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16:2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文言特殊现象的基本规律
2、诵读《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交流其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准确理解陶渊明固穷守节的志趣。
3、比较《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并序)》这两篇文章对人生有限的思考方式和所的感悟的不同之处
知人论世
他是“森系”鼻祖
他是中国田园美学创始人
他是东方桃花源乌托邦缔造者
他是反焦虑反内耗“打工斗士”
他是“断舍离”极简生活践行者
他是中国古代失意文人的心灵导师
他是与自己和解的“躺平文学”创作者
知人论世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祖”。
主要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因生活所迫,他从28岁起开始出仕,做了几任小官,但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便弃官归田,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属吏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并序》,以明心志。《归去来兮辞并序》可以说是他结束仕途生活的宣言书。





“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
“归去来”是六朝习语,涵义重在“归”字,而“去”“来”之方向性已逐渐淡化,重在表示强调、呼唤之语气。
“归去”是身体的行为,“归来”是内心的呼唤。
现今一般说法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归隐吧”。
来,助词,无实义。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啊”。
辞,古代的一种文体,要求押韵。
题目交代了诗歌的写作内容,概括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题目解说
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特点:
①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读后稍作停顿。
②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③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相同: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区别: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
赋,是有韵的散文,内容以咏物说理为主。
辞以抒情为主,赋以叙事为主。
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
学习活动一
通读小序部分,思考:
1.陶渊明为何接受官职?
2.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小序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田种植不能供给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又没有什么维持生计的本领。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官,我没了忧虑却有了做官的念头,想求取官职却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朝廷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贫苦(就推荐了我),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县的官吏。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方供职。彭泽县离家只有一百里路程,官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于是就请求去那里。过了没几天,我便思念田园,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就能(拘束)。挨冻受饿虽是急迫的事,但违背自己的意志更使身心感到痛苦。我曾经出仕,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于是怅然感叹,觉得这实在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写了这篇名为《归去来兮》的文章。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补充:《责子》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维持生计:“家贫”“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亲故劝说:“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有施展抱负之可能:“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合适的地点:“彭泽去家百余里”
嗜好酒的满足:“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1.陶渊明为何接受官职?
《五柳先生传》:“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①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②“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不愿折节为吏,那比冻饿更难以忍受。
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志不在此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
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2.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晋书·陶潜传》
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彭泽之归,史称因督邮之故,与‘序’异......寻督邮之事,殆非虚构,而谓以此去职,则史家张大【夸大,显扬】之词;妹丧固是实情,然亦以去志久决,故借此以急求自免,庶有辞以对亲友及执事者耳。”
学习活动二
通读《归去来兮辞》,把握文章内容及结构。
第一段译文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为什么还要惆怅而独自伤悲?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如今)觉悟到今日(归田)是正确的,以往(出仕)是错误的。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微风飘飘地吹动着我的衣襟。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不由得)怨恨晨光微弱(耽误行程)。
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回家路途中的情形
第二段译文
于是看到(自己)简陋的房子,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孩子们在门口等候我。院子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了,松和菊还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里,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杯。我举壶端杯自斟自饮,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喜形于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使人安适。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家门虽设却常关。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地休息,常常抬起头遥望远方。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归还。阳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初进家门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乐趣
第三段译文
归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这尘世如果和我的情志相违背,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对亲人间的知心话感到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愁解忧。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的田里春耕。有时坐着有帷幕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沿着幽深曲折的山谷,又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缓缓开始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定居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四段译文
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之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其自然?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之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美好的时光,我独自外出,有时倚着棍杖除草培土。登上向阳的高地,放声长啸,面对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疑虑什么呢?
顺其自然、乐天安命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描述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回归田园之乐。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自己决心归隐、不再犹豫的坚毅情怀。
陶渊明想不想做官?
