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讲练测专题15 阅读中的主观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讲练测专题15 阅读中的主观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3 21:56: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4张PPT)
专题15 阅读中的主观题
记叙文
01
提问方式
1.读完全文谈谈你对“××”的理解?
2.结合实例谈谈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3.你赞成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生活启示。
02
解题思路
内容概述
A
评价类
阅读中的主观题
仿写类
材料类
续写类
感悟类
1.仿写类:仿写一个或几个类似的句子。
2.续写类:续写文章内容,或者在指定的情境下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3.评价类: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4.感悟类: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或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5.材料类:给出与文章相似主题的链接材料,结合原文后写出探究所得。
内容概述
小学阅读的考查中离不开的一个考点就是最后一题的主观表述题,对于这类题型看似简单但实则也是失分点,它重点是考查我们的语言组织和提炼主旨的能力。对于主观表述题,常考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仿写类
(1)要读懂题目要求(仿写是否要求句式、修辞或人称要求)。
(2)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
(3)抓住例句的修辞手法或句式特点。
(4)确定仿写对象时可以联想与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联想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典例1】《宇宙的另一边》请你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写一写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
宇宙另一边的减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减去夏天的酷热等于金秋的硕果,那时,秋高气爽,无数的孩子会来到田野里放风筝、野餐、露营……这样,大地万物减去夏天的酷热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宇宙另一边的除法是这样的:“寒冬腊月”除以“北风吹雁雪纷纷”,再除以“瑞雪兆丰年”,等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又等于“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最后等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典例2】《记金华的双龙洞》
修辞手法:排比。
示例: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它们时而像奔跑的骏马,时而像乖巧的绵羊,时而像香甜的棉花糖,时而像摇着尾巴的小鱼。
点拨:仿写时,要做到修辞手法一样,句式结构一致,语言简明连贯。
第3自然段中“时而……时而……时而……时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说明溪流蜿蜒曲折的特点?请你用这组关联词写一句话。
【典例3】《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的所见所想:看到了新修的村道、鱼儿跃出水面的银光一闪、低垂着头的稻穗、像银毯一样的稻田;想到了春天种油菜和蚕豆,在豆田里找兔草、吹蒲公英等事情。
仿写:不一会儿,我们走到了人民广场,月光照亮了美丽的花坛,照亮了那棵高大的槐树,照亮了旁边的桂花树,桂花树在晚风的吹拂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啊,阿妈,去年我曾采桂花,做桂花糕,好香啊,今年我们再采一些吧!
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
仿照着写一写。
【典例4】《青山不老》读完课文,请你帮助这位老人写两则关于植树造林的标语吧!
示例:
①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②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点拨:要围绕“保护环境、植树造林”这一中心写标语。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简洁,有号召力,读起来朗朗上口。
2.续写类
方法:
把握题目要求,充分理解原文有关内容,理清原文思路,与前后文意思连贯,同时联想和想象要合理。
【典例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示例一:当读到老屋对小蜘蛛的故事很感兴趣的时候,我猜测小蜘蛛还会给老屋讲许多有趣的故事,这样,老屋就永远都不会倒下了。
示例二:当看到老母鸡让老屋再等二十天的时候,我猜测老屋可能会因为时间太长,支撑不下去,最终帮不了老母鸡。
点拨:这道题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边读边预测,这样能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文章的主旨。猜测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文章内容一致,认知得到巩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种是与文章内容不同,需要修正自己的想法,调整和补充认知,接着猜测。结合对老屋性格的体会,我们边读边去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典例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为什么这样想 听老师把
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故事的剩余部分:
于是,鸟太太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这下好了,我总算找到一根够长的绳子了。”
胡萝卜先生就这样一直走,他的胡子一直长,当胡萝卜先生走进一家眼镜店的时候,他的胡子也就不再发疯一样长了。由于一路上胡子派了许多用处,已经不是那么长了,就挂在他的肩膀上。胡萝卜先生开始掏钱为他的近视眼买眼镜。
【典例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为什么这样想 听老师把
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眼镜店的白菜小姐是个非常机灵的女孩,她一边给胡萝卜先生戴上眼镜,一边说:“如果你怕不小心把眼镜摔了,那么就在眼镜框上系一根绳子,然后挂在脖子上。”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那根胡子系住了眼镜。
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子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拉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是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是太棒了,大家都这么说。
3.评价类
评价感受的对象:文章主要人物;人物感情;品味语言;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方法:
(1)提出观点(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
(2)点明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
(3)发出倡议或者给出建议
【典例1】《杨氏之子》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吗?说明理由。
妙。杨氏之子也和孔君平一样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姓想到了孔雀,但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巧妙反驳了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说法,又表现了对客人的尊重。
点拨:可通过比较“孔雀非夫子家禽”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两句话的异同,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既反驳了客人,又很委婉。
【典例2】《穷人》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刻画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甚至还写了她责备自己的做法,这样会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
示例:不会。
这样的心理更真实可信,更能表现桑娜的高尚品质。桑娜家的生活本就艰苦,收养孤儿,也许未来熬不下去。面对如此困境,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更让人觉得她形象高大。
点拨:结合桑娜家的生活状况,抓住桑娜的形象特点来分析。
【典例3】《那个星期天》
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一个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一: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外出的请求,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慌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示例二:文章刻画了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操劳,难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直接拒绝和呵斥的方式去伤害孩子,并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内心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典例4】《清贫》
你还知道哪些“清贫”的人?请结合他们的事迹,说说我们现在还需要这样的“清贫”吗?
