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外 交 天 团
耿爽
汪文斌
赵立坚
王毅
华春莹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02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3.掌握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的过程
4.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及影响
第一部分
《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的开创》
回顾近代史: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材料: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901年《辛丑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901年《辛丑条约》
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屈辱的
不独立的
不自主的
不平等的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材料一: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1949年4月17日)
思考:新中国建立后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
苏联:第一个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
美国: 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封锁。
2.外交环境
阅读教材81页,找出苏联和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
3、新中国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
主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周边国家、比较中立的北欧国家以及中立国瑞士
观察表格,思考1949-1951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何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4、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困境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建交国家 10 9
1951 1952 1953
1 0 0
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缅甸总理吴努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那我们应该如何破困境?
4、新中国建国第一年的外交困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第二部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首次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重申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印边界问题是两国存在的最大历史遗留问题。中印两国有长约两千公里的边界,分为东、中、西三段,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过,根据双方历来行政管辖范围而形成一条传统习惯线。英国统治印度后,于1914年背着当时中国中央政府,诱迫西藏地方当局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制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地区划入印度版图,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不仅非法继承了英国侵占中国西藏的一些边境地区,还继续扩大其占领范围。
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后修改为
开始
我国的外交走向成熟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保证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
合作探究:
材料一:上个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印友好之风吹遍了两
国广袤大地。......中缅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1960年两国
签署边界条约,这是新中国同周边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中缅两国还签署了中
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亚洲国家间首个和平友好条约。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
政策的基石。
材料二: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摘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中国与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准则,为中国外交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部分
《加强与亚非国
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
1.时间:( )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 )
3.特点:第一次没有 国
家参加的 会议。
1955年
万隆
殖民主义
亚非国际
4.贡献:周恩来提出 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
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求同存异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召开背景(国际)
我们是由我们对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的殖民主义的共同厌恶联合起来的。我们是由对种族主义的共同厌恶联合起来的。我们是由维护和稳定世界和平的共同决心联合起来的。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让新的亚洲和新的非洲诞生吧》(1955年4月18日)
主题: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增进亚非团结。
危机四伏——“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1.万隆会议召开背景(国内)
2.会中:矛盾重重——充满“火药味”的会议
情景再现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代表:中国所建立的傣族自治区,意味着共产主义对邻国的“渗入和颠覆活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菲律宾代表: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争以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各抒己见:面对这样的挑战,一些与会国的代表都为中国捏了一把汗,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办?
观点一:加以驳斥
观点二:不予理会
这样会分别出现什么情况
“求同存异”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3.求同存异的提出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回答:周恩来提出了什么理念?亚非国家的“同”和“异”有哪些?
理念:“求同存异”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异
同
不同的思想意识
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的建设道路
共同的遭遇:曾经受到殖民主义的压迫
共同的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尊重差异
——周恩来
团结合作
团结 友谊 合作
万隆精神
请阅读以下材料思考“求同存异”中何为“同”何为“异”
4.万隆会议结果
1955年4月24日,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充满了亚非世界团结胜利的喜悦。各国之间加强了了解,为后来许多国家建交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中国又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69年底有50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23个国家增加了一倍多。在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中,除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中国外交历史回顾:第二次建交高潮》
材料二:周思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美国记者
5.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知识拓展 :日内瓦会议
(1)时间: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
(2)地点:瑞士日内瓦
(3)议题: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4)地位: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 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 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大大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 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 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本节课所学,从旧中国屈辱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1、知识探究:
国际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家的品质
国家实力
2、知识探究:
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955年,万隆
“求同存异”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背景:
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意义:
时间地点:
作用:
方针: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开创
新中国成立后,将独立自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苏建交与第一次建交高潮
知识结构
知识总结
识记一项政策:
坚持一个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知道一次会议:
万隆会议
牢记一位伟人:
周恩来
明确一项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 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
D. 战略合作的外交政策
课堂练习
1.周恩来说:“中国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课堂练习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元朝的胜利
D. 与苏联建交
C. 巴黎和会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2)“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哪一事件后得以根本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3)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课堂练习
说明:国家主权独立、国家强大是提高国际地位的根本保证
特点:不独立、不自主、不平等的屈辱外交
事件:新中国成立;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