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年 级:高二
学 科:高中历史(统编版)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诞生之因
问1:中国最初的货币是什么?
考古文物
汉字佐证
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
——《尚书·盘庚》
文献记载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海贝、骨制石制的仿制贝
结论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夏:可能是海贝
二里头遗址 夏朝遗址 ?
=
?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材质之变
问2:中国历史上的货币材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时间 货币
二里头遗址
商朝—春秋
秦、汉
北宋
元
明清
晚清
国民政府
新中国
趋势1:
天然货币
人工货币
(金属货币、纸币)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银元、法币、金圆券、银圆券
开始铸造银元
铜钱、纸币并行;白银货币化
纸币:单一流通货币
,与铜钱兼行
半两钱、五铢钱
铜铸币
海贝、仿制贝
出现交子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材质之变
纸币:中国古代货币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问3:北宋为什么会出现中国最早的纸币?
材料一: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沉淀,又往海外流失,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千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
——摘编自葛金芳《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钱荒
作用?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贯重六十五斤。——《宋朝事实》
?
根因:商品经济发展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材质之变
问4:在明中后期,纸币为何一度中断?
材料二:明朝实行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明朝中期,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原因: 主观:滥发纸币
客观:白银流入
根本: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结论2:政府要充分深刻认识货币规律,控制货币发行量
纸币:明朝中后期,一度中断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材质之变
纸币:人民币成为稳定的货币
材料三:新中国开展“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折实储蓄、折实公债等“人民币保卫战”。新中国政府还采取增收节支,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等措施,人民币首先在上海站稳脚跟,很快成为全国唯一稳定货币。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问5:人民币成为稳定货币的原因?
①稳定的人民政权;
②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和政策;
③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的发行原则
④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人民支持;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材质之变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
1元纸币图案
结论3: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因素,政治稳定是坚实基础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铸币权之变
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
问6:中国历史上的货币铸币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趋势2:
多元货币
统一币制
秦:统一货币,国家发行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铸币权之变
材料四:汉初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样式、重量,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同时,在汉朝开国时的62个郡中,直接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有区区15个郡,盛产铜矿的地区也很少,反而是南方的吴楚两大藩国铜山盛布。
——摘编自张金《最美的中国文化:汉半两到五铢钱的变迁》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汉初铸币权变化,
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货币为五铢钱
意义: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趋势3:
地方私铸
收归中央
结论4:货币在社会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的解决办法。
政治意义?
变化:铸币权下放私人手中
金朝货币
汉五铢钱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货币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秦半两
契丹货币
宋崇宁通宝
唐开元通宝
1.巩固国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古代)
2.有利于商品交换流动和各地经济交流
3.货币符号化,凸显政治宣传作用
4.促进民族交融
人民大会堂
布达拉宫
5.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国家认同
桂林山水
三潭映月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货币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一、中国货币的发展
时间 货币 趋势 结论
二里头遗址 海贝、仿制贝 天然货币 ↓ 人工货币 多元货币 ↓ 统一币制 地方私铸 ↓ 收归中央 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政府要充分深刻认识货币规律,控制货币发行量;
3.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因素,政治稳定是坚实基础
4.货币在社会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商朝—春秋 铜铸币 秦、汉 半两钱、五铢钱 北宋 出现交子,与铜钱兼行 元 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明清 铜钱、纸币并行; 白银货币化 晚清 开始铸造银元 国民政府 银元、 法币、金圆券、银圆券 新中国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金本位制
1816年-经济大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3
主要货币多元化、浮动汇率
1976-今
世界货币体系的进程
二、世界货币体系
问1:近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二、世界货币体系
——金本位制
问2:什么是金本位制?
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各国货币具有法定含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
金币可以自由流通
特点?
英镑为中心
问3:为何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
材料五:在工业革命的助推下,英镑要迫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
——摘编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作用?
作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频繁和复杂;
二、世界货币体系
英国: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制定法案,建立英镑的信用;
——金本位制
材料六: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宣布停止国内的黄金交易;3月10日下令禁止黄金自由输出;4月5日,罗斯福发布行政命令所有金元、金条或黄金证券,均须交给联邦储备银行,兑换成其他硬币或纸币;4月19日,美国财政部又宣布不再发放黄金出口许可证。
——摘编自刘英《论罗斯福“新政”的金融政策》
二、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问4: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出现了什么变化?
影响?
问5:二战后,为了协调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
金本位制崩溃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标准和基础
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经济大危机
原因?
美元=黄金
影响:美国……
国际……
二、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问6:布雷顿森林体系特点?
影响?
二、世界货币体系
——当今世界货币体系
问7: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现状?
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并形成一个不断调整的运行机制,公平的、合理的、最大限度的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问8:中国在“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努力?
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③2015年,中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
①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浮动汇率;美元仍占据最大权重 ; 欧元、日元、人民币影响在上升
本课小结
货币
中国货币的发展
(社会治理)
世界货币体系
(国际治理)
诞生之因
货币之变
货币之用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今世界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