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平均速度的测量 巩固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且测得通过AC段的时间,通过AB段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是
B.图中AB段的路程
C.由实验数据计算可得,小车在下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0s
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38℃
3.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照相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甲、乙两小球通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A. B.
C.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距离为4.04m
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
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5.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B.苏科版初二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8cm
C.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8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6.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m B.16m C.24m D.32m
7.在测斜面上小车的平均速度时,如果斜面的坡度较大,测量出的平均速度( )
A.由于斜面坡度较大,所以测出的平均速度值较准确
B.由于斜面坡度较大,所以测出的平均速度值不准确
C.由于斜面坡度较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较快,时间太短不容易记准确,所以测量的平均速度将会误差较大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3秒末,则( )
A.甲、乙都是静止的 B.乙的速度是8m/s
C.甲、乙都是运动的 D.甲、乙相距2m
9.汽车驶上长为的斜坡,以的速度通过前半程,接着又以的速度通过后半程,求该汽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10.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大约需要( )
A.1天 B.28天 C.31天 D.365天
二、填空题
11.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向东行驶,小文测出几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该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车1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km;确定这一数据的依据是 。
1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OA段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
(1)请你根据图像分析,v1 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
13.2018年2月17日在平昌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小组赛中,中国队以7:6战胜日本队,图甲是比赛时的场景,若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1 min内在冰面上滑行了36 m,则它的平均速度为 m/s;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 cm.
14.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
(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 和 .
(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 .(写出一个)
(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
(4)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④
1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所用时间之比为,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1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停表的读数为 。
17.小周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如图1所示,则物体的长度读数为 cm,时间读数为 s;
(2)用图2装置实验时,小车从A静止释放,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A到C所用时间tAC=3s,则BC间平均速度vBC= m/s。
18.某同学利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小车在倾斜木板上下滑的速度,如图所示的是传感器显示屏显示的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时间段内,小车所做的运动非常接近 ;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精确到0.1)。
1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有效方法。“频闪摄影”的特点是照相机总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就对运动物体进行一次拍摄。如下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秒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m/s,小球整个过程是做 运动。
20.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 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综合题
21.表一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 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保留2位小数)
表一
(1)前6.2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2)后20 m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一位同学跑25 m与50 m的短跑平均速度测定记录如表二所示,计时器用的是手表,有两格计时时刻数值已经模糊不清,请你补上并计算平均速度 .
表二
22.元旦假期,爸爸驾车带小明去上海游玩,如图所示为小车在某一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后再次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车从图示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摄像头开始拍照,以后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 2s曝光一次.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该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0.8s到达D处.
(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数据(不需要估读),,并判断赛车启动过程做什么运动,补全相应的空格;
(2)在平直的公路上,轿车匀速行驶,速度表如下图甲所示.小林某一时刻看窗外,恰好看到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则从标志牌到上海还需多少时间
(3)小王和爸爸是乘火车去上海游玩的,已知途中所乘火车以252 km/h的速度匀
速行驶,用了0. 5 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 700 m的一个隧道.这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23.在活动课上,小明用电子手表计时,当小强和小希从跑道起点同时出发时开始启动秒表,他们跑完一圈200米跑道所用时间分别是40s和50s。比较他们的运动速度。
(1)可以判断小强比小希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小”或“相等”)。
(2)计算他们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的公式是什么? 试求出小强跑一圈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B
6.D
7.C
8.D
9.A
10.B
11. 12 ,该汽车匀速行驶速度不变
12. 大于 2.5
13. 0.6 11.40(11.39~11.41)
14. 刻度尺 秒表 增大纸锥下落高度 纸锥的质量 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D
15.1∶2
16. 2.15cm 337.5s
17. 2.60 337.5 0.40m/s
18. 匀速直线运动 0.3
19. 12.00 0.15 变速直线
20. 变速 0.15
21. 4.84 6.25 5.19 v= 略
22.(1) 16 加速运动 20m/s;(2)1. 5 h;(3) 400 m
23. 大 v= 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