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技术试题卷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2 页,第一部分 1 至
6 页,第二部分 7 至 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1.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 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
橡皮擦净。
3.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有关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数据技术不能处理结构化数据
B. 信息的存储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 在同一课堂中,学生习得的知识都是相同的
D. 同一批数据经过不同的处理,产生的信息都是相同的
2. 下列算式计算结果为 10H 的是
A. 1H×10D
B. 9H+1H
C. 20D-10B
D. 10B×8D
3.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输出 c 的值是
A. 9
B. 10
C. 90
D. 100
4.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工智能不可应用于天气预测
B. 人工智能的实现都需要标注数据标签
C. 深度学习是联结主义学习方法的典型代表
D. 字符识别技术只能通过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实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5 至 7 题: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
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 ETC 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
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
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
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 ETC 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
支付记录。
第 3 题图
5. 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ETC 微信小程序属于该信息系统的软件
B. ETC 维护人员不属于该信息系统的用户
C. 通过车载电子标签采集车辆信息,属于该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功能
第 1 页(共 7 页)
D. 车辆 ETC 通行记录存储于数据库,属于该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功能
6. 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应用和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收费系统每天定时备份数据,是保护系统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B. ETC 微信小程序采用手机短信验证绑定车牌,可确保该系统无任何安全隐患
C. 在 ETC 微信小程序获取电子发票,体现了系统跨越时空限制,服务随时随处的优势
D. 若车载电子标签电池失效,则该车无法通过 ETC 车道,说明系统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7. 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传感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车载电子标签不属于传感设备
B. 车辆不安装车载电子标签,也可以使用 ETC 不停车收费系统
C. 在车辆识别过程中,系统没有使用射频识别技术
D. 在识别车辆、开关禁行杆过程中,系统使用了传感与控制技术
8. 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 ABC,若该二叉树不是满二叉树,则其后序遍历结果为
A. ABC
B. BCA
C. CBA
D. CAB
9. 队列 Q 从队首到队尾的元素依次为 1,2,3,4,栈 S 初始为空。约定:H 操作是指元素出队
后入队,T 操作是指元素出队后入栈。经过 HTTHT 操作后,栈 S 中从栈底到栈顶的元素依次
为
A. 1,2,4
B. 2,3,1
C. 3,1,2
D. 4,2,1
10. 用链表模拟队列操作(队列长度大于 1),链表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区域和指针区域。指针
head 指向队列的第一个元素,指针 tail 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如图所示。现执行 n 次“出
队后立即入队”操作,实现该功能的 Python 程序段如下:
数据 指针
k = 1
区域 区域
while k <= n:
0
1
2
3
4
''A''
''B''
''C''
''D''
''E''
4
2
p = head
tail →
-1
0
tail = p
head →
k += 1
1
上述程序段中方框处可选代码有:
①head = que[head][1] ②que[tail][1] = head
则方框内应填入的正确代码顺序为
③que[head][1] = -1
C. ②①③
④que[p][1] = -1
D. ②①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11. 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随机产生 5 个整数,存储在列表 a 中
for i in range(1,5):
k = a[i]
j = i-1
while j >= 0 and abs(a[j]-2) > abs(k-2):
a[j+1] = a[j]
j -= 1
a[j+1] = k
执行该程序段后,列表 a 的值可能是
A. [-5,-2,4,0,1]
B. [3,-1,0,2,-3]
C. [1,2,3,4,5]
D. [0,4,0,-2,-4]
第 2 页(共 7 页)
12. 列表 nums 有 n(n>1)个非零整型元素,现要查找列表 nums 中乘积最大的连续序列,例如若
nums 的值为[-2,3,-1,2,-4],则其乘积最大的连续序列应为 3、-1、2、-4,乘积为 24。实现该
功能的程序段如下,输出最大乘积 mx,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k = 0
#变量 k 存储负数的个数
st = ed = -1
mx = 1
m1 = m2 = 1
for i in range(0,len(nums)):
mx *= nums[i]
if k % 2 != 0:
for t in nums[0:ed]:
m1 *= t
for t in nums[st+1:len(nums)]:
m2 *= t
mx = max(m1,m2)
print(mx)
A.
