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2 22:5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60分)
1.图1为原始社会人口增长趋势图。其中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生存条件的改善
C.食物供应的丰富多样 D.定居生活的出现
2.胡夫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学者估计这座金字塔的建造需要至少8.4万名劳力,如果每年工作80天(从秋季晚期到冬季,差不多是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最少的时候),需要20年才能完成。除了普通的劳动力,还需要几百个建筑师、工程师、工匠和画匠。胡夫金字塔的修建( )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 B.反映了民众的需求
C.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 D.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
3.据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描述,不同种姓是由巨人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转化而成。经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婆罗门教祭司后来补进去的。若这一推测成立,祭司的目的是( )
A.维护君主统治 B.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
C.强调职业世袭 D.证明种姓制度合理性
4.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座席。有时雅典公民还能看到在舞台中央展示的同盟各邦上缴的贡赋。这些做法旨在( )
A.保障各个阶层的权利 B.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增强城邦内部凝聚力
5.以下关于世界古代史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B 公元前8世纪,亚述大举向外扩张,建立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有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C 7世纪中期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大发展 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 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
6.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 )
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
C.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D.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7.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一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材料说明基督教( )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 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的发展
8.12世纪,欧洲掀起了翻译阿拉伯文献的热潮。希腊原始文献经叙利亚文,到阿拉伯文,再被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著作、欧几里得和托勒密的科学著作,开始为欧洲人所熟悉。这次大翻译运动的主要背景是( )
A.文艺复兴在欧洲不断扩展 B.欧洲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C.天主教会势力大幅度衰落 D.东西方交流的渠道开始打通
9.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明明显有别于印度的笈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这反映了亚欧大陆( )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民族冲突的常态化 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
10.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 )
A.强化了西欧国家的王权 B.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D.冲击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1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 )
A.集市贸易非常活跃 B.城市交通运输发达
C.商业是经济的基础 D.广场建筑技术高超
12.某学习小组围绕研究主题“古代美洲文明”进行资料搜集。他们可选择的内容有( )
①班图人的炼铁遗址 ②玛雅波南帕克神庙壁画
③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 ④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 亚历山大里亚 威尼斯 欧洲消费国
1-2 10-14 14-18 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4.有一位历史人物,在他12岁时(1492年)①到达了美洲;在他17岁时(1497年)②率先在北美的纽芬兰岛登陆,为英国插上了第一面海外殖民的旗帜……③(他自己)则让人类拥抱了整个地球。横线上依次应填入( )
A.哥伦布——卡伯特——麦哲伦 B.迪亚士——卡蒂埃——巴伦支
C.哥伦布——卡伯特——塔斯曼 D.德雷克——哈得逊——麦哲伦
15.在16~17世纪的世界贸易中,形成了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一态势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全球海路的开辟人 B.造船技术的进步
C.中国指南针的外传 D.地圆学说的流行
16.在15-19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有主动迁徙,也有被迫迁徙。四个地区中属于主动迁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学生以“火鸡的故事”为案例,通过分析解读得出了以下观点。其中,较为合理的表述
约1500年 西班牙人在委内瑞拉见到印第安人饲养的火鸡,作为观赏禽鸟带回欧洲。帕修甫主教指示从新大陆返航的每艘船必须带回10只火鸡,雌雄各半。
17世纪上半叶 欧洲改良版的火鸡品种被引入北美:1621年移民在传统丰收庆祝日时烤火鸡以感谢上帝和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据说这是第一个感恩节。
1863年 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是全国性节日。烤火鸡成为感恩节大餐上的标配。
①观点一:“新大陆”——新空间新视野
②观点二:双向交流——在新旧大陆之间
③观点三:统一战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
④观点四:长期共存——北美地区实现了文化认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一致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改变了欧洲的人文地理格局
B 玉米、甘薯等从美洲流向世界各地 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 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D 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生丝转运到欧洲各国贸易 拉开了欧洲对外扩张的序幕
19.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此后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据此可知( )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改变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20.16-18世纪,因为拥有殖民地带来的金银财富,西班牙人满世界撒币。有人这样描述:“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吧,让西印度群岛满意地生产海狸皮和驮马吧:让米兰满意地生产织锦吧……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这种状况产生的影响是( )
A.西班牙帝国主导着世界经济和贸易 B.西班牙在新的产业革命中逐渐落伍
C.资本输出巩固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D.跨大西洋的欧美统一市场开始形成
21.某教科书在介绍文艺复兴运动时写道,“也许黑死病最令人惊讶的结果,是欧洲社会的几个世纪的复苏,即使在瘟疫肆虐最为疯狂的时候,在艺术家和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那种复兴精神。”该观点( )
A.强调重大灾难对思想勃兴的影响 B.认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带有偶然性
C.从全球史角度解释历史发展动因 D.通过细节考证探究历史事件真相
22.在意大利14世纪以来的二百年间,除了那种受天主教会影响认为时间只是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的传统观念之外,一种将时间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的新观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座右铭。这说明当时( )