自405年辞去彭泽令至427年逝世,在余生的二十多年里,朝廷征召、同事推荐,再也没有踏入官场……田园生活果真如此充满诗意?陶渊明写道“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如何理解其人生选择?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两篇文章均涉及到对生命的思考,有很多不同之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
探疑释疑
学习活动三
这两篇文章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就作为人生关键的“辞官”而言,王羲之主要是因为宦途上的人事矛盾甚至有“羲之耻为之(王述)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晋书·王羲之传》)之事,被动性较强,陶渊明共三次辞官,前两次的原因分别是“不堪吏职”(萧统《陶渊明传》)和“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都是主动辞官,根本原因都在于天性与官场生活相违。可见两人虽都有超尘之想,但超脱程度毕竟有所不同。
就对生死的思考而言,王羲之感叹欢乐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对此感到痛苦,想要超越生死而又认识到把生死、寿夭等同起来是一种虚妄。在《兰亭集序》之中,他希望以诗文与后人心灵沟通;在《兰亭集序》之外,他服食养性,云游采药,希望将生命延长。陶渊明则不然,对他来说,尽管“寓形宇内复几时”,但重要的是怎样选择和利用好这短暂的人生。至于死亡,只是“乘化以归尽”,“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他把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因
此也就没有了要汲汲于突破生死的焦虑,减少了对死亡的沉痛之感。他平静随化,因而也就自然乐天。对陶渊明来说,重要的是扑进自然、田园、本性的怀抱,而不是突破自然为生命设置的界限。
由此就带来这两篇文章中自然观的差异。参加雅集的人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游目骋怀,感到愉悦,在这里,自然是人的审美对象,虽然能带来欢乐,但欢乐很快也会逝去。陶渊明则将自然作为自己精神的家园,把自己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对他来说,自然令他愉悦,但这种愉悦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愉悦,而是一种在自然中反观自我,荡涤心胸,感受到“与天地参”的生命的微笑。理解了这些,我们也许就会更加认同刘熙载对陶渊明诗文的评价:“陶渊明为文不多,且若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之难,有其胸次为难也。”
(《艺概·文概》)
渊明之曾经有过用世之心,原该是一件极其自然而且必然的事。
渊明少年时原也曾有过一番欲有所作为的壮志,而并非完全无意于事功。
陶渊明……的曾祖是历史上有名的陶侃,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在东晋各位名臣里头,算是气魄最大、品格最高的一个人。渊明《命子诗》颂扬他的功德,说道:“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陶侃有很炫赫的功名,这诗却专崇拜他“功遂辞归”这一点,可以见渊明少年志趣了(《命子诗》是少作)。【功成不居愿辞归,心明无须恃荣宠。谁说如此高尚心,近世能得再遭逢?】
陶渊明时代是一个不可能有什么个人成功的时代,一个不可能既不违背道德与人性,而又能有所作为的时代。
和凶险而肮脏的官场相比,田园生活至少没有性命之忧——“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二)的对庄稼收成的担忧,与“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感士不遇赋》)的对死亡的恐惧相比,毕竟是轻松愉快的。且躬耕垄亩的生活比起官场倾轧盘剥百姓,其道德上的自足是不言而喻的。
在陶渊明的时代,要追求功名,不仅要牺牲个性,出让自由,甚至要搭上性命——淋漓的鲜血与纷纷滚落的人头一再把这个事实展示出来。
“荒谬的时代”
陶渊明与他的那个时代的冲突并非像我们文学史家们所想象所描述的那样激烈。他断断续续地在官场上十三年,虽然他自己说“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但这极可能只是一句推脱之词,至多表示他自身对体制的不适应。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他与哪一位上司特别不和,也不见他在言场上受过什么特别的打击与排挤。他一开始做官,就做州祭酒,据逯钦立先生考论,这不算是小官,起点颇高。并且在后来,只要他愿意,他似乎随时有官做,官场上的人对铁了心回归田园的他,也一直很眷顾。给他送酒钱,送粱肉,并虚位以待。应该说,他的人生历程,是比较平顺的,所以,他的心态也是比较平和的。
“人生的荒谬感”
什么样的时世才不与“我”相违 有多少“交游”真正知心?这是人生荒诞的一般事实,有这种荒凉感的,岂止晋末宋初的陶渊明?
