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同时发生着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总量也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B.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C.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
D.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遇到热气流会液化成雨滴
2.水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同时发生着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总量也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B.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C.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
D.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物态变化,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3.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水资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B.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问题
C.水的循环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状态,伴随着六种物态变化
D.水的循环是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再液化成水降下的过程
4.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 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或没有液化过程)的是( )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的形成 D.雨的形成
5.以下描述的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的“霜”
B.夏天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
C.冬天,缸里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D.云中的小冰粒下落过程中变成雨点
6.主要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是( )
A.河中鱼虾绝迹 B.河流干涸
C.城市地表下沉 D.水土流失
7.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8.以下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河湖海里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B.水蒸气上升形成云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
C.雪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热
D.宿迁市有骆马湖、洪泽湖,淡水资源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
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10.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树上的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
二、填空题
11.云: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地面上的水 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在高空,形成了云。
12.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 为气体,并从周围 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13.水的三种物态变化,赋予自然界无限精彩的画面。地表水在阳光照射下 成水蒸气,轻盈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在夏天 成小水滴,在冬天则直接 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白云朵朵。当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多了,就形成降雨和降雪。雨水和雪 成的水又流入江河湖海。(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4×1018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1018吨。由于盐份的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直接作为水源来利用。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蒸发变成水蒸气,把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也有的小水滴凝固成了小冰晶,它们共同形成了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也会因日晒而减少,或通过江河流回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如图是我国节水标志,如图是每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
请你认真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 (填“能”、“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间接作为水源来利用。
(2)海水在阳光下 变成水蒸气,把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也有的小水滴凝固成了小冰晶,它们共同形成了云。
(3)请你就节水和减少水污染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5.12月16日,冷空气来袭,导致绵阳三台、盐亭、梓潼甚至城区部分地区飘起了雪花,让久违下雪的人们异常兴奋。从物理的视角分析,雪花的形成过程发生了 (选填“凝固”“液化”或“凝华”):翌日清晨,小明乘坐公交车上学途中,发现车窗玻璃内侧有很重的“雾气”,这是一种 现象。(均选填“凝固”“液化”或“凝华”)。
1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17.雨、雾、雾凇、雪、霜、露、冰雹、冰凌、冰挂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些自然现象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18.如图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汽化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滴,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19.晶体熔化时要 热量,但温度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 .
20.夏天,小敏同学在小卖部买了一根冰棒,她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滴出“水”;冰棒上还冒“白气”;她把这根冰棒放进水杯里,不一会儿,水杯外壁冒出了“汗”。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现象的成因。(以下3空填物态变化)“水”的成因是 ;“白气”的成因是 ;“汗”的成因是 。
三、综合题
21.在我们的地球上,水存在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由于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人工降雨过程中包含哪些物态变化过程: 。
(2)怎样才能有效、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呢?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① ;
② 。
22.下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D
6.A
7.B
8.C
9.B
10.C
11. 汽化 液化 凝华 悬浮
12. 升华 吸热 液化 凝华
13. 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14. 能 蒸发 液化 凝华 卫生间使用节水型洁具
15. 凝华 液化
16. 液化 凝华
17. 雪、霜、雾凇 雨、雾、露
18. 吸热 液化 凝华
19. 吸收 不变 蒸发 沸腾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20. 熔化 液化 液化
21. 升华、凝华、液化、熔化 略 略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