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物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
次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4分;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下列各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现象说明薄板材料是非晶体
B.图乙中液体和管壁表现为不浸润
C.图丙中,对应曲线为同一气体温度较低时的速率分布图
D.图丁中,微粒越大,单位时间内受到液体分子撞击次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2.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电流方向为A→B→C→D→A
B.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C.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3.“自热米饭”加热时既不用火也不插电,利用加热层中的发热包遇水反应释放热量为米饭加热,其结构如图所示.加热过程中( )
A.食材层内气体分子的速率均增大
B.食材层内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C.若不慎堵住透气孔,则食材层内气体压强增大
D.能闻到米饭的香味是因为气体分子的布朗运动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沿直线AC变化到状态C,如图所示,气体在A、B、C三个状态中的温度之比是( )
A.3∶4∶3 B.1∶3∶5 C.2∶4∶6 D.4∶3∶4
5.某压缩式喷雾器储液桶的容量是.往桶内倒入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如果每次能打进的空气,且打气后进气口关闭,要使喷雾器内药液能全部喷完,且整个过程中温度不变,则至少需要打气的次数是( )
A.13次 B.14次 C.15次 D.16次
6.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长为h的水银柱将管内气体分为两部分,已知上、下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且现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管内水银柱移动情况为( )
A.不动 B.水银柱下移 C.水银柱上移 D.无法确定是否移动
7.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液化水中分子的总数N和水分子的直径d分别为( )
A. B.
C. D.
8.下面图片均涉及电磁波的广泛应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人类在1974年向银河系中发出对外星人的问候,是用电磁波发射的,在发射前要进行调制而不是调谐
B.图乙中,红外线夜视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
C.图丙中,CT机应用人体发射红外线的原理拍摄人体组织
D.图丁中,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
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三只灯泡和,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原线圈接有一个理想的电流表,电源电压大小不变.开始时开关S接通,当S断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线圈两端P、Q间的输入电压减小 B.等效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变大
C.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变小 D.灯泡和变亮
10.高压锅是一种常见的锅具,是通过增大气压来提升液体沸点,达到快速烹煮食物.如图为某燃气压力锅及其结构简图,厨师将食材放进锅内后盖上密封锅盖,并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开始加热烹煮.当加热至锅内压强为1.27atm时,压力阀刚要被顶起而发出嘶响声;继续加热,当锅内温度为117℃时达到沸点,停止加热.已知加热前锅内温度为27℃,压强为latm,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的横截面积为,g取。忽略加热过程水蒸气和食材(包括水)以及压力阀导致的气体体积变化,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 )
A.压力阀的质量约为0.1kg
B.压力阀刚要被顶起时锅内温度为108℃
C.停止加热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加热前锅内气体质量的
D.停止加热时锅内气体的质量为加热前锅内气体质量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④①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下列说法不能作为油膜法粗略测定分子直径的实验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A.油滴扩散为油膜时体积不变
B.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C.让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4)实验中若油酸未完全散开,会导致计算分子直径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2.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③用图图像处理实验数据.
现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操作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图像分别为图中①②③所示的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①组实验图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②组实验图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③组实验图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A.实验中,用手握住注射器,造成气体温度升高
B.实验中,封闭在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太大
C.实验中,气体压强测量值小于实际值
D.实验中,没有给活塞抹油而造成漏气
E.实验中,推拉活塞时,动作过快.
F.实验中,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13.某村在较远的山上建立了一座小型风力发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00kW,输出电压为500V,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10Ω,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16kW,该村的用电电压是220V.
(1)如果该村工厂用电功率为80kW,则该村还可以装“220V40W”的电灯多少盏?
(2)输电电路如图所示,求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4.为了方便监控高温锅炉外壁的温度变化,在紧贴锅炉的外壁上镶嵌一个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汽缸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与锅炉外壁温度相等.汽缸开口竖直向上,用质量为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当汽缸内温度为27℃时,活塞与汽缸底间距为L,活塞上部距活塞处有一用轻绳悬挂的重物M.当绳上拉力为零时,警报器会报警.已知缸外大气压强,活
塞与器壁之间摩擦可忽略,取重力加速度,求:
(1)当活塞刚刚碰到重物时,锅炉外壁温度为多少?
(2)若锅炉外壁的安全温度为900K,那么悬挂的重物质量应为多少?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三支内径相等的玻璃管A、B和C用细管连通.A、B两管上端等高,A管上端封闭,B管上端与大气相通,管内装有水银且A、B两管内的水银面等高,C管中的活塞可滑动且密封良好.A、B和C竖直且整个装置平衡,A、B管中的空气柱长度均为18cm,C管中的水银柱足够长.现在将C管中的活塞缓慢向上推,直到B管中的水银上升到管口.A管中封闭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活塞移动过程中整个装置的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求:
(1)B管中的水银上升到管口时,A管中气体的压强;
(2)整个过程C管中的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答案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4分;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A B C C ABD CD 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1)②⑤③ (2) (3)B (4)偏大(每空2分,共8分)
12、(1)AE (2)D (3)C(每空2分,共6分选不全给1分)
13、解:(1)据降压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
灯可以消耗的功率是
所以还可装灯的盏数为(盏)
(2)根据如图所示输电线路,设高压输电线电流,输电电压为,由题意可知
所以有
而
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则有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则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则
14、解:(1)活塞上升过程为等压变化,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式中
解得
(2)活塞碰到重物后,直到绳的拉力为零,气体经历等容过程,设重物质量为M,则由查理定律得
由受力平衡,有
解得
15、解:(1)因为开始时A、B管中的空气柱长度相等,所以A管中的压强
设B管中的水银上升到管口时,A管中空气柱的长度为x,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B管中的水银上升到管口时,A管中气体的压强
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得
解得
(2)A管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
B管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
A、B管中增加的水银都来源于C管,所以C管中活塞上升的距离等于A、B管上升的水银柱的高度之和,所以C管活塞上升距离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