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3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埃及的神灵众多,在西底比斯的帝王谷的一处陵墓的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祇。埃及人不仅崇拜狮子、狼、鹰、河马和鳄鱼等凶狠动物,而且猫、狗、山羊、公羊、蜜蜂,甚至甲虫等大大小小的动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这反映了古埃及
A.宗教神学思想意识浓厚 B.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D.使用图画文字记事
2.公元前517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下令统一全国货币制度,规定: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4克,含金量达98%,只有国王才有权铸造金币。行省总督只有银币的铸造权。此外,大流士一世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波斯帝国此举
A.促成了奴隶制国家统一 B.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稳定
C.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3.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庄园主的奢侈品消费增加,他们便开始把劳役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不少庄园主开始将庄园的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销售,以提高经济收益。这一现象
A.提高了农奴的工资水平 B.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有利于欧洲农奴的解放 D.为加强王权奠定经济基础
【高一历史 第1页(共6页)】 24519A
4.7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从拉丁语过渡为希腊语,拜占庭法学家一直致力于将拉丁语的法律术语转译成希腊语,现代学者称之为“希腊语翻译运动”。这体现了拜占庭法律
A.体系进入了完备阶段 B.适应帝国变化的需要
C.完成向万民法的过渡 D.影响了整个罗马帝国
5.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国家 现象
阿克苏姆 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
马里 国王曼萨·穆萨亲自带领庞大商队、携带大量黄金前往麦加
摩加迪沙 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A.政治环境宽松 B.文化交流频繁
C.对外贸易发达 D.封建制度先进
6.公元前后,玛雅人居住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在以后的七八百年间,玛雅人建造了一百多个城市。城市里有规模很大的市场,并有客栈,供带货商人住宿。“此地城镇人口繁盛,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每一座市镇都是一个花果园”。这可以佐证,玛雅人
A.以发展商业为主业 B.完善了城市功能
C.建立了集权制国家 D.创造了灿烂文明
7.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扩张或多或少掺杂着对土地与财富的争夺,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或多或少都建立在基督徒对传播基督教的狂热之上。15 世纪末期,这种狂热又激励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们扬帆远航。这说明
A.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 B.教会势力干扰了西、葡政治走向
C.西、葡两国的势力在欧洲影响巨大 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政治为主
8.新航路开辟后,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从最初的官兵、探险家、神甫和罪犯,发展到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劳苦大众,并且移民主要来源于西、葡、英、法、荷等国。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激化 B.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C.国际移民途径呈多元化 D.美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日益趋同
9.16 世纪开始,欧洲海盗非常猖獗,经常袭击异国船队,甚至出现了被称为“皇家海盗”的英国私掠船。“皇家海盗”的出现
A.主要目的是攻击敌国的军事目标 B.根源在于英国经济的窘迫
C.有利于英国与西班牙的争霸斗争 D.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高一历史 第2页(共6页)】 24519A
10.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自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土甚至借高利贷,却又因为经营不善而经常无法偿还。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促进西欧封建社会的转型 B.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表明封建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11.16世纪初,英国知识分子在身份上仍属于教会体系,大学手中仍掌握着教会所授予的特权。1545年,议会通过法令规定大学中的学院都必须宣誓对国王效忠,否则将被解散和改组。1571年,议会又通过了大学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守议会的法令。议会的这些法令
A.促成了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推动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D.适应了世俗政治体系的发展
12.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认为“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13.狄德罗高度评价牛顿等一批自然科学家在摧毁宗教神学、培育无神论思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说:“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狄德罗意在强调近代科学的兴起
A.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D.否定了宗教的社会功能
14.大航海时代之后,随着英国人民财富增加,改造房屋带来煤炭需求量激增,煤矿工人工资随之增加,但同时也不愿再冒险下井。为了解决矿井里的积水问题,人们就选择用蒸汽机来抽水,继而产生了“蒸汽革命”。该现象可以佐证
A.英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B.经济发展催生技术革命
C.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D.工业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15.下为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官僚统计表(单位:人)。这可用以说明当时
职位 总数 克里奥尔人(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 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
总督 170 4 166
都督、省长和地方行政长官 602 14 588
A.殖民地的混血现象罕见 B.社会权力结构高度集中
C.不同种族政治地位悬殊 D.宗主国严密管控殖民地
【高一历史 第3页(共6页)】 24519A
16.1905年开始,印度的孟买、艾哈迈达巴德和那格浦尔的工厂获得了五年的产业发展时期,约600万个纱锭和超过5万台印度动力织布机不停运转才能满足对本国棉布不断增长的需求;尽管比曼彻斯特的进口货更粗糙、更贵,但它被印度妇女和男子自豪地穿在身上。这说明当时
A.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卓有成效 B.印度人民的购买力持续增强
