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 .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重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难点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 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正策略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课件出示词语: 雷锋 曾经 蒙蒙 泥泞 顺着 弯弯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2.过渡: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去哪里找他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体验内化 1.教师范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在那里做了什么? (1)自由交流,理解“足迹”。 (2)完成填空:雷锋叔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桌互相问答。 (4)指导学生想象:通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泥泞的路上怎么走路,感受雷锋的辛苦。 ②想象有荆棘的路是什么样的,体会雷锋的辛苦。 ③指导学生说说那个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会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雷锋叔叔又会说些什么。 (5)教师穿插故事: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雷锋背大娘回家。 (6)此时此刻,如果雷锋叔叔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4小节。 (8)指导学生分男女用问答的形式来朗读课文。 3.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小组合作,仿照第2或第4小节,想象: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在那里做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说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时时处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人。) (4)结合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幻灯片出示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5)学生对比读下面这两句话: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雷锋叔叔走到哪里,就把爱心洒向哪里。” (6)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说说身边的“雷锋”。 (7)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课文里所说的“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指的是什么呢?“终于找到了”,“我们”找到的是当年的雷锋叔叔吗?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读出韵味,读出呼唤的语气和回忆雷锋事迹时的深情,从而领悟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5.指导背诵。 6.积累。 师:雷锋做了无数的好事,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样几句话——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昨、洒、温、暖。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4.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或者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5.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实际,重点指导学生书写两个带“氵”的字:洒、温。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强调:“洒”的右边是“西”,不要写成“酉”。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实践活动:举行“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1)指名朗读。 (2)请你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自由交流,理解“足迹”。 指导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画面描述。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指导学生用问答的形式进行朗读 学生汇报交流 指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到哪里伸出援助之手。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先小组内朗诵,分节朗诵;然后练习背诵。 观察生字,分析字形。 学生书空。 学生练写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