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习建议:1、掌握7种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5种标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的基本用法。
2、对常见的标点的常见错误了然于胸
3、注意对不同标点的相似用法的区别
4、注意结合语境,凭语境来判断使用正确的标点。
1、 问号的用法及常见错误
用法:疑问句末尾的停顿以及反问句的末尾的停顿
常见错误:
1、选择问多用了问号
(1) 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为乞丐的呢?
(2) 你是喜欢李白的诗呢,还是喜欢杜甫的诗?
(3) 王熙风问: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先吃什么药?
(4) 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 她梦见什么?门诊室?听诊器?手术刀?体温计?
小结:A选择问句问号的用法是:
B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方法:
C 特殊情况选择问用多个问号
2、含疑问词不表示疑问
(6)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7) 你去看看,汽车来了没有?
(8) 他在仔细辨别这种声音是哪里传来的?那个黑影是什么?
小结1:
3、倒装句中
(9)“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10)怎么了,你?
小结2:
2、 冒号的用法以及常见错误
用法与常见错误:
1、 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2、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1) 全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小结:A
B
(2)参加2004年中超联赛的有:上海申花、北京现代、深圳健力宝等8支劲旅。
(3)我市有三位女杰,她们是: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
C
3、 用在“想、说、证明、是、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4)“谢谢你,”小王书:“我会写信给你的。”
(5)“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小结1:
(6)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学会了,不用再学了。
(7)我国研制的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全是塑料的,没有一块钢铁。
小结2:
(8)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9)我们要牢记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争取当三好学生。
小结3:
4、 用在总说性话语后边,表示引起下文分说。
(10)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英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11)为了充分利用这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他暗下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看小说。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翻译完了这本书。
小结4:
5、 总括性话语的前面,也可以用冒号,一总结上文。
(12)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13)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说瞎说;意思没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把话说好。
小结5:
3、 引号的用法与常见的错误
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表示
(1)同志们来信说:“他们都很好,要留在家里的同志不要为他们担心。”
小结1:
2、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表示
(2)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 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表示。
(3)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后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错误:
(4)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人多不怪嘛’。”
小结2: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的写照。
小结:
(7)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小结3:
(8)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9)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小结4:
4、 括号的用法与常见的错误
用法: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
常见错误:
1、 句内括号
(1) 大多数教育不存在供求关系(如中小学教育),校长也不是厂长。
(2) 中国猿人在我国的发现(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3) 我看完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样的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
小结1:
2、 句外括号
(4) 同志们,请允许我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掌声)!
(5) 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的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最近“左联”提出“作家的无产阶级化”的口号,就是对这一点的正确的理解。)
小结2:
五、省略号的用法与常见的错误
用法:1、引文的省略
(1)他清唱《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列举的省略
(2)广州花市上有牡丹、水仙、吊兰……
3、说话断断续续
(3)“我……对不起……大家。”
常见错误:1、表示列举省略时,省略号与“等,等等”连用
(4)继《狂人日记》后,鲁迅又发表了小说《故乡》、《药》……等。
(5)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将于七月十日举行,演出嘉宾包括刘德华、金城武、章子怡……等当红艺人。
2、省略号前后标点乱用
(6)沙滩上有无数的贝壳,红的、黄的、彩条的、……
(7)“一,二,三,四,……”
小结1:
(8)那么带了箱子逃跑吗?……赶快跑!……
(9)什么?……怎么了?……哪会有这样的事?
小结2:
六、顿号的用法和常见错误
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常见错误:
1、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带来了新节目
小结1:
2、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的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小结2:
3、 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字。
小结3:
4、 牧童遥指:七、八里山路外。
5、 今天做值日的是三,四小组。
小结4:
6、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声,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小结5:
7、 1999年以来,大、专院校持续扩招,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人数总数超过了一亿。
小结6:
8、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些菊花,月季啦,美人蕉啦等好多的花。
小结7:
8、 伟大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9、 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
小结8:
10、 水生说:“我走以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11、 他个又高,腿有长,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
12、 萝卜切的纤细、均匀。
13、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小结9:
七、分号的用法急及常见错误
用法:1、复句内部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3、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常见错误:
(1)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小结1:
(2)首先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其次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小结2:
八、破折号
用法: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
2、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
3、声音延长
4、表分项列举
注意与( )的区别
破折号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后不能有点号,声音延长除外。
九、感叹号
(1) 多美啊,北京!
小结1:
(2) 啊,啊!又到春天了。
小结2:
(3)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
小结3:
标点符号教案
问号
一、问号使用注意点
⑴ 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即: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 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即: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c.你干什么去?小张。(问号应放在“小张”后。)
⑶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即: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即: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二、误用问号的类型
1.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或正反问、选择问结构,但已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而不是疑问语气,所以其后就不能再使用问号。
(1)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划线部分已充当了谓语动词的宾语
(2)人什么叫社会主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划线部分已充当了句子的主语,整个句子均是陈述语气,而不含疑问语气,所以其后使用问号均是错误的。
2、间接转述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是讲述者的间接转述,而不是当事人的直接发问,所以其后就不能再使用问号。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宇,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湖南卷第6题C项)
该句划线处均为作者的转述,而不是“贾母”“黛玉”的直接发问,其后的问号均应改为句号。
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1)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 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该句中的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冒号使用难点:
1、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2、冒号对上文的总结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句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三句话的总括,所以应将其前的逗号改为冒号。
3、 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4、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是……”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来着歉意说。
引号
引号使用注意点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引号使用难点:
1.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
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
如: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火种犹存。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括号使用难点:
1、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要注释的内容 ,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2、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注释中的句末标点可去可不去。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3、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作用,但用法有所区别。一般来讲,解释说明的词语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的用破折号,否则括号。
堂练: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破折号和括号的作用是相同的,用一个就可。
“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
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省略号使用注意点:
1、略号和“等”“之类”连用
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
错例: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小卖部替她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纸,镜子,剪刀……之类。
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2、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例:①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去掉引号后的句号
3、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冒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应保留。
如: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4、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要省掉。
如: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
顿号
一、顿号的运用的难点:
1、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工农业生产 党政干部
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些大都是集合词语,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2、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三”“四”之间加顿号
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去掉顿号
3、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4、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二、顿号和逗号区分难点:
1.分句之间用逗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2.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逗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3.包容关系之间用逗号
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之间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人,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34人,地方出版社65家、71人。
“家”和“人”之间也不是并列关系。
4. “和”“及”“与”“或”“或者”等连词前面用逗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和”,还是“及”、“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真实、真诚、真情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许多人。
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6、 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书名号注意点:
①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②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书名号。例如《荀子·劝学》
书名号运用的难点: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①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②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③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④《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
⑤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解析]①、②、③、④中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⑤的“社”指单位,书名号应去掉。
破折号
破折号使用是对文句的解释,其功效和句内括号是一样的,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感叹号
感叹句倒装时,感叹号的位置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