B.
C.
D.
if nums[i]<0:
k += 1
if nums[i]<0:
k += 1
if nums[i]<0:
k += 1
if st == -1:
st = i
if nums[i]<0:
k += 1
if st == -1:
st = i
if ed == -1:
ed = i
st = i
if ed == -1:
ed = i
ed = i
else:
else:
ed = i
st = i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其中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9 分,第 15 题 9 分,共 26 分)
13. 小明要搭建食用菌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大棚内部安装了温湿度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通过
Wi-Fi 将实时采集的环境参数传输到云平台,根据菌类生长的适宜温湿度开启或者关闭环境
调节设备,自动调节温湿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电脑网页端查看大棚内温湿度实况,
并远程控制环境调节设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湿度传感器属于该信息系统的 ▲ (单选,填字母:A. 硬件 / B. 软件 / C. 数据)
(2)可做环境调节设备的是 ▲ (单选,填字母:A. Wi-Fi 模块 / B. 排气扇 / C. 湿度计)
(3)小明基于 FlaskWeb 框架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部分代码如下。编写完成后,若要
通过浏览器获取大棚温湿度数据,则应访问的 URL 是 http://
#导入 Flask 框架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代码略
app = Flask(__name__)
▲
。
@app.route('/env')
def main():
# 从数据库中读取最近 3 小时的温湿度数据,并返回页面,代码略
#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 = '192.168.4.1',port = 8080)
第 3 页(共 7 页)
(4)智能终端的程序每隔 5 分钟从传感器获取 1 次温湿度值,若温度值或湿度值发生变化,
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temp1、hum1 赋初值,代码略
while True:
temp = pin0.read_analog()
hum = pin1.read_analog()
#获取 pin0 引脚传感器的温度数据
#获取 pin1 引脚传感器的湿度数据
if
:
# 将温度 temp,湿度 hum 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代码略
temp1,hum1 = temp,hum
sleep(1000 * 60 * 5)
#延时 5 分钟
(5)系统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小明在电脑网页端查看大棚温湿度数据,发现没有最近 2
小时的温湿度数据(在此期间大棚的温湿度发生了变化),简要说明系统中造成上述问
题的可能原因。(注:回答 2 项,1 项正确得 1 分)
14. 高一年级(9 个班级)进行“七选三”预选科。每个班一个 Excel 文件(如
第 14 题图 a 所示)存储预选科数据。数据表中“1”代表学生选择该科
目,空白代表学生未选择该科目(某班部分选科数据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定义如下函数 check(dfs)检查选考科目数是否有误,其中参数 dfs
为 DataFrame 对象,由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 Excel 数据导入。返回
第 14 题图 a
值 erlst 为列表,列表元素数据类型为整型,表示错误数据行对应
的学生序号(例如第 6 行学生“戴**跃”的序号为 5)。
def check(dfs):
erlst = []
for i in range(len(dfs)):
xk_sum = 0
for j in dfs.columns[2:]:
dyg =
if dyg == 1:
xk_sum += dyg
①
第 14 题图 b
if xk_sum != 3:
erlst.append(
②
)
return erlst
①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A. dfs.at['i','j'] B.dfs.at['j','i']
②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单选,填字母)。
C. dfs.at[i,j]
D. dfs.at[j,i]
(2)读取每个班级的 Excel 选科数据,若检查无误,则统计每个班级同时选报“物理”和“化
学”学科的人数,存储在字典 ans 中。实现该功能的 Python 程序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ans = {}
for i in range(1,10):
filename = str(i)+'.xlsx'
第 4 页(共 7 页)
df = pd.read_excel(filename)
errlist = check(df)
if errlist != []:
print('请检查文件',filename,'中序号为',errlist,'的学生')
else:
③
#筛选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的数据记录存储在 df1 中
ans[str(i)+'班'] = [ ] #形如{“1 班”:[41]}
