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升华和凝华巩固练习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升华和凝华巩固练习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3 09: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升华和凝华 巩固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刚开始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这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华造成的
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C.用久的灯泡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熔化后凝华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2.懂事的小甜经常利用周末为爸妈亲自下厨,她发现炖汤时锅盖内侧有很多水珠。下列实例中与锅盖上产生水珠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层层薄雾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3.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华——放热
4.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通夕阳红”,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5.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剥去纸,冰棍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纸,过了一会,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D.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6.关于自然界中雾、露、霜、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水汽化而来 B.露是冰熔化而来
C.雪是冰升华而来 D.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7.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
D.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
8.对下列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夏天,运输食品时要放些干冰,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能防止食品变质
C.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以防止菜被冻坏
D.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的道理是,下雪时放热而化雪时吸热
9.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0.习总书记说扬州是个好地方,扬州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河水中冰雪消融
B.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 寒冬,玻璃上冰花剔透
二、填空题
11.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 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2.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涵义深刻、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骤冷,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此过程需要 热量。
1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再幻化成人们心中的圣火,场面壮观,惊艳了世界。在自然界中,雪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烧水时看到壶嘴冒“白气”,此种物态变化的形成过程中要 热量。
14.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颗粒状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向空气吸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粒或 成小液滴,冰粒或液滴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冰粒熔化成水滴,和原有水滴一起降落就形成了雨.
15.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 成为小水滴,小水滴相互聚集成大水滴下降形成降雨;冬季,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日光灯管用久了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 现象,而钨的蒸气又在灯管壁上发生 现象的缘故.
17.深秋时节,在教室的玻璃内表面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 现象;严冬时节,玻璃内表面会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8.我国是缺水国家。当某地区发生严重旱灾时,人们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进行“人工降雨”。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在云层中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同时从云层中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落到地面上就是雨。
19.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
20.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白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雪在形成过程中 热。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会在冷冻室里发生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
(2)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15℃)总是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请你解释这些霜的形成原因 。
22.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小冰晶又 成小水滴,此物态变化需要 热量,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前三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干冰是白色晶体,其结构为简单立方,属于分子晶体,单个的二氧化碳分子以不同的取向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堆积形成干冰晶体。干冰只能在非常低的温度下生成,一般来说需要至少零下78.5℃,常温下易升华,无味无毒,不可燃烧。在使用及储存时要注意,不能与液体混装,不能在密闭空间使用干冰,否则可能引起窒息、爆炸。
1946年,美国人发现干冰和碘化银可作为高效的冷云催化剂,1947年4月开始进行飞机在云中播撒干冰的试验。此后,干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工降雨领域。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是通过将干冰装入炮筒中打至指定区域,干冰撒入空中迅速发生物态变化形成雨滴落下。干冰还被广泛用于清理例如金属、模具、生产设备、古代文物等各类表面污渍。其清洗过程无需降温和拆卸模具,避免了化学清洗法对模具的腐蚀和损害、机械清洗法对模具的机械损伤及划伤,以及反复装卸导致模具精度下降等缺点。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也会经常利用干冰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某天,王老师和学生分别将干冰和冰块装入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瓶口套上气球,如图所示,观察到其中一个瓶上气球变大,另一个瓶上的气球没有反应。放置干冰的瓶下方出现的霜和小雪花,放置冰块的瓶下方只出现小水滴。老师用热成像仪观察到放干冰的烧瓶温度明显低于放冰块的烧瓶温度,温度已经达到零下。
(1)根据短文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
B.使用时人的皮肤不可以与干冰直接接触,易引发冻伤现象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熔化
D.干冰常用于物体冷冻或维持低温状态
(2)在物理课堂实验中,装有 的烧瓶上气球变大,为了让气球变得更大,可以 ,说明这个物态变化是一个 (吸热、放热)的过程;
(3)液化和凝华都是遇冷,发生 时温度更低,判断的依据是 ;
(4)除了短文中的描述,你还知道干冰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至少写一个)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C
6.D
7.A
8.A
9.C
10.B
11. 汽化(或蒸发) 液化 凝华 内侧
12. 凝华 放出
13. 凝华 放出
14. 升华 凝华 液化
15. 液化 凝华
16. 升华 凝华
17. 液化 凝华
18. 升华 凝华
19. 升华 熔化
20. 形状 放
21. 汽化 吸收 不断有空气进入冰箱里,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凝华,形成的霜
22. 液化 凝华 熔化 吸收
23. C 干冰 将烧瓶放到热水中 吸热 凝华 放干冰的烧瓶下方出现霜和小雪花且放干冰的烧瓶温度低 舞台上白色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