人物:
①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四十多年,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她生活非常简朴,将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帮助一千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校园。
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坚守在农田中,研究着怎样提升水稻的产量。
③家里的老人衣服破了也不舍得扔,缝补后接着穿。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清贫的生活,还有优良的品质、富足的精神。因此,“清贫”不仅是革命时代的伟大信仰,对当下仍然有重要意义。
【典例5】《花之歌》
问:纪伯伦笔下的花向往光明,不卑不亢,永远积极向上。你能用花来比喻你了解的名人吗?
示例:梅花凌霜傲雪,象征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质,比如苏武、文天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比如岳飞、屈原。
点拨:从学过的课文、课外阅读到的文章或书籍想开去。
4.感悟类【重点】
(1)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方法:
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
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C、总结你的观点。
4.感悟类【重点】
(2)或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方法:观点正确、思想健康、结合实际、言之有理。答题顺序:
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
【典例1】《少年中国说》
问:已有人为我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作为当代少年的我们,怎样做才能造就祖国的美好明天?
示例: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将来,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典例2】《小岛》
问:将军看到这盘小白菜时,心里在想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将军的心理活动。
示例:一盘小白菜,在其他地方可能并不稀奇,可是在这个寸草难生的小岛上,却十分珍贵。这可是战士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种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小白菜啊!战士们常年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好多战士牙龈都溃烂了。我怎么能够吃得下去呢?队长真是太不像话了,居然用战士们费心种植的小白菜款待我,我必须严厉地斥责他。
【典例3】《青山处处埋忠骨》
问:从“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句话中,你体
会到了毛主席怎样的心情?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毛主席内心无比悲痛。
示例:他可能会想:这是真的吗?是不是我的眼睛看错了?岸英啊,爸爸愧对你呀!为了革命,你八岁就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后来,又流落街头,受尽苦难……本想着等革命胜利后好好补偿你,可如今……你知道爸爸的心此时是多么痛苦吗?
【典例4】《两斤茎灯草》读下面的句子,猜测严监生当时的心理活动。
①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②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③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④(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①不是!你看那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该费多少油啊!
②侄子怎么如此愚笨,连我的意思都不明白,真让人着急。我指的是那两茎灯草!
③奶妈,亏你在我们家待了这么多年,连我的这点儿心思都不懂,我真是太失望了。
④终于挑灭了一茎,我最后的心愿终于了了。
【典例5】《刷子李》
问:“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你认为曹小三见到听到学到的分别是什么呢?
示例:见到的是师傅的高超技艺,听到的是师傅的教导,学到的是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的道理:要勤学苦练,学好本事,只有自己有了真本事,才能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拥有自己的尊严。
点拨:抓住“见到”“听到”“学到”,从文中概括答案即可。
【典例7】《草原》请发挥想象:主客双方会说些什么?
示例:主人端起酒杯,笑着说:“欢迎远方的客人来到草原做客!我们这里有美味的草原食物,快来品尝吧!”客人端起酒杯回敬道:“草原的风景真美!草原的奶茶真香!草原的人真热情!我们和草原人民一家亲!”
点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主客双方都会说些什么,把他们喝酒时你来我往的热情表现出来。
【典例8】《丁香结》读完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的。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
点拨:读最后三句话,理解其含义,再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去谈。
【典例9】《金色的鱼钩》读完文章后,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示例: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班长临终前拒绝了鱼汤。临终之际,老班长心中仍然只有同志和党的任务。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精神品质啊!
点拨:可以从老班长把鱼汤给小战士喝、临终前拒绝喝鱼汤等角度来作答,抒发真情实感。
【典例10】《学弈》从文中可知,后一个人学习的效果很差。如果你的班里也有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劝他?