③在程序划线处应填入的正确代码段为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④
▲
A.df1 = df[df['物理']==1]
df1 = df1[df1['化学']==1]
C.df1 = df[df['化学']==1]
df1 = df1[df1['物理']==1]
④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B.df1 = df[df['物理']==1]
df1 = df[df['化学']==1]
D.df1 = df[df['化学']==1]
df1 = df[df['物理']==1]
(3)用字典 ans 创建并转置的 DataFrame 对象如第 14 题图 c 所示,绘制柱形图如第 14 题图
d 所示。实现该功能的 Python 程序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df = pd.DataFrame(ans,index = ['人数']).T
plt.bar(
⑤
)
#设置绘图参数,代码略
plt.show()
⑤程序的划线处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单选,填字母)
A. adf.人数,adf.班级
B. adf.班级,adf.人数
C. adf.人数,adf.index
D. adf.index,adf.人数
第 14 题图 c
第 14 题图 d
15. 某大型农场自动灌溉系统可同时为多个农作物区域提供水分。现有 n 个农作物区域需在指定
时间内完成灌溉任务。每个灌溉任务包含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需要灌溉的单位时间量,同
一个灌溉任务可以在开始到结束时间内分段完成,如某一灌溉任务为[2,5,2],表示该农作物
区域可在 2~3,3~4,4~5 三个单位时间段内任选 2 个进行灌溉。系统仅在进行灌溉时开启,
没有任务时则关闭以节约资源。为减少系统开启时间,先对任务序列按结束时间升序排列,
然后依次对每个灌溉任务进行处理。每个灌溉任务的安排规则为:①当前任务安排在与前面
任务的灌溉时间重叠的时间段;②当前任务的剩余灌溉时间安排在最靠后的时间段。例如,
某次系统需要完成三个灌溉任务[2,4,1],[4,7,1],[3,7,3],则需要开启 3~4、5~6、6~7 共 3 个
单位时间段,如第 15 题图 a 所示。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
√
√
√
√
0
1
2
3
4
5
6
7
8
第 15 题图 a
第 5 页(共 7 页)
编写程序:给定灌溉任务,按照上述规则安排各任务的灌溉时间。输出在完成所有灌溉
任务的情况下,系统总计需要开启多少个单位时间段。
(1)由题意可知,若灌溉任务为[[2,4,1],[4,7,1],[3,7,3],[6,9,2]],则系统总计需开启
▲
个
单位时间段。
(2)定义如下 sort_task(lst)函数,参数 lst 的每个元素由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
需要灌溉的单位时间量构成。函数功能是将任务按结束时间升序排列。
def sort_task(lst):
n = len(lst)
for i in range(0,n-1):
for j in range(
):
if lst[j][1] < lst[j-1][1]:
lst[j],lst[j-1] = lst[j-1],lst[j]
return lst
划线处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单选,填字母:A.i+1,n / B.n-1,i,-1)
(3)实现安排灌溉任务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arrange(task):
n = len(task)
st = [[0,0] for i in range(n)] #列表 st 元素为 n 个[0,0]
top = -1
①
task = sort_task(task) #对任务序列按结束时间排序
for item in task:
start, end, dur = item[0], item[1], item[2]
k = 0
while k <= top and start > st[k][1]:
k = k + 1
if k <= top:
for i in range(k+1,top+1):
②
if start < st[k][0]:
dur = dur - (st[k][1] - st[k][0])
else:
dur = dur - (st[k][1] - start)
if dur > 0:
res += dur
tl = end
while
③
:
dur = dur - (tl - st[top][1])
tl = st[top][0]
top -= 1
top += 1
第 6 页(共 7 页)
st[top] = [tl-dur,end]
return res
'''
读取灌溉任务数据,并依次存入列表 task。task[i]包含 3 个数据项,task[i][0],task[i][1],
task[i][2]分别存放该任务要求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需要灌溉的单位时间量,代码略
'''
print(arrange(task))
(4)若把虚线框内的程序段修改为如下代码:
k, r = 0, top
while k <= r:
mid = (k + r) // 2
if start <= st[mid][1]:
r = mid - 1
else:
k = mid + 1
若 st 为[[2,3],[4,6],[8,9],[11,12],[13,15]],start 为 12,top 为 4,请问修改后代码与原代
码相比,循环的执行次数 ▲ (单选,填字母:A.增加/B.减少/C.不变)。
第 7 页(共 7 页)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6. 小明利用身边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一款如图所示向日葵时钟。下列分析中不
.
