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统编版)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科书 书 名:《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学生梳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理解随皇权制度之下,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 2.通过古今对比,学生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了解民国和新中国与帝国主义作斗争收回关税主权,涵养国家权利意识。 3.通过探索现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取消农业税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真正理解“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国与民之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中国不同时期赋税制度的变革。
2.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赋税制度之下的国民关系处理。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张图,第一张是出土于河南省尉氏县后大庄村元墓的纳粮彩绘壁画,描绘了农民向封建政府纳粮的画面,农民将辛苦劳作所得的大部上缴朝廷,用以维持封建王朝的运行和满足皇权的一己之私;右边是中国农业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尊青铜圆鼎——“告别田赋鼎”,这是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标志性纪念物。这尊青铜鼎由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用一年八个月时间自筹资金铸造,上书铭文560字,刻写了田赋也就是农业税的由来。铭文最后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农业税的废除会让农民如此欢欣鼓舞?农业税废除以前中国的赋税制度又是怎样的?在中国历史上,对百姓的赋役征发一直是国家赖以生存的财政基础,不同时期的中国赋役制度之下,暗含着小民和国家之间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博弈,可以说,赋役制度的变迁既反映了国家兴衰,也影响个体荣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中国赋税制度演变作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中国在不同时期大国与小民的经济博弈之路,从经济角度探索如何处理好国民关系。老师根据本课内容,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国与小民经济博弈下的关系分为三个演变阶段,分别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三个主题:古代中国赋役制度下竭小民以奉国政;近代中国面对丧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如何倚小民,救国危;再到现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经济体制改革如何善小民以促国强。 主题一、竭小民,奉国政——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 教师活动:赋役制度名词解释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依据教材梳理历朝历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基础史实,填写表格。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了解了基本史实,那么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具备怎样的演变趋势呢?这一演变趋势又暗含着什么国与民的经济博弈规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重点探究其中几个制度,继续深入学习。 重点探究(一) 唐朝赋役制度的迭变 教师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说明唐朝的赋役制度经历了什么样的迭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两种赋税制度征税的标准和方式分别是什么?这种制度的迭变暗含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生活动:租庸调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演化而来,包括田租、户调和徭役三个部分,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庸”的出现可以采取用绢帛代役;伴随着均田制的瓦解,租庸调制也失去了实行的基础,780年唐德宗改行两税法,量出制入,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商人也要交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教师活动:制度的迭变暗含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生活动:总结填表。 重点探究(二) 一条鞭法 教师活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另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当是明朝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观察左侧明朝一条鞭法架构图,回答: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说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又暗含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生活动:明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流通量增加;土地兼并及统治危机。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由此可见,以一条鞭法的推行为标志,赋役种类由繁杂到简单,赋役形式以实物为主转变为货币为主。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重点探究(三) 人头税的彻底废除 教师活动:如果说此前的赋税制度已出现了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的趋势,那么中国古代税收制度中完全取消人头税是什么时候?人头税的彻底废除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照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人亩”。意义: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政府的征收。 小结:古代中国赋役制度下的大国小民博弈 通过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重点内容及其变化的分析和解读,想必大家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发现,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新兴王朝的统治,或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选择减赋,小民可以获得喘息机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古代小民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列举赋税加重例子,得出结论:随皇权制度之下一个又一个王朝周期性的始末兴亡变化,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所以历朝历代才会出现农民因无法忍受国家重赋重压而揭竿起义。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的赋役制度中,一代又一代不断重复着的博弈,只可能存在于统治者无尽的贪欲与赐予子民一时喘息的相对轻徭薄赋这样两者之间;而这种博弈的基点,也就决定了其结果必然总是:随着皇权专制性在王朝盛衰周期运行基础上的日趋强化,赋税制度的趋向越来越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重蹈秦始皇以来“急政虐赋”而导致促使王朝崩溃的覆辙。 主题二、倚小民,救国危——近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教师活动:国危则民困,时间来到近代,中国小民尚未从古代皇权压制下的重赋重税、苛捐杂税中解放出来,又被卷入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苦难中。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关税。中国早期关税,出现在西周,政治军事功能第一,后延伸出财政功能;属于通过税;国内税和国境税并存,1937年才正式废除国内关税;鸦片战争前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之后开始丧失。根据材料一和图片材料,说明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进一步敞开了大门,使它在和中国商品的竞争上处于绝对优势。外国工业品的大量进口,严重地摧毁了中国小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教师活动:在这样的国难民危前,国家为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活动:依据教材填表,梳理国之努力。 教师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百姓也在坚持抗争。可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日益上升的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要求国民共进。 主题三、善小民,促国强——现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经济体制改革 教师活动:刚刚提到,为什么南京国民政府无法真正地收回关税自主权? 学生活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之下,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因此中国无法做到真正的关税自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海关管理权重新回到中国手中,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填表梳理新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完善关税制度的过程。 教师活动:21世纪以来,中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对外开放,从被迫协定关税到主动拥抱世界,这是我们的大国担当,从列强倾销商品到对外打开市场,这是改善民生。 教师活动:随着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不断增长,国民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加大,在这一阶段,国家要思考如何运用财政治理去调节民与民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学代税收中另一个重要的税种——个人所得税。根据材料,阅读教材,说明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和作用?为什么我国直到1980年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不断修订完善? 学生活动: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在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征收的必要,所以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才制定颁行,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师活动:现代中国,政府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税废除,到提高个税起征点以适应国民收入变化,可见政府以税收为收入来源,经济繁荣、税款增加又使政府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更佳的服务,推动建立更适合国情的赋税制度,形成良性的循环。这就是大国之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善民生,建公平,促国强。 小结——大国与小民的博弈之路去向何方?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中国三个时期的赋税制度的学习,透视大国与小民的经济博弈,也知道一个国家要想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就必须协调好大国与小民的关系。数千年来,我们都有这样的问题,大国与小民的经济博弈之路何去何从?历史告诉了我们答案, 《大学》早已提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治理国家不应以财富为利益出发点,应该以仁义为着眼点。与民争利,就会成为人民的敌人,被人民抛弃;与民福利,就会成为人民的朋友,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当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国家税务部门担负起“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他还多次强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要求税务部门推出更多便民办税改革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减轻群众办税负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赋税,应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不扰民生。精思国计细量民生,才是这场博弈之路的终点。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