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画、若诗。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新课导入
Topic. 01
3 雨的四季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学习目标
1.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2.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走近作者
【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字词积累
花苞 娇媚 棱镜 粗犷
衣裳 静谧 屋檐 莅临
吝啬 淅沥 咄咄逼人
bāo
jiāo mèi
léng
guǎng
yī shang
mì
yán
lì
lìn
xī lì
duō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3.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4.品味散文的语言。
鉴赏技巧
整体感知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有哪些?
①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
④只有在雨中,作者才真正感到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3.阅读2-5段,概括课文中描写的雨在四季各有怎样的美?
春雨: 清新、润泽、甜美
夏雨: 热烈、粗犷、奔放
秋雨: 沉静、端庄、深情
冬雨: 自然、平静、纯洁
春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春雨绵绵
驱走冬天
柔软 娇媚
透明
使世界改变姿容
作者在第2段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春雨吗?
作者没有直接写春雨,而是写春雨后万物的情态,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突出表现了春雨温柔、娇媚的特点。
夏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夏雨倾盆
热烈、粗犷
丰满大地
第3段中的“别有一番风情”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
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洗个雨澡,更有滋味;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秋雨有什么特点?给人带来哪些变化?
秋雨淅沥
端庄、沉静
倾诉、沉思
变得更轻
纯净人的灵魂
使人产生情思
闪着光
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在整个春夏的劳碌之后,收获在即,秋雨牵动着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带给人们安宁和沉思。多情的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所以说秋雨能“纯净”人们的灵魂。
冬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冬雨化雪
自然
平静
透明
降临温暖
带来蜜情
文中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与冬天冷冽的风和灰蒙蒙的天相比,冬雨是大自然一年中给人们的最后一次馈赠,这种温暖虽然清冷,但是柔和。
第6段,作者将对雨的称呼改为“你”,你觉得改成这样好不好呢?
好。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将雨人格化,便于直接抒发对雨的喜爱之情。
细节探究
在描写雨在四季的不同特征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大家赏析,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在书中勾画出来。你可以从修辞、描写角度等方面来分析你喜欢的语句。
例如:我喜欢第2段中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小草比作蚯蚓,还巧妙地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复苏的情态。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绿茵茵的波浪。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作波浪,把整棵树拟人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生动形象地突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夏雨比作交响曲,而且是和“蝉鸣”“蛙鼓”一起奏响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夏雨的热烈。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春雨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做比,突出了春雨的无比娇美。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中的静物比作木刻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雪的自然、平静。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秋雨的沉静、稳重。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拟人化,“化妆了”写出了冬雨的美丽与妩媚, “ 飘然莅临人间”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冬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1)“四季的雨”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2)“雨的四季”充满灵动感,赋予“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思考探究
鉴赏文章的写作技巧
(1)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而生动;
(2)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a.春雨后的景观(树的变化,小草的复苏,空气的清新让人
感到整个世界的美丽。从侧面烘托了春雨美好特点——娇媚,美丽)
b.夏雨给人的感受(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怒放,树叶
鼓浆,杂草成长,荷叶迫不及待,从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特点——
热烈,粗犷)
c.秋阳景象的衬托(金黄的太阳,成熟的庄稼,金灿灿的种子,
红透的山果,有力地烘托出秋雨的特点——端庄、沉思)
(3)从多角度描写景物。
拓展延伸
朗诵刘湛秋的散文《南国的雪》,感受作者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课后练习
写作
题目:行走在雨中
提示:写出“雨中”二字,注重“我”与“雨”的关联,突出“行走”时的感受,可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写,在描写中层示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