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3 13: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3个生字,会写“垂、乱、沉、压、逃、越”6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文章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3.能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朗读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压、乱、垂”等3个生字,会写“垂、乱、沉、压、逃、越”6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想象雷雨前的景象。感受“压、垂”用词的巧妙
教学难点:感受“压、垂”用词的巧妙;写好“垂”,注意“垂”的横画长短比较。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互动
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彩虹高挂。(打一种天气现象)――雷雨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刚才我们说到了雷雨。(板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雷雨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雷雨。
1.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翻到74页,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课件出示要求)开始大声地朗读吧。
2.分段朗读,师随机正音。
刚才小朋友都读得可认真啦。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8个)所以老师要邀请8个小朋友分段来读一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愿意来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过渡:老师还要奖励你们欣赏几幅图画。
(课件出示彩虹高挂、倾盆大雨、乌云密布图片)
2.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给它们排排队?哪个排第一?为什么?(课件演示排队)
3.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雷雨前,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雷雨中,哪几个自然段在写雷雨后。现在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赶快去找一找吧。指名学生汇报。有不同意见的说说理由。(有意见不同时关键段落再读读,明确)同学们真会读书。读了几遍,就能把课文的内容理清了。这篇文章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时间顺序写的。(板书)
四、学习1-3自然段,想象雷雨前景象。
(1)下面,请小朋友们大声朗读描写雷雨前的三个自然段,读着读着,你也会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哦。来,你来说说,你看到了雷雨前怎样的画面?
(2)这么多重重的乌云——压下来的。(动画压字放大)。
师:这个“压”字还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呢。请你比一比这两个字:庄、压,它们有什么区别?你能做个“压”的动作吗?
(3)那乌云压下来是怎样的呢,你们瞧,(ppt演示乌云压下来,)这么多厚重的乌云压下来,给你什么感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乌云来势凶猛啊。一个“压”让我们感受到了乌云来势汹汹啊,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下这样的画面吗?(指名读——齐读)
(4)这样的画面,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乌云密布。小结:要下雷雨了,往常不停地叫的蝉也一声不叫了。小结:这一切,都预示着雷雨要来了,让我们再来读读吧。
预设:你还看到雷雨前怎样的画面?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到的?
(5)谁来读(指名2个人),让我们大家来读读。
(6)风吹得树枝乱摆,说明这风——
(7)这样的画面,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狂风大作
雷雨前狂风大作,可把蜘蛛吓坏了。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8)看动画感受“垂”
出示:垂是象形字,它是根据土上有一株枝叶下垂的植物的形状所造。慢慢地演变到现在,它的枝条变成了它的横,向下垂的叶子或果实则成了竖。所以垂就是指东西的一头向下。(出示图片)柳枝细长下垂,我们叫它——垂柳那低着头我们叫做——垂头;那低着头,心情很糟糕,很失望,我们就叫——垂头丧气。(齐读词语)蜘蛛从网上垂下来,是怎么样的动作?想不想看看?(演示动画)
这个“垂”字你感受到什么?( 害怕)
(9)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呀!让我们看见一只蜘蛛用最快的速度,慌慌张张地逃走了。
(10)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小结:雷雨前天气变化多快啊,刚才还是乌云密布,没有一丝风,转眼就狂风大作,吓得蜘蛛也逃走了,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11)雷声是怎么样的?谁来学一学?(轰隆隆)看老师的手势,请大家一起把雷打得越来越响。准备好――(教师手势由低到高)
(12)来!我们把“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再读一遍。
五、指导书写
1. 出示:垂、压
垂:(1)仔细观察“垂”在田字格内的位置,怎么把垂字写端正、写漂亮呢?(比较横的长短,注意横与横之间间距相等)
(2)微课教学;
(3)边念口诀边范写。
中间一个“千”,长横在中线,果子挂两边,三长四短记心间。
压:压字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自己观察着写吗?
学生各书写一个,反馈。
2.出示:乌、雷 黑
师范写,生书空。学生各书写1个。
3.展评作业。 雷雨
板书: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