恰当的是
..
A. 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B. 制作工序多、难度大,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C. 制作该向日葵时钟属于技术活动
第 16 题图
D. 小明通过实践提升了自身创新能力,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17. 如图所示为一款全光谱护眼台灯,具有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下列分析
与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A. 90°可调部分的连接方式为铰连接
B. 150°可旋转能改变光照的位置,主要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C. 10000 多次的开合测试可以采用强化试验法
D. 台灯的底座设计需要从“人、物、环境”三方面考虑
18. 小明用实木条制作如图所示的榫头,需要确定画线位置和加工顺序。已
知“1-4”表示加工顺序,“X”表示去除部分。为了精确高效地加工,下
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第 17 题图
A
B
C
D
第 18 题图
19.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图样加工零件,该零件的形状为
A
B
C
D
第 19 题图
第 1 页(共 6 页)
20. 小明用大小合适的钢块在通用技术实践室加工如图所示零件,
用于衣柜挂衣杆的固定,已知实践室最大的钻头为 13mm,下
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以对称中心线为基准,用角尺作为导向工具,划出 50 的外
轮廓线
B. 中间大孔应先锯割 25x17. 5x12 的方槽,再钻出 13 的圆
孔,最后用锉刀锉削
第 20 题图
C. 该零件加工需要用到划针、划规、钢直尺、半圆锉等工具
D. 方槽直角处可用方锉锉削至要求尺寸
21. 如图所示的冲压机构,电机轴带动杆 1 转动,杆 1 通过连杆带
动杆 2、杆 3 运动,从而带动冲压杆往复冲压。当冲压杆向下
冲压工件至图示状态时,下列对各构件主要受力形式分析中不
.
正确的是
..
A. 电机轴受弯曲、受扭转
B. 杆 1 受弯曲、受扭转
第 21 题图
C. 杆 2、杆 3 均受压
D. 支撑板受压、受弯曲
22. 小明借用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工具,准备将一幅画挂在如图所示的松木柜
子(柜板厚度为 18mm)上,下列安装流程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选择直径 1. 5mm、长 25mm 的铁钉
B. 用木工角尺画一条水平线,量取尺寸确定 A、B 两点的位置
C. 用样冲在柜板上的 A、B 两点冲眼,使钉钉子的位置精准
D. 用榔头垂直于铁钉方向敲击,使钉子进入木板
如图所示为计量式色母机系统的示意图,由电机转速控制子系统和色母
料输送子系统组成。工作时,预先输入原料重量和颜色的深浅
比,PLC 控制器计算后将此比例转换为电机的转速,编码器将
电机轴的转速信号发送给 PLC 控制器,对电机转速进行调整,
从而带动螺杆旋转,将色母料挤入底座,达到计量输送色母料
的目的。搅拌装置将原料与色母料混合,为塑料提供均匀的着
色效果。请根据题图及其描述完成第 23-24 题。
第 22 题图
23. 下列关于计量色母机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 该系统用于热塑性塑料的着色,不能用于热固性塑料
的着色
第 23-24 题图
B. 进行色母料更换时需要对螺杆进行清理
C. 色母料的精确输送,需要考虑螺杆所在通道色母料的量
D. 设计该系统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各控制参数,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24. 下列关于计量式色母机系统的分析合理的是
A. 原料(塑料)的重量变化是该电机转速控制子系统的干扰因素
B. 底座中色母料的含量是色母料输送子系统的控制量
C. 计量式色母机系统的控制方式为开环控制
第 2 页(共 6 页)
D. 电机控制子系统的被控对象为螺杆
25. 小明用 LM358 芯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光控灯电路,用面包板搭建试验电路,其中正确的为
Vcc
68K
10K
10K
-
+
100
Rg
GND
第 25 题图
LM358 内部结构图
A
B
C
D
26.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控制电路,当温度低于下限时
继电器 J 吸合,加热器开始加热;当温度高于上限时
继电器 J 释放,加热器停止加热;Rt 为负温度热敏电
阻,比较器的功能:当 V+>V-时输出高电平,当 V+时输出低电平。选项中不能实现该功能的是
..
