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挑山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挑山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17: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挑山工
【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冯骥才,1942 年 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挑山工》,中篇小说《袖鞭》;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爱犬的天堂》;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等。
关注课文:《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泰、仗、敞、拘、蕴”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山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学习挑山工奋力攀登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本插图,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他就是挑山工,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范读,感悟句子的魅力。
(2)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课后生字,然后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习字词
出示第一组认字词语:泰山tài 竹杖zhàng 敞chǎng开 拘jū束 包蕴yùn
(1)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学会识字方法:熟字带生字。例如:春与泰,比较两字之间的字形上不同。加偏旁识记。例如:句+扌组成“拘”;丈+木组成“杖”。
(3)识字游戏:挑一挑,指名读、开火车读并随机正音:泰山 竹杖 敞开 包蕴
出示第二组词语解释:拘束 心悦诚服 包蕴 耽误
教师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呢?
预设1:我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心悦诚服指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拘束指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预设2:我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包蕴近义词为包含、蕴涵;耽误近义词为耽搁、延误。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遇到挑山工?
预设:遇见了3次。在第3自然第一次是“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第二次是“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第三次是“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挑山工的?
预设:分别是: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到了回马岭,我们休息,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爬到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3.根据事件提示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预设1:我认为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讲述的是“我”发现挑山工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预设2:我认为第二部分为第3-6自然段,讲述的是“我”遇到一位挑山工,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交谈中受到启发。
预设3:我认为第三部分为第7自然段,讲述的是“我”画了一幅画激励自己。
4.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我们再来根据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一心登山,脚步踏实。
(设计意图: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三、精读细研,深入分析
(一)研读第一部分
1.默读第一部分,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谈论。
预设一:
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通过这句话你觉得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货物“沉甸甸的”,说明货物重,因此需要“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感受到了挑山工的辛苦。
预设二:
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1)通过这句话你觉得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预设:他们是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2)什么是折尺形?
预设: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3)在纸上画一画挑山工的行走路线吧!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反馈。
出示挑山工的行走路线:起步——斜行——登上——转——斜行——转
(4)思考: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预设1:能够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着台阶。
预设2:可以省些力气。
预设3:担着重物走直线,膝盖会受不了。
预设三:
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1)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句话你觉得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预设: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从“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你认为挑山工上山的特别之处是什么?
预设:货物重,路程长。
2.按常理来说,挑山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比游人慢,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
预设:事实不是这样的。文中说“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和“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中的“腾云驾雾”可以看出挑山工的速度快,虽然挑山工路程远,货物重,反而领先于游人。
(二)研读第二部分
1.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和挑山工的3次相遇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1:第一次相遇时我们买青竹杖,遇到挑山工。我们很快超过了他。但是挑山工才开始上山。
预设2:第二次相遇时我们回马岭山道,我们休息。而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预设3:第二次相遇时我们差不多同时启程,很快把他甩在后边,直到看不见他了。而挑山工在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2.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挑山工快,反而游人慢了。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对于我的“不解之谜”,挑山工是怎样说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预设:挑山工的话“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中,说“我们”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但是“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中说他们挑山工踩不实不行,不能耽误工夫。
3.在第6自然段,“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中说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哲理吧!
预设: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感知一些优美句子的特点,了解挑山工的登山路线及登山快的原因。)
(三)研读第三部分
1.第七自然段中说“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一直挂着,还说“因为我需要它”,想一想:“我”需要的是什么?
预设:挑山工这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2.说一说:老师把这幅画送给同学们,你需要它吗?同桌说一说为什么。
预设:需要,因为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本课通过叙述自己与挑山工的相遇,解答了对挑山工关于上山的疑惑,感悟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并且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2.拓展延伸
学生阅读积累描写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设计意图:本单元作为习作单元,注重语言的积累,通过对古诗文的阅读与积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为写作积累素材和方法。)
五、课堂演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授《挑山工》后,我被挑山工们的精神感动了。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内涵对我也启发很大,让我对语文课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明白在语文课上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又要培养深刻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充分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利用质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读一-感悟一一读的指导下领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表达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课题思想,给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即可。学生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地与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