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共13小题)(每题4分,共52分)
1. 硫的氧化性不如氧气强,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
A. S+O2SO2,O2是氧化剂、S是还原剂
B. S是淡黄色固体,O2是无色气体
C. 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2H2S+O2===2S↓+2H2O)
D. S和Cu反应只能生成Cu2S(硫化亚铜),而O2与Cu反应生成CuO
2.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O2不能用来漂白食品 B. 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C.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4 D.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3. 下列有关S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 L B. SO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
C. 将SO3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D. SO2和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4. 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 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 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C. 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D.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
5.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会发生钝化反应
B. 浓硫酸稀释时,不需要注意操作先后顺序
C. 浓硫酸可作H2、NH3等气体的干燥剂
D. 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时发生反应,所以铜应该排在氢前边
6. 下列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反应是( )
A. N2+3MgMg3N2 B. N2+3H22NH3
C. 2NO+O2===2NO2 D. N2+O22NO
7. 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 )
A. N2、NO2、Br2 B. NO2、NO、N2
C. NO2、NO、O2 D. N2、O2、Br2
8.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 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有碱性
C. 氨水很稳定,将烧瓶中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 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9. 浓硝酸常呈黄色的原因是( )
A. 浓硝酸中混有碘化银 B. 浓硝酸中混有铁离子
C. 浓硝酸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 D. 浓硝酸中混有单质硫
10. 酸雨是对呈酸性(pH小于5.6)降水的统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B. 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
C.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 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脱硫处理
11. 下列为防止产生雾霾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停止冬季供暖,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B. 对锅炉和汽车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进行处理
C.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D. 寻找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2. 下列关于硅酸及其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硅酸是一种弱酸,可由其酸性氧化物SiO2与水化合而制得
B. 硅酸盐是构成地壳中岩石的主要成分,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具有黏合性
D. 高岭石的化学式为Al2Si2O5(OH)4,可以表示为Al2O3·2SiO2·2H2O
13.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硅晶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陶瓷、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 二氧化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D.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二、填空题
14. (12分)粗盐提纯后的精盐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常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其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1)除去氯化钙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氯化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硫酸钠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2分)某同学收集了一集气瓶红棕色气体,用玻璃片盖好,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后变为无色,然后轻轻移开玻璃片使少量空气进入瓶内,气体又变为红棕色。
(1)集气瓶内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
(2)气体振荡后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气体又变为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在收集该红棕色气体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 (10分)已知如下转化关系图:
回答问题:
(1)写出酸性氧化物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B是否是电解质______(填写“是”或“否”)。
(2)上述转化关系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写出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 (14分)为了在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氨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1)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和所用样品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检验试管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装置中肯定收集不到氨气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尾气处理时,下列装置不可以用于处理氨气的是____(填字母)。
(6)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答案
1. 【答案】B
【解析】A项,S与O2化合时,O2是氧化剂,硫是还原剂,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B项,不同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单质的存在状态无必然联系;C项,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是氧气将硫置换出来,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D项,S可以将Cu氧化生成Cu2S(Cu的化合价为+1),而O2可以将Cu氧化为CuO(Cu的化合价为+2),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2. 【答案】C
【解析】SO2具有漂白性,但是SO2有毒,对人体有害,故A正确;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正确;SO2与H2O反应生成亚硫酸,不是硫酸,故C错误;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故D正确。
3. 【答案】B
【解析】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用22.4 L·mol-1,故A错误;SO3极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4,故B正确;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故C错误;SO2能使紫色是石蕊溶液变红,不褪色,S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褪色,故D错误。
4. 【答案】C
【解析】浓硫酸和氯气不反应,浓硫酸作氯气的干燥剂是体现的吸水性,A选项错误;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浓硫酸体现吸水性,B选项错误;浓硫酸将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C选项正确;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而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D选项错误。
5.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铝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故A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稀释时应避免酸液飞溅,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浓硫酸可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C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铜片加热时发生反应,铜为不活泼金属,排在氢后边,故D错误;答案选A。
6. 【答案】C
【解析】此反应将氮单质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此反应将氮单质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此反应将化合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此反应将氮单质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D正确。
7. 【答案】A
【解析】气体呈红棕色说明含有NO2和Br2中的至少一种,溶于水得橙色溶液说明气体中必定含有溴蒸气,所得无色气体遇空气重新变为红棕色说明无色气体含NO。由于NO2溶于水时生成HNO3和NO,原气体可能既有NO2也有Br2,A项正确。
8. 【答案】C
【解析】挤压胶头滴管,滴有酚酞的水能形成喷泉实验,说明烧瓶产生较大压强差,从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酚酞遇见碱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有碱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将烧瓶中的红色溶液加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氨水不稳定,易分解,故C错误,符合题意;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从而形成“喷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9. 【答案】C
【解析】4HNO34NO2↑+O2↑+2H2O,二氧化氮溶于浓硝酸使之呈黄色。
10. 【答案】C
【解析】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引起江河湖泊污染,而酸雨是由于SO2和NO2溶于水引起的。
11. 【答案】A
【解析】停止冬季供暖,虽然能减少危害气体排放,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烦恼,且煤碳的燃烧不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A错误;
对锅炉和汽车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进行处理,可减少雾霾的产生,B正确;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可减少雾霾,C正确;
寻找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防止雾霾,D正确。
12. 【答案】A
【解析】SiO2与水不反应,A项错误。
13.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硅晶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A错误;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陶瓷主要原料是黏土,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黏土属于硅酸盐,故都属于硅酸盐产品,故B正确;晶体硅是半导体的材料,而不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但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
14. 【答案】(1)碳酸钠溶液 CaCl2+Na2CO3===CaCO3↓+2NaCl
(2)氢氧化钠溶液 MgCl2+2NaOH===Mg(OH)2↓+2NaCl
(3)氯化钡溶液 Na2SO4+BaCl2===BaSO4↓+2NaCl
【解析】选用的试剂可使杂质转化为沉淀的同时生成氯化钠。
15. 【答案】(1)NO2
(2)NO2与H2O反应生成无色的NO;3NO2+H2O===2HNO3+NO、
NO遇空气中的O2,与之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2NO+O2===2NO2
(3)向上排空气法
【解析】(1)NO2为红棕色气体。(2)NO2与H2O反应生成无色的NO,NO遇空气中的O2,与之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3)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6. 【答案】(1)SO3 否 (2)B (3)
(4)2H2SO3+O2===4H++2SO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酸性氧化物B是三氧化硫,化学式为SO3,SO3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所以SO3不是电解质。
(2)根据示意图可知单质硫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是氧化还原反应,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在溶液中被双氧水氧化为硫酸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上述转化关系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4个。
(3)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H2O2===H2SO4,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4)⑥是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2SO3+O2===4H++2SO。
17. 【答案】(1)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2)丙
(3)在试管口放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氨气已经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浓硝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经集满)
(4)乙 2NH3+H2SO4===(NH4)2SO4
(5)C
(6)4NH3+5O24NO+6H2O
【解析】(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2)甲中没有干燥装置,得到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乙中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发生反应;丙中碱石灰与氨气不反应,能够干燥氨气。
(3)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遇红色的石蕊试纸显蓝色,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氨气是否已收集满;氨气和氯化氢或硝酸反应可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浓硝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可证明氨气已经收集满。
(4)氨气为碱性气体,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故乙装置肯定收集不到氨气。
(5)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处理氨气时应防止倒吸,A中倒置的漏斗、D中的球形干燥管因容积大,可防倒吸,B中氨气没有与水直接接触,可防倒吸,而C可引起倒吸。
(6)氨催化氧化可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答案第2页 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