A.天主教会宗教特权被推翻 B.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
C.人文主义的宗教观念盛行 D.公众时间观念出现阶级分化
23.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率、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这部作品反映出的思想是( )
A.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24.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中提出: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要施以通才教育,要重视对青少年知识、才智和能力的广泛性培养。但同时又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并不是要求学生精通所有学科,而是如何使受教育者身心均衡发展。弗吉里奥的教育主张( )
A.开启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先河 B.反映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理念
C.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D.体现了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思想
2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6.马丁·路德号召德意志基督徒:“在尊严意识中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和责任,使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在德国民族中管理这些教士职位。”这一主张( )
A.使基督徒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B.顺应了新教徒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C.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使新教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27.下列材料体现了( )
我听到人们在所有方面都大声地喧嚣:不要争论。 官员说:不要争论,执行! 税务征收人说:不要争论,缴钱。 牧师说:不要争论,信仰。 同他们针锋相对,(我回应说)要勇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力。
A.禁欲主义 B.理性主义
C.分权制衡 D.民族主义
28.卢梭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这说明卢梭( )
A.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29.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因为有了最畅通的渠道,在浓郁的咖啡刺激下,启蒙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咖啡馆里相遇、交流、互补,逐渐成为一股潮流。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法国( )
A.开展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B.启蒙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
C.建立理性社会已经成为时代呼声 D.文化传播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30.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在17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近代科学革命。之所以称之为“近代科学革命”,是因为( )
①在力学、数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成就
②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③确立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④打击了基督教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推动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记
时间 主要事件
1600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
1665年 东印度公司创建了“公司职员有限责任制”,使公司具备了现代股份公司的特征。
1670年 查理二世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1681年 东印度公司通过进口胡椒、香料等成功打压了荷兰的垄断价格。
1746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战胜了法国东印度公司;七年战争后,最终摧毁法国殖民者势力,独霸印度。
1757年 发动普拉西战役,用武力占领了印度最富庶的孟加拉地区。正式成为英帝国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代理人”。
1773年 英国议会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政府对东印公司在印度的经营行为开始有所规制。
1813年 《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
1827年 曼彻斯特、利物浦的制造业者和商人们向下议院提出开放中国贸易的请愿书,反对东印度公司垄断权。
1857年 印度爆发了“印度兵叛乱”,东印度公司求助本国政府镇压起义。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的容忍到达极致。
1858年 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统治法》,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印度进入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的时期。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衰。(20分)
32.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成为新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中国商人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4分)
(2)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及其衰落的原因。(8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各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8分)
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科目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B C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A A C A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B A C B C C D
31、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加速对外殖民扩张,奉行重商主义。②东印度公司获得皇家特许,取得贸易垄断特权;采用新型的股份合作模式,打压竞争对手;③武装占领印度地区,东印度公司走向兴盛,逐步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转变为英帝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代理人。④东印度公司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为其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物质基础,⑤其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0分)
⑥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⑦自由主义思想盛行,⑧议会改革的推进及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逐步被取消并丧失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权。①东印度公司的衰亡,是英国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标志着英国在印度殖民政策的转变。(10分)
32.【答案】(1)主要条件:①新航路的开辟;②西班牙的殖民扩张;③明朝开放海禁;④中国商人积极参与;⑤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2条得4分)
(2)主要特点:①西班牙垄断贸易;②白银交换商品。(4分)
原因:①英国确立海上霸权;②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4分)
(3)影响:①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和贸易中心转移;②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③美洲印第安人大批死亡,财富被大肆掠夺;④黑奴贸易加剧非洲得贫困与落后。(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