C.印度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开展 D.英国放松对印度工业的压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
材料二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
—摘编自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社会现象对近代西欧的积极影响。(6分)
【高一历史 第4页(共6页)】 24519A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511年7月,葡萄牙派印度总督亚伯奎亲率15艘船、约1600士兵的远征队攻占马六甲。接下来一个世纪里,葡萄牙以马六甲为中心,攫取或吸纳马鲁古群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的丁香、肉豆蔻、肉豆蔻干皮、胡椒等,销往欧洲、印度和中国等地。1510年葡萄牙从东南亚输入欧洲的丁香约15 吨,1589年前后达到140吨。而16世纪80年代,阿姆斯特丹的丁香平均价格是每磅3.34 荷兰盾,为马六甲的10倍左右。香料贸易已成为葡萄牙海外事业中巨大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葡萄牙人的经营下,里斯本取代威尼斯成为欧洲新的香料分销中心,各国商人云集在这里购买香料,然后贩往西欧各地。
—摘编自赵文红《试论16世纪葡萄牙以马六甲为支点经营的海上贸易》
材料二 新航路直通香料产地印度,葡萄牙人开始直接参与欧亚香料贸易,结束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一直靠中间商获取香料的历史,关于香料来源于天堂的观点成为谬论。新航路开辟前,每磅胡椒的价格为6先令甚至更高,几乎从未低于3先令6便士;开辟新航路后,胡椒价格为每磅16便士至2先令不等,香料开始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化。由于本国商品在亚洲没有销路,葡萄牙人不得不借助其他国家的商品从事香料贸易。他们用印度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龙涎香和奴隶,再用它们换取胡椒。
—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葡萄牙香料贸易发展的特点。(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为19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825年 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1866年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大功率发电 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44年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84-1885年 帝国主义列强在柏林召开瓜分非洲的会议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81-1899年 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
【高一历史 第5页(共6页)】 24519A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伊比利亚文化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的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时候,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摘编自[美]斯基德莫尔《现代拉丁美洲》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文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质。(8分)
【高一历史 第6页(共6页)】 24519A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5
6
7
答案
A
D
B
D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B
B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西底比斯帝王谷的一处陵墓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衹”“大大小小动物也
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人崇拜的神灵众多,大大小小的动物都成为他们
崇拜的对象,这反映了古埃及宗教神学思想较为浓厚,A项正确:在古代埃及,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
力,但材料并未反映法老的地位,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古埃及宗教情况,体现了古代埃及宗教神学思想意识
的浓厚,不能体现其产生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古代埃及宗教情况,不能体现文字记事的史实,
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由材料“国王才有权铸造金币,大流士一世还统一了度量衡”及所学知识可知,将铸造金币的权力收归
中央,有利于削弱地方的经济实力,进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以这些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
正确:改革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君主权力的稳定的说法绝对,排除
B项:统一货币是在波斯帝国建立之后,排除A项:改革货币制度没有改变波斯的政权性质,排除C项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他们便开始把劳役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以增加自己的货币收人,不少庄园主开始将庄园的
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销售,以提高经济收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后期,农业领域的
变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劳役地租是庄园主对农奴的重要剥削形式,劳役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有利
于农奴的解放,将会有利于欧洲农奴的解放,C项正确:农奴与庄园主当时不是痛佣劳动关系,所以无关工
资,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背景,材料现象是其导致的结果,B项因果关系颠
倒,排除:材料中没有关于加强王权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其文化融合了罗马文化、希腊文化和基
督教文化。在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下,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并且希腊化的基督宗教成为帝国的主要宗教。7
世纪,拜占庭帝国采用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拜占庭法学家也致力于将法律术语转译成为希腊语,体现了拜
占庭法律适应帝国变化的需要,B项正确:公元6世纪,罗马法已经进入完备阶段,排除A项:公元3世纪,罗
马法已完成向万民法的过渡,排除C项: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因此拜占庭帝国法律
不会影响整个罗马帝国,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阿克苏姆、马里、摩加迪沙的经济繁荣,贸易发达,甚至有些国王亲自参与对外贸易,可得
出对外贸易发达,C项正确:材料只有马里涉及到了国王的做法,不能得出政治环境宽松的结论,排除A项:
材料只涉及了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往来,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
促进作用,不能得出封建制度先进,排除D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5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