第 26 题图
A
B
C
D
第 3 页(共 6 页)
27.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 LED 控制电路,VT1、VT2 型号相同,工作
时 VT1、VT2 均导通。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调大 RP1,VT2 的 Uce 增大
B. 调大 RP2,VD 的亮度变暗
C. 换小 R4 的阻值,发光二极管的光线有可能不变
D. 三极管 VT2 导通时只能处于放大状态
第 27 题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8 小题 8 分 ,第 29 小题 10 分 ,第 30 小题 8 分 ,共 26 分。
各小题中的“ ”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28.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阳台鱼菜共生系统,该系统将鱼类粪便中的氨
氮通过细菌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经水循环子系统供给植物根
系,作为养分吸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满足鱼类呼吸需
求,实现共生。请根据题图及其描述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系统设计的限制因素是(单选)
;
...
A. 小明的知识与能力 B. 小明家自来水的水质
C. 阳台的面积大小
D. 种植蔬菜的种类
(2)小明设计鱼菜共生系统时进行了以下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单
...
选)
;
第 28 题图
A. 为了补水方便,设置一个定时自动加水控制系统,进水口与
自来水龙头相连
B. 将种植盘设置成可拆卸式,方便蔬菜收割和清理
C. 设计 WIFI 模块,通过手机 app 实时监测系统数据
D. 设计植物生长补光子系统,光暗时启动补光,提高蔬菜的光照时间
(3)设计水循环控制子系统时,执行器应选用的是
C. 水泵
(单选);A. 电磁阀 B. 伺服电机
(4)为了防止种植盘出水口因杂物堵塞而溢水,小明对种植盘构思了以下几种防溢水的改
进方案,最不合理的是(单选)
;
...
