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3 22: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科书 书 名:《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能够依据时序梳理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并论证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2.能够列举历代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并分析其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3.能够叙述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主要措施并认识其社会功能; 4.能够研读史料,体会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经验与智慧及蕴含的优良传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演变
教学难点: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演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教材100页的明代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介绍其历史价值并呈现户帖中关于汪寄佛一家的人口、田地、房屋等信息,说明该帖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全国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的实物佐证。再以课前导言中的文字“朱元璋在南京玄武湖的湖心小岛大修库房,用来存放户籍黄册。玄武湖也因此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说明户籍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典型的图文史料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更加直观的说明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学生通过预习,完成中国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程的时间轴绘制,进行预习成果的交流并补充修改与完善。 2.在学生所绘时间轴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阶段的再分与细化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任务的布置,培养学生提前预习新课内容的习惯,以时间为序,整理教材中涉及的户籍制度演变发展大事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自主学习提取教材关键信息的能力。 (一)战国时期 呈现《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以及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商君书》中的记录:“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说明国家开始大规模地编排民户,并制定户籍,与正在形成的集权制国家军事、治安、赋役制度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国家对民众控制的加强。 (二)秦朝 呈现里耶秦简户籍簿的图片与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说明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三)汉朝 呈现教材99页的史料阅读信息:“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和吴钩 《户籍上的中国》中关于汉朝户籍制度的描述:“汉代继承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说明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量,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导致户籍散乱。 (四)两晋 呈现教材100页历史纵横中的材料:“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提出问题: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由于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为保障赋役征发,政府适应社会变化的现实,重新制定户籍分类标准,使白籍人口土著化,并为国家承担赋役。 (五)隋朝 呈现从西晋至隋朝的政权演变图、《隋书·食货志》中的史料:“是时,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以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说明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查户口,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较,重新核定,严防不实。 (六)唐朝 呈现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中的材料:“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作“团貌”的程序。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有人户的肤色、身高、面部等特征……验查无误之后,便根据年龄大小在户籍档案上注明“黄小中丁老”……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说明唐承隋制,管理更严,且户籍三年一造。 (七)宋朝 呈现柴荣《透视宋代的土地兼并问题》中的表格数据,提问:宋代户籍制度发生的变化与变化原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宋代户籍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户”与“客户”的区别,主户即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则是指没有土地的佃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比例逐渐下降,主户比例随之上升。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主要是基于北宋延续了“唐朝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租佃关系也日益普遍。 (八)元朝 呈现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中的材料:“(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并出示黄清连《元代户计制度研究》中的表格分类,说明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九)明朝 呈现导入环节中的明朝户帖、黄册和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结合《大明会典》卷二十中的记载:“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十年攒造黄册、以定赋役,核隐漏,清逃亡,法例甚详,具列于后。” 说明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的人口、田土和房屋。 (十)清朝 呈现乾隆帝画像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提出问题: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说明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也相对走向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基于上述演变历程,再次出示时间轴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呈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在几个小组代表都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时间轴进行概括:纵观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不断强化到走向松弛的过程,是一定时期经济基础与政治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唐中期以前,赋役主要以人丁为依据,赋役与户籍紧密结合;唐中期两税法推行后,赋役逐渐以资产(土地)为主,户籍与赋役逐渐分离,直至“摊丁入亩”,户籍制度仅保有人口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政治演进也是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之一,如果国家陷于分裂、动荡,户籍制度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 【设计意图】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的演变历程跨度较大,结合史料,重点分析秦汉、隋唐、明清等时期实行赋役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赋役制度对统一王朝的重要意义。学生运用史料,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趋势及原因,多角度、有逻辑的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 【学习任务二】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执行落实,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结合郡县制示意图进行讲解: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以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盜。里设里正。乡、里之外还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结合同学的表格整理,可以看到:后代在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的基础上,稍有变化。 同时,历代政府还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如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唐朝的邻保制度, 北宋王安石的保甲制。明朝王守仁推行的十家牌法。 结合教材101的史料阅读材料:“(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进行提问:清朝保甲法的实施原因与作用?教师讲解材料并分析得出:清朝保甲不仅承担户口登记的职责,也承担社会治安的任务,具有征发赋役、维护稳定的双重作用, 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整理及教材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立足点。中国古代基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相关组织的设立,其名目因时代而异,如乡官制、三长制、里甲制、保甲制等。这些乡里制度与户籍制度相配合,使历代王朝实现了对乡村民众和乡村社会的控制,并将其纳入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中,使乡村民众安分守己,纳税服役。 【学习任务三】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展示三则材料: 隋唐在318年中,较大的自然灾害有515次。其中旱灾134次,水灾120次,地震55次,蝗灾35次,疫灾17次。”——《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并结合隋炀帝时期的“含嘉仓”、朱熹的社仓的图片,说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并点出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如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后世社仓、义仓的设置也较为普遍。 再出示“汉代彩绘木鸠杖”,中国古代也一直有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并结合学生绘制的分类表格进行举例讲解: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等。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也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等族产,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典型朝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措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者的社会功能,加深对“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则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等”的理解,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核心知识点的回顾:古代中国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立足点。基层管理制度与户籍制度相配合,使历代王朝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并将其纳入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中,使基层民众安分守己,纳税服役。历代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措施本质上是统治阶级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美德,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板书设计: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