示例:亲爱的同学,态度决定一切,不同的学习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向课文中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学习,不要像后一个人那样,听课三心二意,这样是学不好知识的。
5.材料类
方法:
注重链接材料与文章之间的联系,把握题目要求,做到文通字顺。
【典例1】《白鹭》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下列关于白鹭形象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链接材料】
白鹭乃中国文化的经典意象。“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经·周颂·振鹭》以白鹭起兴,鼓吹吟诵以迎嘉宾;还有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白鹭一直飞翔在诗词的格律与音韵之中。这个小小的名词唤起的,从来都是喜庆、高洁、典雅与清明。
——摘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者汤世杰
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下列关于白鹭形象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意象。
B.汤世杰认为在中国文化中,白鹭代表着喜庆、高洁、典雅与清明。
C.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精致玲珑,冷酷孤独。
D.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和中国文化中的白鹭都是以美的形象出现的。
【答案】C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及理解。仔细阅读链接材料及短文内容,从文中第⑤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可知,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是精致玲珑的,并没有写冷酷孤独。故选C。
【典例2】《为人民服务》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链接材料】
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生前为毛主席警卫班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奉命到南泥湾挖窑烧炭,暴雨中,窑顶掉下几块黄土,炭窑要塌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一把将小白扑了出去,自己却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锹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他已经牺牲了。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要求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召开追悼会。
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答案】因为张思德是为了救战友而死的,且挖窑烧炭对军队和人民有益,所以他的死重于泰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中的“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一把将小白扑了出去,自己却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锹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他已经牺牲了。”可以理解文段中的第①段为什么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为了军队和人民,下窑挖窑烧炭,后来为了救战友小白,牺牲了自己,张思德同志虽然一生中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2、挖掘含义,注意结合文章,联系实际生活;
3、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方法总结
典例精讲
【典例精讲1】《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问:在北大校园内有一尊李大钊的塑像。如果你来到这尊塑像前,你想说些什么?
【答案】您是多么的伟大啊,在苦难面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您又是多么的慈祥,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灯塔。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语句通顺,书写合理即可。首先,学生要清楚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例如:在时代的长河中有一位英名被永远铭记,他就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中国革命艰苦的岁月里他把青春、热血和生命无私地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他永远是值得我们怀念的革命家,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典例精讲2】《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①出发前夕,我将班里56名不过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跟队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自习。
②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而甘愿待在闷热乏味的教室里。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他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在讲台上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
③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典例精讲2】《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④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⑤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的手。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寒暄,微笑叮咛,没有半点火药味儿。
【典例精讲2】《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⑥旅行的途中,我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建议,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回程之后,没有一人欠交游记。不管是多么顽劣、多么厌学成性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甚至有的人,还在游记的背后附上了一张鲜艳的彩笔画。
⑦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些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我让他们再次握手,感谢那些胸怀宽广的同学,让你有了一段开心的旅程。他们的右手,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没有谁因错失了这样的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
⑧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把最宝贵的财富装进自己的人生行囊中。
【问题】第③段中老师离开后,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请写一写你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老师说得对呀,我们是同学,也是朋友,我为什么不能为了朋友做一些小小的牺牲呢?班里好多同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应该把机会让给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联系上文第②自然段句子“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想象自己是班里的一名同学,自己内心会想些什么,组织语言表达,如:老师说的也有道理,我们是坐在一起的同学,为什么不能为了对方做出一些牺牲呢?
【典例精讲3】《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地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
【典例精讲3】《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
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
【典例精讲3】《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子!”我们立刻朝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我们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问题】“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我们视野里。”当村子真的出现在兄弟俩面前,兄弟俩内心一定十分复杂。请用第一人称写写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太好了,终于见到村庄了,我们有救了!看来我的推测没错。
【详解】本题考查开放题目。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自己在雪地迷路了,经历了从恐慌——找到希望——失望至极——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的心路历程,想一想自己成功后的心理会是怎样的。围绕开心终于走出迷路的雪地,庆幸自己没放弃这方面作答。示例:太棒啦!幸亏没放弃,我们终于走出来!
【问题】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有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
【答案】有。
示例1:一段时间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但我从来没有放弃希望。我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找老师答疑解惑,主动向同学们请教,终于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示例2:运动会上,报名了1000米长跑的我,经历了最痛苦的“极点”。望着遥远的终点线,呼吸困难、肌肉酸痛令我想要马上放弃,但听见同学们为我呐喊助威,看着期待已久的奖牌,咬咬牙,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完成了长跑!我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让我获得了成功,那一刻,内心的感受是无比幸福与激动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