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第3课 点、线、面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4-13 10:3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点、线、面》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大自然充满了由点、线、面组成的美妙图案,人们运用这些图案,装点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使他们充满了艺术魅力。本课旨在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同时结合绘画作品来欣赏,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点、线、面,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提高造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基本美术造型元素点线面,在绘画中,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但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让他们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艺术表现: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创意实践: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文化理解:在相关作品欣赏中感悟、领会艺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文化观、各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思路 1.通过游戏仔细探究点、线、面的特点,明确点、线、面是基本的造型元素,姿态可以有千变万化之美。 2.通过观察和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点线面,感受由点、线、面构成的艺术品中的美感。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这些特点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以造型美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和艺术中点、线、面的独特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语言特点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马克笔、油画棒、勾线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绘画大师的作品供大家观赏,这些画特别有意思又很与众不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播放课件视频: 点、线、面艺术作品 生:谈谈感受 师:原来简单的小点也可以变成那么美的艺术作品,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只要大家和这三个好朋友熟悉了,大家都能变成小艺术家,画出既简单又美丽的艺术作品。大家来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图片:点、线、面) 学生观看课件图片,认识点、线、面。 总结: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 板书课题:点、线、面。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赏,初步感知点、线、面在艺术作品中的美,激发探究新知兴趣。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
二、发展阶段 (一)探索新知 1. 观察、分析 同学们点、线、面的本领可大了,它们会像孙悟空一样有着七十二变的本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点小娃”说:我活泼、灵巧、千变万化,你猜猜我会怎么变呢? 点:个头比较小,有不同的形状变化,通常是集体活动。 课件:点小娃 几何点、状物点(花朵点、树叶点等) (2)“线小姐”说:我也是千变万化的,你们也来瞧瞧我的变化吧! 线:包括直线、波浪线、折线,还有很随意的曲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课件:线小姐 直线、波浪线、折线等。 (3)“面先生”说:我 块头最大,身强力壮。 比较:圆面和圆点,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面:是独立的一块图形,面不可过小,否则就有点的感觉。点与面是相对的对比关系。 课件:面先生 同一物体在不同场景中既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 (设计意图:观察分析比较,通过拟人化的课件图片播放,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点线面的“七十二变”,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二)发现游戏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藏着点线面,大家看: (1)很多衣服、鞋子、玩具是用点线面装饰的,我们今天有人穿这样的衣服了吗?你有这样的衣服鞋帽吗? (2)想一想,你吃过的食物中有没有藏着点线面? 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生活中还有不少美食就是用点线面来做装饰美化的。 (3)再来看看这些图中哪里藏着点线面?想一想你家里有没有点线面美化装饰的物品? (4)当我们出门时你留意过这些?它们是用什么做装饰的?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能找到点线面,点、线、面在我们生活中真的是太重要了! (设计意图: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点线面在自然中随处可见,人们从中获得灵感,又用点线面来美化设计创造我们的生活,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大师的画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大师的作品,大家看一看这幅画作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美术元素?看了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红色椭圆》是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康定斯基是一位用点、线、面进行绘画创作的大师,我们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大师用线条、块面向我们表达着一种流动着的音乐旋律,似乎能听到色彩在歌唱。 2. 再看这幅作品,这幅画主要运用的是哪些元素(点线面)?这是我国绘画大师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说说看,你感受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看到了如此繁多的线条:变形的、扭曲的、奇诡的,洒上去的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墨点,却不可思议地使整个画面充满流动的韵律,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大师创作时也是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 3. 小朋友们再看看老师这里,这是别的班同学刚刚创作的的作品,是不是和大师的作品很像啊?点、线、面是形成美、创造美的元素,有时候我们随意而为时,也会有惊奇的收获。 (设计意图:大师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在对两位画家的作品欣赏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大师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的、表现生活的,感受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意境。然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比较一下,真的非常像!原来无意间也可以用点线面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四)师示范作品 1.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你们看这是什么?小鱼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我想画一幅关于小鱼的点线面作品,我有这么多图片来参考,你们觉得用点、线、面哪一种为主较好? 2.我先将小鱼的轮廓线画,再用线把它的身子分割成几个面,这些面是有变化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细细长长,有的方方正正,有的规则整齐,有的奇奇怪怪的。 3.再用点、线、面的组合给小鱼的每个面画上漂亮的花纹。 4.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比较好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组小鱼图片,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其中的最主要的元素构成画面,再通过取舍、添加,构成一幅主题性作品。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知道如何运用点线面创作主题性的作品。)
三、实践阶段 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课件再次循环展示大师以及学生作品。 作业提示: 1.画出你喜欢的点、线、面,并组成一幅画面。 2.根据自己想要表现的画面选择规律排列或者是自由排列的方式。 3.用色大胆,构思新奇。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作业展评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学生互评与自评。 1.你觉得哪幅作品点、线、面的表现最有趣?为什么? 2.你的创作思路是什么? 本课总结:今天通过寻找和欣赏点、线、面,使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点、线、面的美随处可见,在艺术作品中点、线、面的运用与组合也会产生的无穷的魅力。 在这些作品中,老师觉得…… (设计意图: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着重从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自由抒发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的欣赏与分析,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创作提供参考。)
五、拓展阶段 出示马蒂斯作品《国王的悲伤》,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完成的这幅作品?你能找到里面的点、线、面吗?你能结合作品和题目尝试说说你看了作品的感受和想象吗? 生:彩纸剪贴出来的。 师:鲜艳的颜色,活泼的姿态,这幅以音乐和舞蹈为主题的画面是欢快的。马蒂斯一向以热爱生活、热衷享受而著称。尽管人物周围的黄色椭圆体也可以被视为象征晚秋的落叶,但是忧伤表现得非常轻微而富有乐感。 通过欣赏,我们发现还可以采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方法来表现,可以剪贴、可以剪贴与绘画相结合,我们的画面就会更丰富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马蒂斯的作品,明确作品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 (板书)点、线、面 千变万化 (图略)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了点、线、面可以有千变万化的本领,通过教师手绘示范,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点线面的画法与呈现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认识点、线、面这三个造型元素,本节课通过游戏环节,同学们更深层次地认识了点线面。通过欣赏大师环节,开拓了学生们视野,打开了思路。教师实践部分解决了实际动手难的问题。作业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 1.是否运用点、线、面结合来完成一幅作品。 2.是否用色大胆,内容新奇。 3.是否灵活运用材料,运用画、剪、拼、贴等方法制作作品。 从作业效果看,课程重难点解决较好,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评价维度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度高。
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