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题四
说 明: 1. 全卷满分 7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四个大题,17 个小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 30分)
1.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粮食酿酒
C.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 D.蒸发食盐水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氢氧燃料电池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C.加油站严禁烟火,是为了防止爆炸
D.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
4.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 N 用作保护气——N 化学性质不活泼
B.金刚石用于裁切玻璃——金刚石质硬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用 CO 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
5.某些白酒之所以有特殊的香味是因为酿酒过程中乙醇(C H OH)与乙酸( 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 下列关于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
B.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6.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酸雨的pH 小于7,则 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K SO 溶液中的KCl 加适量 BaCl 溶液,过滤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C 鉴别 NaOH、NaCl、CuSO 三种白色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
D 鉴别 NH HCO 固体和 NH Cl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向一定质量的 AgNO 和 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T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B. T ℃时,将30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是 2 : 7
C.将 T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D.将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能析出10g 甲晶体
10.某同学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取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24%,则样品中未被锈蚀的铁与原金属铁的质量比是 ( )
A.5 : 19 B.5: 14 C.19: 5 D.14: 5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1.(7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桑蚕丝 B.棉花 C.羊毛 D.聚酯纤维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炭净水→消毒,消毒剂常使用氯气,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请写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3)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我们每天必须摄取食物。吃蔬菜不仅能改善胃肠道功能,还能补充营养素中的 ,若缺乏 会引起夜盲症。
(4)铝合金、镁合金、铁合金等材料因其低密度、高使用寿命、优异的耐腐蚀及耐高温等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自行车、汽车、轮船、航天飞机等。铝合金、铁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铝比铁耐锈蚀的原因是铝很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 (填化学式)薄膜。
12.(7分)(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探索未知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如图罗列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H +1 2 He +22
3 Li +321 4 Be +422 5 B +523 6 C +6))24 7 N +725 // 8 O +826 // 9 F +927 _ 10 Ne +10)28
11 Na +11)281 12 Mg +12282 13 Al +13)283 14 Si +14284 15 P +15285 16 S +16286 17 Cl +17287 18 Ar +18288
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填字母序号)。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②在上图中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③元素周期表中7号元素和12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2)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实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上图中的氯化钠是由 (填“原子”或“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3)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关于该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由该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3分)芯片是用高纯硅制成的。下图是以石英砂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 ,含有少量的 Fe O 和 Al O )。已知 SiO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1)分离溶液 a 和 SiO 的操作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 H 还有 。
14.(4分)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中的一种,且均能转化为水。已知:A 是黑色固体且能与F 反应生成蓝色溶液,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8,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每个反应都是一步实现,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C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3)E 和 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A和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5.(5分)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 A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2)实验室若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B→ → →F(填字母序号)。
(3)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若用装置 F 收集二氧化氮,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装置F 要与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相连。
16.(8分)实验室中初三 2 班的同学正在做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小明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红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同样的药品,小明和小红的实验现象不相同,这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提出问题】小红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
第二步:1
②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反应。
【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HCO 、NaCl
猜想二:NaHCO 、NaCl、HCl
猜想三: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 __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1)有同学提出猜想二本身是不成立的,因为 。
(2)当反应物相同时,由于量的不同产物也会不同。如将二氧化碳气体不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①当 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原理 (填“检验”或“吸收”)二氧化碳。
②当 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只能得到一种产物,该产物的俗称是 。
③当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题1 个小题,共 6分)
17.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氢氧化钾的变质程度,取一定量该固体样品配制成104.4g 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钾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稀盐酸质量
(3)求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1. B 2. B 3. D 4. D 5. C 6. D 7. C 8. A 9. C10. A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21分)
11.(1)D (2)Cl +H O═HCl+HClO +1
(3)维生素 维生素 A (4)金属 Al O
12.(1)①D ②O ③Mg N
②离子
13.(1)过滤
14.(1)H ((2)作燃料 (3)复分解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 13分)
15.(1)试管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热的试管炸裂
(2)E→D(两个共1分,错一个不得分) (3)b C
【作出猜想】NaHCO 、Na CO 、NaCl
【实验验证】无明显现象 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
【反思与拓展】(1)碳酸氢钠和盐酸不能同时存在
(2)①吸收 ②小苏打 ③NaHCO 、Na CO
四、计算题(共6分)
)…(1分)
(2)300 (1分)
(3)解:设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y。
36.5 74.5
100g×3.65% x
…(1分)
x=7.45g……………………………………………(1分)
149 44
y 4.4g
y=14.9g……………………………………………(1分)
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分)
答: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