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滑轮》教学设计
丁全芹
一、教学设计思路
对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有效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对教师来说,它既是教学目的,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滑轮是学生知道但是并不熟悉的一种简单机械,可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
一导入,通过生活中人们向高处运送货物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景再现,创设学习情景,导出课题。二是感受、认识动定滑轮.通过展现学校升旗时的情景图片和工人师傅吊货物情景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活动中滑轮的情况有何不同,从而得到滑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滑轮,一类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称为动滑轮。通过上述两种场景的再现,学生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用两种不同的轮子,这两种轮子难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三是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在这一环节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则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带领学生学生认识滑轮的本质。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与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感悟以后,再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定滑轮的运动情况,感悟定滑轮的支点及力臂。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在演示讲解动滑轮时,关键是支点的理解,我采用的是让动滑轮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滚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动滑轮滚动的某个瞬间,轮子是绕着哪一点在滚动?”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滑轮的支点问题,在学生理解了支点后,其它问题就可以引刃而解了。第五环节是滑轮组的教学,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在动滑轮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得到: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第五环节是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学习物理,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让学生体会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利用遗忘规律,起当堂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
本节计划安排2课时,第一课师生共学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本质。第二课时师生共同学习滑轮组的特点和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本设计重视科学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手、实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能力,尽量使课堂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
教学过程中运用观察比较方法的来认识定动滑轮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动手设计制定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实验方案、设计记录数据表格、同学交流评估方案的优劣、学生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实验结论,通过一般规律推到普遍规律,在教学中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这样课堂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通过对学生在每一环节中的优良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即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充满活力,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有所表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教学流程图
三、课堂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5.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6.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
7.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2、滑轮组
五、教学难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杠杆本质
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六、教学用具
教师用: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坡、扳手、升旗挂图、工人吊木箱的挂图。
学生分组: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面。
七、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课题引入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2.出示用滑轮或简易吊车吊起木料的挂图,并询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3.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们为何省力的原因呢? 学生讨论后提出各自方案,并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实现目标学生猜想答:省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1.出示学校升旗时的图片或多媒体播放升国旗时的情景。2.出示工人吊木箱时的图片或多媒体播放吊木箱时的情景。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学生观察或回忆这个过程中滑轮的运动情形。学生观察或回忆这个过程中滑轮的运动情形。学生讨论:这两种情况下滑轮有何不同。学生讨论思考回答可能有: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认识:轴的位置不随物体运动的轮子是定滑轮。轴的位置随物体一起运动的轮子是动滑轮,初步认识动定滑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滑轮的认识,初步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一、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己经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了动定滑轮,也知道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滑轮,这也是由于定动滑轮的不同特点决定的,那么动定滑轮它们在特点上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一起来探究定滑轮的特点。2.教师对学生的方案的进行总结,概括出实验步骤。(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定滑轮使用时的特点。得出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学生按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相互交流各小组的实验方案,找出各自的得失。商讨最佳方案。学生按右边要求完成实验。学生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的独立操作能力。教会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学会从众多信息中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二.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师布置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2.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4).学生自己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提问:使用动滑轮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定省力一半吗?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学生按右边要求完成实验。1.学生讨论并作出猜想。2.让学生在改变拉力方向的情况下在观察弹簧称的示数有何变化,从而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检验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的独立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是有条件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 一.认识定滑轮的本质1.要求学生自己况读课本中的读一读内容。2.再次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的情景 3.作出右图定滑轮中各个力的力臂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读一读内容能够初步体会定滑轮作为变形杠杆时,支点的位置。学生重点观察定滑轮运动情况,进一步明确定滑轮的支点。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和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巩固学生对定滑轮可看作一个等臂杠杆的理解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 二.认识动滑轮的本质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读一读内容。2.教师演练用动滑轮提升重物。3.作出右图定滑轮中各个力的力臂 初步体会动滑轮的支点及其本质。学生观察动滑轮运动的情况,体会动滑轮的支点及各力的力臂 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巩固学生对动滑轮可看作一个动力臂为阻力力二倍的杠杆的理解
认识滑轮组 导入语:我们通过学习己经知道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动滑轮可省力,便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两者都需要改变,这时人们往往把这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构成滑轮组1.布置学生自学课本滑轮组这一节内容。并完成下列两个问题。A.滑轮组的定义B.滑轮组的特点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2.巩固训练:(1).请学生说出下列滑轮组中各力F的大小(物重为G,绳重和轮重及摩擦力不计)(2)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把自己的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备用练习纸上。然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相互通报答案并承述各自理由。学生按要求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完成作图训练 1.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滑轮组的特点。2.通过辨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只有明辨才能明事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作图能力。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1.布置学生自主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2.学生讨论斜面省力的原因 小组讨论:并试着用身边的斜面、方木块、弹簧称验证自己的猜想。 体现物理即生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体现了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结与作业 小结本节所学。课后作业: 形成整节课的知识网络。 利用记忆规律,即时复习并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记忆效率。
活动一:认识定动滑轮
活动二:探究定动滑动的
特点
活动三:认识滑轮的本质
活动四:认识滑轮组
活动五:生活中的简
单机械
定滑轮:可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
新课导入
通过升旗和工人吊起重物观察滑轮运动情况认识定动滑轮
分析与猜想
1理论分析2实验探究
结论
动滑轮:可看作是一个动力臂为
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了解轮轴
了解斜面及其省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