,用4个一盒或6个一盒的包装盒都恰好装满,没有剩余。这些蛋糕一共有36块。
【点睛】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分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根8厘米长的铁丝看作单位“1”,剪成同样长的5段就是平均分成5份,每段是全长的1÷5=;据此写出;
(2)求每段的长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计算。
【详解】(1)1÷5=
(2)8÷5=(厘米)
把一根8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是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求每段长是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份数得出,求每段的长用除法计算得出。
11. 师父 徒弟 师父比徒弟多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师傅每天加工20个,徒弟每天加工12个,x天师傅加工20x个零件,徒弟加工12x个零件,经过x天,师父比徒弟多加工120个零件;20x-12x=120;即用师傅加工的零件数减去徒弟加工的零件数等于师傅比徒弟多加工的零件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父每天加工20个,徒弟每天加工12个,经过x天,师父比徒弟多加工120个零件。根据题意可知:
师傅加工的零件数-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师傅不徒弟多加工的零件数。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他们之间加工零件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1)50
(2) 三 50
(3)125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找出纵轴上每个的长度表示多少万元;
(2)比较第一营业部四个季度的产值,找出产值最低的季度;再用第四季度产值减去第二季度产值,求出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产值多多少万元;
(3)把第二营业部的四个季度的产值相加,再除以4,即可求出每个季度的平均产值,
【详解】(1)纵轴上每格的长度表示50万元。
(2)200>150>100>50,第三季度产值最低;
200-150=50(万元)
第一营业部第三季度产值最低,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产值多50万元。
(3)(50+100+150+200)÷4
=(150+150+200)÷4
=(300+200)÷4
=500÷4
=125(万元)
第二营业部全年平均每季度的营业额是125万元。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并且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13.×
【详解】24÷6=4,只能说24是6的倍数,6是24的因数,所以24是倍数,6是因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14.×
【详解】略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详解】略
18.;;0;450
;1.2;1.28;16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答。
【详解】4÷3= += -=0 4.5×99+4.5=4.5×(99+1)=4.5×100=450
1-= 0.72÷0.6=1.2 3.1-1.82=1.28 3.2×4÷3.2×4=4×4=16
【点睛】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19.72;24;90
【分析】两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一般情况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即可。
【详解】8×9=72,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2;
24=6×4,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4;
,2×3×3×5=90,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90。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就叫做这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20.X=185;X=15.4;X=0.8;X=0.7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X+63=248
解:X=248-63
X=185
X-12.7=2.7
解:X=2.7+12.7
X=15.4
X÷5=0.16
解:X=0.16×5
X=0.8
9X=6.3
解:X=6.3÷9
X=0.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法,解题时要牢记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点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21.200只
【分析】根据题意知本题的数量关系:(原来公鸡的只数+50)×3=原来母鸡的只数+50,据此数量关系可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原来养鸡场养公鸡x只,则养的母鸡的只数是7x只。
(x+50)×3=7x+50
3x+150=7x+50
150-50=7x-3x
x=25
25×7+25
=175+25
=200(只)
答:原来养鸡场一共养了200只鸡。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22.梨树:93棵;桃树:287棵
【分析】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由题意可知,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还多8棵,设梨树的棵数为x棵,则桃树有3x+8棵,根据梨树的棵数×3+8=380,据此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解:设梨树的棵数为x棵,则桃树有3x+8棵。
3x+8+x=380
4x+8=380
4x=372
x=93
380-93=287(棵)
答:梨树有93棵,桃树有287棵。
【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钢笔16.8元;圆珠笔4.2元
【分解】根据题意,设圆珠笔的单价为x元,则钢笔的单价为4x元,一支钢笔的价钱+5支圆珠笔的价钱=37.8元,列方程:4x+5x=37.8,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圆珠笔的单价为x元,则钢笔的单价为4x元。
4x+5x=37.8
9x=37.8
x=37.8÷9
x=4.2
钢笔价钱:4.2×4=16.8(元)
答:钢笔的单价是16.8元,圆珠笔的单价4.2元。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钢笔与圆珠笔的的关系,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
24.3月13日
【分析】丽丽每6天去一次,时间是6的倍数,欢欢每4天去一次,时间是4的倍数,他们下一次同时去舞蹈学校学舞蹈的时间是3月1日加上4和6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解。
【详解】
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日)
答:下一次在舞蹈学校相遇是3月13日。
【点睛】灵活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5.12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下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36厘米,宽是(27-3=24)厘米,求出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2×2×3×3
27-3=24(厘米)
24=2×2×2×3
所以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即裁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2厘米。
答: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2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6.(1)见详解;
(2)11月毛衣的销量最高,7月衬衫的销量最高;
(3)7月;
(4)我认为引起毛衣、衬衫销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直接绘制折线统计图即可;
(2)(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连线情况可得出;
(4)根据销量变化提出合理原因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画图如下:
(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11月毛衣的销量最高,7月衬衫的销量最高。
(3)7月毛衣和衬衫的销量相差最大。
(4)我认为引起毛衣、衬衫销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简单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