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 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西伯利亚,大致沿东南方向运动。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寒潮影响我国除 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脉的阻挡,所以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小。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
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台风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引发洪涝,但也可环境旱情,如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活动二:展示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我国超过8级的大地震位于哪几个省区?
超过8级大地震位于 、 、 、 。
从图中可看出台湾省发生的地震最多。
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为什么?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 的山区,以 最为集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崎岖,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承转: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防灾减灾呢?
(三)防灾减灾
活动三:结合课本59~60的图片
这几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防灾减灾措施)。
掌握常见的避灾方法;地震的减灾,泥石流的减灾
救灾时感人画面,提高珍惜生命意识。
[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我们只要注意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就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3.防灾减灾
课件31张PPT。 第四节
自然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及分类,能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2、运用小组探究式和读图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3、了解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掌握一些基本的避灾方法。
自学1、什么是自然灾害?
2、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3、我国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
4、自然灾害对我们伤害很严重,我们如何防灾减灾?
5、你了解到的我国防灾减灾措施?中国在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涝 图 例
南海诸岛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等,形成干旱。广西河池因干旱“死”去的梯田黄果树瀑布在长期干旱的侵袭下,失去了往日的雄壮风采,只剩下狭窄的细流。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华北旱灾区、华南旱灾区、西南旱灾区、江淮旱灾区。旱灾频次都在30%以上,平均每年发生旱灾8次。 s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寒潮东路中路西路应如何防御寒潮?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台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海上船只很容易被吞没而沉入海底; 陆上建筑物横遭摧毁,从而引起人员伤亡;农作物可以被一 扫而光。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地震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映秀被震塌的教学楼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泥石流滑坡滑坡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总结归纳 结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
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成就1.灾害预报2.灾害预防3.灾害救援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就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为预防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如北方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 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生活链接当灾害来临时……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住在一楼或者平房,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住在高楼上呢? 如果住在一楼或者平房,应该有序撤到房外空旷处;如果住在高楼上,应该先选择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随后迅速撤离楼房。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该怎么样逃生呢?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中广网北京2013年4月21日消息 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雅安地震的震中——芦山县城近期会有降水,包括芦山县、宝兴县发生崩塌和滑坡的可能性会很大。在周边的甘孜等地,也有可能出现滑坡等次生灾害,防止次生灾害也是救援的重点 。 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此引起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⑧
C.②③④ D.①③④拓展测试BA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