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基于生活案例中考化学复习的探索(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基于生活案例中考化学复习的探索(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3 11: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基于生活案例中考化学复习的探索
目录
1.“保胃战”盐酸的化学性质
2.海苔中干燥剂的探究
1.学生成果
2.教师成果
3.结束语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历年中考化学涉及生活案例的习题
3.中考化学复习的现状
4.课题:初中化学生活教育案例的研究
1.案例实施的策略
2.案例实施的步骤
背景
案例实施
案例展示
成果
背景之新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要求:化学课程要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学业质量中要求:要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主动关注有关空气和水资源保护、资源回收再利用、健康安全、化学品妥善保存与合理使用等实际问题。
背景之历年安徽中考化学涉及生活案例的试题
2020年安徽中考化学的第4题和第17题
背景之历年安徽中考化学涉及生活案例的试题
2021年安徽中考化学的第3题和第8题
背景之历年安徽中考化学涉及生活案例的试题
2022年安徽中考化学的第6题、第8题和第11题
2023年安徽中考化学的第1题、第5题和第8题
背景之历年安徽中考化学涉及生活案例的试题
在生活和科技的背景下考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成为一种趋势!
背景之中考化学复习的现状
背景之课题研究
1.完成了初中化学生活教育的知识目标
2.制订了初中化学生活教育案例集
3.开展了系列基于生活教育的课例研究
案例实施的策略
目的:基于生活案例的复习,旨在通过引入生活中常用物质或化学现象,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或常用物质相结合,形成一节节“新课”,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实施的步骤——教学设计 从“头”开始
生活案例的选择与整理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找出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筛选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分类整理,确保覆盖到各个知识点。
知识点与生活案例的关联构建
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合适的生活案例进行关联。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解释和阐述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复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设计多样化的复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过程中。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实施的步骤——教学过程 从“根”浇灌
反馈与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反馈结果,对复习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定期复习与巩固
由于化学知识点众多,学生容易遗忘,因此定期复习与巩固至关重要。可以安排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计划,通过回顾生活事例,提醒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确保长期记忆的形成。
个性化指导与辅导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辅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额外讲解、提供补充资料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难点;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化学知识,拓展学习视野。
部分案例
序号 课题名称 执教人 指导教师
1 牙膏中的化学 吕珍珍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2 海苔中干燥剂的探究 奚正格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3 保胃战--酸的化学性质 奚正格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4 分子与原子生活的奥秘 奚正格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5 舌尖上的化学 吕珍珍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6 造纸中的化学 奚正格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7 神奇的利乐包 奚家云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8 食之有味-探食品添加剂“三花淡奶” 奚家云 张韦、万成面、殷晓东
部分案例的实施
案例1:保胃战-盐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复习酸的化学性质,发展学生宏微结合认识物质的科学素养
盐酸化学性质的归纳 1.不良生活习惯调查,胃酸过多的表现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当出现了胃酸过多该怎么办呢?哪些物质可以消耗盐酸呢?请两位同学来完成一个知识大比拼(希沃课堂活动)
3.引导学生将比拼结果的物质,按物质类别进行分类,并让学生通过书写以上反应的方程式,总结盐酸的化学性质。
4.盐酸可以与上述物质反应,那硫酸可不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物质的性质是由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来体现
大部分胃酸过多患者都伴有胃溃疡,胃里面不能充斥了大量气体,那么以上这些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抗酸药吗?哪些类别的物质可以作为胃溃疡病人的抗酸药?
寻找抗酸药 展示资料
1.人体中的必须大量元素有:钾、钠、钙、镁,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锌、铁、铜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有碍人体健康,如:铁摄入过多会导致肝硬化,锌摄入过多会影响铁、铜的吸收。
2.氧化钾、氧化钠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氧化镁不与水反应
3.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碱的水溶性、碱性强弱以及对皮肤的腐蚀性
4.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抗酸药,并说明理由。
5.展示传统抗酸药的优缺点(含镁离子容易腹泻,含铝离子容易便秘)
设计抗酸药的疗效 以上抗酸药各有优缺点,能不能设计生产一种高效而副作用小的抗酸药呢?如果真的有这种药,那它应该含有哪些微粒呢?
根据之前的铺垫,学生得出该物质应具备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考虑到人体的特殊性,还应该有镁离子、铝离子。
教师展示新型抗酸药铝碳酸镁以及化学式,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说明为什么铝碳酸镁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验证新型抗酸药的疗效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完成疗效的验证
教师通过PH传感器测定模拟胃酸中加入铝碳酸镁之后的PH变化
部分案例的实施
案例2:海苔中干燥剂的探究
知识点:复习含钙化合物的性质,发展学生定性与定量检验物质的科学素养
导入 展示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图片(画廊活动),食品干燥剂大大延长了食品保质期,但是如果误用干燥剂则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则新闻(视频)。
海苔中干燥剂主要成分探究 实物展示新闻中所出现的干燥剂,提出问题:假设这种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只有一种,那可能是什么呢?请学生猜想并阐述理由。
根据是白色固体具有干燥、遇水放热的性质,学生可能会猜想:氧化钙、氢氧化钠
如何来验证猜想?各小组交流讨论,进行组间评价,师生总结,得出可行性方案 :
取样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为氧化钙。
学生根据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出滤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进而得出结论:海苔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
解析新闻事故正确处理干燥剂 学生解释将食品干燥剂放入盛水的保温杯中为什么发生爆炸,教师用温度传感器测定温度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石灰干燥剂
探究二: 久置的干燥剂成分的探究。 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是否会变质呢?具体怎么变质的呢?学生书写方程式
学生根据书写的方程式,推断可能含有的物质
如何逐一验证在整个猜想的过程中出现了CaO、CaCO3、Ca(OH)2这三种物质?
各小组交流讨论,大屏展示各小组方案,进行组间评价,师生总结,展示最后方案:
对于Ca(OH)2的检验,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可以根据现场学生反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样品中是否含有Ca(OH)2进行检验。
播放检验Ca(OH)2的演示视频。
探究三、 更安全的干燥剂。 有没有更安全的食品干燥剂呢?食品腐败和什么气体有关,有没有什么物质能吸收氧气和水?展示绿豆糕中的干燥剂,引导学生联想到铁粉干燥剂。并让学生回答其干燥原理、与氧化钙相比的优势。
2.展示其他种类的干燥剂,做到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知识点
生活案例
课堂教学或习题
学习、巩固
发现
寻找
学生成果
1.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复习效果。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成绩,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
教师成果
序号 课题名称 执教人 获奖等级
1 牙膏中的化学 吕珍珍 省优质课二等奖
2 海苔中干燥剂的探究 奚正格 市优质课一等奖
3 保胃战--酸的化学性质 奚正格 一师一优课省优
4 分子与原子生活的奥秘 奚正格 省智慧课堂示范课
结束语
通过实施基于生活案例的中考化学复习,在我校发现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复习效果和中考成绩。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感谢您的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