A
B
C
D
29. 小明爷爷腿部残疾,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于是小明想设计一个腿部拉伸装置,能够使腿部在
摆动杆的带动下往复摆动实现拉伸效果。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现还缺少驱动部分。已知
摆动杆下端有 5mm 的安装孔,距离底板高度为 240mm。请帮助小明设计该装置的驱动部
分,设计要求如下:
(a)采用一个电机驱动,电机只能单向转动;
第 4 页(共 6 页)
(b)电机转动时,两个摆动杆能往复摆动,两杆间最大摆动
角度为 90°;
(c)电机固定在底板上;
(d)装置运行平稳可靠。
请完成以下任务:
(1)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画出其中最优
方案的设计草图(电机用方框表示),简要说明方案的工
作过程;
第 29 题图
(2)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装置和图中的安装孔连接时,选用最合适的连接件为(单选)
。
A.子母铆钉
B.拉铆钉
C.螺栓
D.紧定螺丝
30. 小明设计了如图 a 所示的呼吸灯电路,其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 Rp1 和 Rp2 滑动端的位置来
改变电路中 NE555 的 2 脚和 6 脚电位,使灯 VD1 和 VD2 的亮度始终变化。请完成以下任
务:
9V
555 集成电路功能表
Rp1
R1
VD1
4
8
7
6
2 脚
6 脚
3 脚
高电平
保持
7 脚
断开
保持
接地
VT2
IC
NE555
3
Rp2
<1/3 Vcc
任意
VT1
2
R2
1
5
>1/3 Vcc <2/3 Vcc
>1/3 Vcc >2/3 Vcc
+
C1
C2
VD2
低电平
GND
第 30 题图 a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出现的现象为
B. VD1 慢慢变亮时,VD2 也慢慢变亮)
(A. VD1 慢慢变亮时,VD2 慢慢变暗;
(2)将 RP1 电阻调大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选全对得分)
B. VD2 慢慢变亮的时间延长
D. VD2 慢慢变暗的时间延长
A. VD1 慢慢变亮的时间延长
C. VD1 慢慢变暗的时间延长
(3)小明将 555 芯片的 3 脚用于输出,请在图 b 虚线框 1 中连接电路,使其达到同样的功
能。
第 5 页(共 6 页)
9V
R1
Rp1
Rp2
4
8
VT2
VD1
7
6
IC
NE555
3
R2
+
2
VD2
1
5
+
VT1
C1
C2
虚线框1
GND
第 30 题图 b
(4)小明发现以上电路的现象为:VD1 灯慢慢变亮的时间比慢慢变暗的时间要长,请在图
c 虚线框 2 中设计电路,调节 RP2 能够让 VD1 慢慢变亮的时间和慢慢变暗的时间一样。
9V
R1
Rp1
4
8
VT2
VD1
7
6
IC
NE555
3
R2
Rp2
+
2
VD2
1
5
VT1
C2
+
虚线框1
虚线框2
C1
GND
第 30 题图 c
第 6 页(共 6 页)
高三教学检测信息技术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 24 分)
1
2
3
4
C
5
B
6
B
7
D
8
C
9
B
10
D
11
D
12
A
B
D
A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9 分,第 15 题 9 分)
13. (1)A
(1 分)
(1 分)
(2 分)
(2 分)
(2 分)
(2)B
(3)192.168.4.1:8080/env
(4)temp!=temp1 or hum!=hum1
(5)参考答案:Wi-Fi 模块发生故障,数据无法上传
或智能终端发生故障,数据无法上传
或传感器发生故障,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不发生变化
(1 分)
14.(1)①
②
C
i+1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1 分)
(1 分)
(2 分)
(2 分)
(2 分)
(2)③ AC
④
(3)⑤
len(df1)或 len(df1.index)
D
15. (1)4
(2)B
(3) ①res = 0
②dur -= st[i][1]-st[i][0]
③top != -1 and tl - st[top][1] <= dur
或 top != -1 and tl - st[top][1] < dur
或 tl - st[top][1] <= dur
或 tl - st[top][1] < dur
(4)B
(1 分)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题号 16
答案
17
B
18
C
19
D
20
B
21
D
22
C
23
A
24
C
25
A
26
A
27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8 小题 8 分,第 29 小题 10 分,第 30 小题 8 分,共 26 分)
28. (1)B
(2)A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3)C
(4)A
29.(1)(2)(8 分)
评分标准: 与摆动杆连接方式合理(1 分),与底板连接方式合理(1 分);采用一个电机驱动,电机只能
单向旋转(2 分);能实现两摆动杆 90°之间的往复摆动,装置运行平稳可靠(2 分); 3 个主要尺寸
( 5、240、90°),标对 2 个给 1 分,全部标对给 2 分。(2 分)
(3)A(2 分)
30.(1)A(2 分)
(2)BC(2 分)
(3)画对得(2 分)
(4)画对得(2 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