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乐音 巩固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某学校组织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的声音响度大
B.观众听到合唱声音的响度大小是不相同的
C.合唱时不管男生女生的发声频率都在 20~20000Hz 之间
D.两位男生唱歌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出两人的声音
2.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3.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曾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A.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C.钟声响度大因为振动的频率大
D.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百鸟朝凤》是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名曲之一,如图所示,是乐队合奏此曲的场景,人们能从《百鸟朝凤》合奏中分辨出唢呐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频率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轻语”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低 B.“尖声尖叫”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内燃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C.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
D.在人耳处塞上一小团棉花
8.校园音乐中小明同学用小提琴演奏中国名曲梁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结束,声音会立刻消失
D.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0.为改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噪声污染,《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烘托春节的节日气氛,小军同学在网上下载了录制的“鞭炮声”存到盘,插到随身听上播放。感觉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这主要是因为它保证了( )
A.“鞭炮声”的响度
B.“鞭炮声”的音调
C.“鞭炮声”的音色
D.绿色环保的效果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柱 产生,通过 传入人耳的,上下推拉“活塞”,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改变.下图乙是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 减弱噪声,人们确认鸣笛声是根据笛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识别.
12.动画片的配音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了喇叭纸盒振动的 ,使 变高.
13.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4.“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月球上的宇航员几乎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 不能传声。
15.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寻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填音调或响度),琴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16.图中所示的是将声源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的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
1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市各地都开展了唱红歌比赛活动,男女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8.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选填“空气柱”或“竹管”);
(2)用相同的力气边吹边推拉铁丝环⑥时,改变了布团⑤的位置,从而改变了笛声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
1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客船上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僧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钟,钟声的音调会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20.如图所示,小明和伙伴们在做小游戏。即使小明被蒙住了双眼,他也能辨别出周围不同伙伴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小明还能通过声音确定小伙伴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 。
三、综合题
21.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300年的历史,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依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
20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
(1)88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 与其他乐器不同;钢琴声是以 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2)制音装置的作用相当于人敲锣时,敲一下立即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3)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 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4)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的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 改变;
(5)数码钢琴采用了模拟的办法,发出的声音模拟了钢琴的 。
22.如图甲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等的水,水面高度不同。
(1)若用嘴依次吹水瓶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此时声源是什么?瓶中盛水越多,吹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如何变化?
(2)在某课外活动中,几位同学也在做这个实验。如图乙,他们从左至右依次敲击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为“1(do)”、“3(mi)”、“5(sol)”,发现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直线画出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
23.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声音传入话筒中,能变为电信号,可以用示波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声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先后在话筒前敲响两个音叉,示波器显示出波形,可判断甲音叉发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更 (选填“高”或“低”)。
示波器还能探测出超声波的信号,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Hz。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播 。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B
6.B
7.B
8.D
9.D
10.C
11. 振动 空气 音调 声源处 音色
12. 频率 音调
13. 振动 音调
14. 响度 真空
15. 音调 响度
16. 甲和乙 甲和丙
17.响度
18. 空气柱 音调
19. 振动 音色 不变
20. 音色 信息
21. 音调 音色 波 振动 响度 音调 音色
22.(1)略(2)
23. 振动 能 音调 低 不能 20000 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