所以,把这些看成是陶渊明对自己的时代的反抗与失望,还不如这样来认识:陶渊明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从自己的时代出发,发现了人生荒谬的基本事实,从而超绝而去。
他没有追求过荣,当然也就无所谓辱;他没有得,当然也就没有失(丧),而无得失荣辱的人生磨难,其本性的天真也就没有被挫伤。
委心任去留的旷达,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短暂——寓形宇内能几时 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易逝——感吾生之行休。木欣欣向荣,泉涓涓淌流,天之行健,万物得时,而人亦当顺时委命,纵浪大化。
“人生的荒谬感”
研读渊明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经历。
——叶嘉莹《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来自《迦陵论诗丛稿》)
“人生的圆满”
如以渊明之质性而言,则归田方能保全其自然与真淳,而出仕则不免于有“违己交病”之患。所以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明,也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在“大伪斯兴”的此一人世,保全其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
——叶嘉莹《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来自《迦陵论诗丛稿》)
“人生的圆满”
实际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不仅是道家,甚至是儒家),都给予洁身自好、隐道避世以极崇高的文化褒奖,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既有这样的文化大勋章悬挂在那里做诱惑,便少不了有人要假惺惺地去做隐士,来领这枚勋章。而领到了这枚勋章,又如同获得了特别通行证,余下的关节便可一一打通所以,隐逸,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以这种手段求名求利,甚至最后来了个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求官——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这种文化怪胎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所以他德行高尚;因为他有了这样高尚的德行,所以他应该为官,甚至为大官。
陶渊明与隐士
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即是目的。虽然后世人都把他看作隐士,但是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你看他说的话:“结庐在人境”,不是隐居,而是“结庐”;“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不是故作姿态欲作名士,不是为了要彰示自己的道德化的生活,并以此与社会对立,而是“欲居”,要与那些素心人生活在一起,过一种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数晨夕)。结庐也好,居家也罢,他是在寻找一安身之所,这一安身之所不在高山之上,崖穴之下,不是那种远离人世的高人姿态,而是在“人境”,在“南村”做一个普普通通泯然众人的人,有“邻曲【邻居】时时来”“而无车马喧”。他从官场上“归去来兮”,是归来了,回到自己的老家宅院,他不是在寻找一种姿态,而是在回归一种生活,回归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方式。
“人生的圆满”
不再沉沦于人生的悲剧本质,而是尽量享受人生的乐趣:天伦之乐,田园之趣,出游之快,还有悟透人生之后,心灵的宁静。
一般而言,隐士是使生活道德化,而陶渊明却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道德化的生活指向崇高,艺术化的生活指向美与和谐;道德化的生活指向无,是一种否定式的生活,而艺术化的生活指向有,是一种肯定式的生活。
“人生的圆满”
田园不仅是他的生活环境,作诗写文的“语境”,还是委心任去留的“心境”,田园,自然与他的心合一了,他生活在田园中,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中。生活而能得此大境界,大圆满,遍观中国古人,靖节先生一人而已!
是的,他最先影响我们民族的,是他的这种生活方式,生活姿态,以及他乐观而从容的心态,然后才是他的诗艺。而他诗的魅力则可能正是得之于他生活的魅力与心灵的魅力,三者密不可分。欣赏他的诗,实际上就是在欣赏他的生活,欣赏他这个人。
“人生的圆满”
陶渊明是对比的大师。他的田园就是对比官场的。很多人批评他美化田园,但他美化田园不是为了反村官场的丑污吗 而且也是他的自我安慰:在这污浊的世界上,生命简直找不到一块洁净而宁静的安恬之处。他美化田园就是说服自己:人间尚有可居之处。这是荒谬人生的桃花源。
实际上,田园生活并不总是充满诗意,往往有它艰辛的一面。不仅一般的农人通常是贫困而饥寒交迫的,即便是陶渊明自己,在他田园生活的后期,也一再陷入窘困,以至于白天饿得盼天黑,夜里盼天亮。生活变成了肠胃与时间的较量。
对苦难的容忍。选择躬耕,支持住他对躬耕之选择的,则是他的“固穷”的操守。这种固穷的操守,不仅是出于理性的道德观念,尤其可贵的乃是出于一种感情与人格的凝聚;不然,则即使能守得住固穷的节操,也未必能体认到固穷的乐趣。渊明便是不但守住了固穷之节,也体认到了固穷之乐的一个人。
美化田园?
回归田园在陶渊明看来,就是赎回了自己,使自己重获自由。
幸福不是取决于一个人有什么,而是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没有什么。如果从“有什么”的角度来看陶渊明,那他所拥有的太少了:名声、地位、财富,他都缺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令后人无限羡慕的幸福的人。因为他“没有”我们一般人所不能摒弃的庸俗之心趋利之心得失之心荣辱之心。
他还自得地说“虚室有余闲”,什么叫“虚室“呢?庄子有言:“虚室生白。”意思是说,清空而无世俗欲念的心灵才能充满阳光。心灵充满阳光,可不就得大从容大安宁大幸福;可不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陶渊明:一个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