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类活动
与环境问题
神秘的复活节岛
距尚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来,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完,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圈景。公元4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8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太量砍伐粽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慎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战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2)
神秘的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2)
【思考】
1.在世界地围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3.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
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问的关系
公元4世纪
公元8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15世纪
公元17世纪
开始有人居住
人口过度增长
人口到达顶峰
难以与满足生活需求
人口衰减至顶峰
公元20世纪
土著居民少
一、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成因)
一、环境问题概述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1.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2.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3.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4.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5.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活动】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分类
由自然力或自然因指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森林毁坏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4)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1.水污染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水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点污染源
面污染源
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
按照人类活动方式
1.水污染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2.大气污染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2.大气污染
污染物类型 符号 主要来源
二氧化碳 co2 化石燃料燃烧
一氧化碳 co 大多为车辆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
碳氢化合物 CH 化石燃料燃烧,石油化工厂
氮氧化物 NO 运输车辆,发电厂
颗粒物 汽车尾气,炼油厂,燃煤发由厂,耕种与建筑作业
硫氧化物 so 含硫燃料(特别是煤炭)燃烧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2.大气污染
因燃烧煤炭而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在大气污染物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监测表明,2012年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SO、NO,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我国同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9%、57%和44%。大气中的SO.和NO,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转化成亚硫酸、硫酸和硝酸,再混入降水中,使其酸度增加,当 pH低于5.6时,就形成酸雨。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的废弃物,包括烯经、二氧化氮、链烷等,这些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石油之城”四日市发生的“哮喘事件”,科威特发生的“科威特哮喘”,都是由石油化工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的。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3.固体废物污染
四、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
3.固体废物污染
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大量固体废物因难以利用而被抛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丢弃的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这些固体废物倘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固体废物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四、主要环境问题
(二)生态破坏
1.土地退化
四、主要环境问题
(二)生态破坏
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
种植防风林:在农田边缘种植高大乔木,构筑防戟林,用以抵御风蚀,控制水土流失。
保护性犁地:犁地时将原先的庄稼茬、秤和根保留在土层里,借此提高土层的稳固性,改良土壤的结构。
修建梯田: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阶梯式右田,以利于蓄水保土,治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21)
防风林
梯田
沿等高线犁地
四、主要环境问题
(二)生态破坏
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21)
防风林
梯田
沿等高线犁地
4. 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阃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旱地多利用粮食、经济作物与豆粪、绿肥的轮作方式。
5. 带状耕种和沿等高线犁地:庄稼沿土地的斜坡、地形的边缘弯曲排列种植,在平缓的斜坡地上沿等高线犁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四、主要环境问题
(二)生态破坏
2.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主要环境问题
(二)生态破坏
2.生物多样性减少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23)
据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 5 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 140 个。
许多能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宝贵物种,已经无可挽回地灭绝了。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1: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
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洛杉矶近 250 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甚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畜患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活动】
洛杉矶居民区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
规模大,住宅郊区化,住宅占地面积大且位于城市外围;高度公路系统发达;人口众多,收入水平高,燃油价格低,拥有汽车数量多。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8)
美国洛杉矶附近地形分布
(1)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
洛杉矶面临大洋,东南北三面环山,污染物难以扩散;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容易出现逆温层;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每年5-10月,无风天气多,烟雾难以扩散。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8)
美国洛杉矶附近地形分布
(2)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材料2:洛杉矶地处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口袋形盆地地带之中,只有西面临海,其他三面环山。光化学烟雾很难扩散,容易停滞在市内。洛杉矶处于被称为太平洋高压反气旋的的东端。下沉的空气往往并不一直降到地面,使得逆温层在约600米的高度上形成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
找到污染形成的关键物种并控制。只有找到导致污染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控制;
设立严格的环境标准。政府监督并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等手段降低排放,以保护公众健康;
地方标准在必要时需要严于国家标准,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污染情况等进行控制等。
(图片来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教材P18)
美国洛杉矶附近地形分布
(3)治理洛杉砚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