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 课型 新授 班级 八年级( )班
课堂流程 具体内容 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其影响。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妥协退让造成的。让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黄海海战邓世昌事迹,马关条约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学习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请把关键词标出来
自学群学思学 【探索新知】一、黄海大战1背景: 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 ,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朝鲜,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因为是旧历 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2黄海大战时间: 地点: 。民族英雄: 指挥的致远号中弹过多,弹药将近,撞向日舰,壮烈牺牲。二、《马关条约》 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条约签订时间: 。地点: 。 签订者; 中方 日方 。 条约内容:割地:清政府割 、 、 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 通商: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三国干涉还辽: 、 、 三国出面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但清政府必须支付3000万两作为“ ”影响:《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合作探究】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1) 这幅对联写于什么事件之后?(2)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3) “颐和园又搭天蓬”干什么?(4) 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巩固训练】1、“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号”,你认为应该到哪里去打捞 ( )A、丰岛海域 B、威海卫海域 C、旅顺海域 D、大东沟海域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其中“公”指哪位民族英雄( )A、关天培 B、左宗棠 C、丁汝昌 D、邓世昌3、“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清末诗人丘逢甲有诗“四万万人同一哭,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今日割台湾”中“割台湾”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南京条约》5、从内容上来看《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更多C、索取赔款数额更大 D、允许日本开设工厂 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集思广义,展示团队的魅力。独立用五分钟时间完成然后用两分钟小组反馈
小结 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时间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邓世昌在黄海大东沟壮烈牺牲;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后北洋海军全军覆灭。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跟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允许日本开设工厂(对民族资义发展阻碍最大),增设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