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山谷中的上亿只蝴蝶 B. 牡丹江中的所有的生物
C. 秀湖中的所有的草鱼 D. 长白山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念珠藻
②酵母菌
③蓝球藻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菌
⑥发菜
⑦颤藻
⑧SARS病毒
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⑤⑥⑦
3.某同学早餐吃得很特别,有鸡蛋、年糕蘸白糖,还喝了鲜榨梨汁解渴,其中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 )
A.鸡蛋 B.年糕 C.白糖 D.梨汁
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B.人体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充分晒干的秸秆中所含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5.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多肽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5个氨基和5个羧基
B.该多肽的形成过程中至少产生4个H2O
C.该多肽分子可以命名为四肽
D.该多肽的生物学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6.DNA和RNA的相互关系可用右图表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磷酸、鸟嘌呤 B. 核糖、胸腺嘧啶 C. 腺嘌呤、鸟嘌呤 D. 胞嘧啶、腺嘌呤
7.细胞核作为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如图是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结构1是外层核膜,有利于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
B.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构2增多,结构4变小
C.结构3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结构5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与结构2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8.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需要载体协助
C.该物质可能是氧气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9.磷酸肌酸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进行如下反应:磷酸肌酸肌酸,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肌酸作为高能化合物,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B.磷酸肌酸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肌酸激酶与ATP合成酶催化合成ATP的底物相同
D.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磷酸肌酸的数量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10.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必须进行增殖的原因之一是,随着细胞的长大,相对表面积增大
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周期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的原因是此时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加倍
D.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开与生物膜结构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11.金鱼草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选用粉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粉花植株杂交,结果如下。
粉色×红色→398粉色,395红色;
粉色×白色→200粉色,205白色;
粉色×粉色→98红色,190粉色,94白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
B.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
C.红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粉花个体
D.可用粉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2.用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1为纯合子 B.F1的表型为黄色圆粒
C.F2有9种基因型 D.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
13.人类白化病是常见的遗传病,人群中男女患病机率均等。下图是某家系白化病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
B.第Ⅰ代的1、2、3、4遗传因子的组成完全相同
C.Ⅱ-6和Ⅱ-7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若Ⅱ-6和Ⅱ-7已有一个患病孩子,则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为8/9
14.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图中两处“蛋白质”相同
C. ①②③过程发生在大肠杆菌内
D. 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两条链来自亲代
15.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如下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已知其中Ⅱ3不携带该致病基因,且患该遗传病的女性在女性中约占1/400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6患病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
C.Ⅱ5与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D.Ⅱ7与Ⅱ8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20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根细胞呼吸作用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则该过程中一定不产生水
B.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例可判断肌肉细胞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使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主要是为了避免伤口处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D.过期酸奶出现涨袋是由于酸奶中混入了其他细菌,并无氧呼吸产生气体
17.某高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为分析花色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选择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正反交,发现F1均表现为红花,F1自交,F2中红花:白花=81:17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该花色的等位基因至少有3对
B.F2中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6种
C.F2的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5/256
D.若对F1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比例为15/16
18.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相关细胞。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②第一次分裂中期和过程④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核DNA数不同
B.图示表明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C.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X、Y、Z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2n
D.过程①和过程③的分裂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发生联会
19.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两次实验中导致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因素是相同的
B.R型肺炎链球菌在体内可全部转化,而在体外只有部分转化
C.格里菲思的实验说明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格里菲思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正确
20.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黄色、白色四种,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和B、b。让纯种紫花植株(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中紫花红花:黄花:白花=7:1: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过程中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配子中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可能致死
C.F2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黄花植株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D.让F1与F2红花植株杂交,所得F3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约为1/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三、非选择题:
21.(8分)如图为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二合一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法是通过逐渐__________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2)图示动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其中__________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作用,动物细胞有溶酶体,其功能是__________。(2分)
(3) 在A、B细胞的细胞质中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持着许多细胞器的结构是__________。“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西瓜的瓤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B、b分别控制黄色素和红色素的合成,当基因Y存在时,色素不能合成而表现为白色。现有甲、乙、丙3株植株,其中甲为白瓤,乙为黄瓤,丙为红瓤,为探究其遗传特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F1 F2
① 甲×乙 白瓤 白瓤305株、黄瓤102株
② 乙×丙 黄瓤 黄瓤303株、红瓤101株
③ 甲×丙 白瓤 白瓤252株、黄瓤70株、红瓤21株
(1)西瓜的瓤色与细胞中色素的种类有关,红色或黄色色素位于西瓜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根据上述实验可判断植株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
(2)杂交组合①的F2中白瓤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F2的白瓤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②的F1黄瓤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F2中黄瓤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黄瓤占比为_____________。
(4)杂交组合③的F2中黄瓤植株、红新植株随机交配所得的F3中黄瓤:红瓤=____________。
23.(8分)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该生物部分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是_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细胞⑤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3)细胞①中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细胞③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时期为___________。
(4)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4.(8分)多位科学家经过正确的选材、严谨的实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发现: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据此可推断_________。
(2)为验证格里菲思的推断,艾弗里和其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制成五组细胞提取物,向实验组中加入不同的酶后,再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用_________处理后的实验组只有R型活细菌,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实验都具有说服力,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5)某研究小组用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侵染K1荚膜大肠杆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菌种 时间 K1荚膜大肠杆菌
5min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10min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15min K1荚膜大肠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荧光染料SYBR 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_________。结合表格,分析不同时间细菌表面荧光不同的原因_________。(2分)
25.(9分)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一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表示____________,其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填字母)。AB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
(2)请将图中①-⑤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⑤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该过程图表示的是____ (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
(3)图甲中的BC段对应下图的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D
17.答案:BD
18.答案:CD
19.答案:AC
20.答案:CD
21.答案:(1)升高
(2)支持和保护;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细胞骨架;11核糖体
22.答案:(1)液泡;YYBB、yyBB
(2)2;1/3
(3)yyBb;8/9
(4)2∶1
23.答案:(1)雄性;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细胞均等分裂,所以判断该动物为雄性
(2)8;0
(3)联会;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4)①③④⑤
24.答案:(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2)DNA酶;减法原理
(3)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4)上清液和沉淀物
(5)DNA;5min时,噬菌体主要吸附在细菌表面;10min时,部分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15min时,细菌开始被裂解
25.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CD段;在S期DNA进行复制;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两个细胞
(2)③②①⑤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细胞
(3)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