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实例中,依次符合种群和群落概念的是( )
A.某池塘中所有的鱼类和所有的鲫鱼
B.蛇岛上所有的眼镜蛇和所有的蛇类
C.一片森林中所有的草和一个果园中的全部生物
D.某自然保护区中的所有金丝猴和全部生物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在K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不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3.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如图所示三种类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结构稳定不变 B.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增长率
C.类型A的种群数量将会越来越小 D.类型C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4.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B.自然增长率只由出生率决定
C.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述群落中种间关系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朱雀桥边野草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下列关于北方草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草原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B.草原上的动物大多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C.大量放牧或开垦草原变耕地能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D.食草动物用来辨别和摄取食物的植物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7.如图表示某种类型的群落演替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演替速度随时间而变化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有关
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D.在草本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8.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 )
A.碳酸盐 呼吸作用 B.CO2 光合作用
C.含碳有机物 光合作用 D.CO2 分解作用
9.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图2是在理想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
B.图1中第10年种群数量对应图2中曲线Y上的C点
C.图2中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
10.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
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1.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农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B.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麻雀的种群密度
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等
C.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某些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
D.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反复利用
14.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B.当蛇灭绝后,鹰和狐的种间竞争关系会更激烈
C.鼠数量减少会使蛇的数量增多
D.鼠和蛇、蛇和鹰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15.下面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及箭头表示碳的去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产者、乙、丙、甲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①属于呼吸作用,②属于光合作用
D.经③流向乙的碳全部储存于乙体内的有机物中
16.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这种信息属于( )
A.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 D.生物信息
17.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的水稻、稗草。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卷叶螟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
C.该稻田中的上述四种生物形成三个营养级
D.除去稗草,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18.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A.SO2的排放 B.PM2.5的含量升高
C.氟氯烃的泄露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19.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20.如图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则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1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重量( )
A.400g B.450g C.2500g D.2800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 2)
次生杂木林 55 11.51
灌木丛 51 16.36
农田 21 3.94
人工马尾松林 23 14.39
(1)次生杂木林的所有生物组成______,其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______结构。
(2)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______中鸟类丰富度最低。灌木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木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_。
(3)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及迁入率与迁出率。
(4)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分析可知______是被捕食者。
22.如图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由图可知,该昆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增长。
(2)假如该种昆虫是蝗虫(成虫),调查该蝗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若调查跳蝻(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则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若图2中t3时该植食性昆虫数量约有6000只,则t1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只,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
(4)若分别用M、N表示t2、t3时的种群数量,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3.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1)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24.大理洱源东湖生态修复区通过回植水生植物海菜花,投放大理裂腹鱼等措施,使其物种丰富度等明显提升,修复效果显著。回答下列问题。
(1)修复区内的海菜花等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引入水生植物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原理。
(2)为了使东湖水体中的氮、磷等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需及时打捞衰败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投放大理裂腹鱼时,需要考虑______和______等对环境容纳量的影响,避免因投放不当而引起生态系统失衡。
(4)随季节变化,该修复区的外貌和结构也有所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1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是(KJ/m2 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甲所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__。
(2)图2中的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代表初级消费的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中除水污染外也存在大气污染,请你提出一条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2 3 4 6 7 8 9 10
D D B A C C B A C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B D D B A A C D B
二、非选择题(每题2分)
21.(1)群落 水平
(2)农田 食物和栖息空间
(3)出生率和死亡率
(4)甲
22. (1)S
(2)标记重捕法 样方法
(3)3000 增长型
(4)N > M
23.(1)捕食 消费者
(2)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24(1)海菜花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 自生
(2)防止微生物分解衰败植株,使氮、磷等元素再次进入水体
(3)空间(或栖息空间) 资源(或食物条件)
(4)阳光、温度、水分等会随季节而变化
25(1)消费者
(2)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或动物的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同化量 23%(或22.9%)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