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和水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和水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14 12: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和水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在劳动技术课上用陶泥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陶泥属于( )。
A.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
2.( )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A.长江 B.黄河 C.丽江
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雨水带走。
A.大石块 B.植被 C.黏土和细沙
4.妈妈总是用发酵的淘米水浇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水分 B.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土壤中空气的含量
5.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 )。
A.挖土烧砖 B.植树造林 C.过量喷洒农药
6.下列不能立刻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是( )。
A.秸秆还田 B.粪便沤肥 C.种树
7.下面做法中,( )是错误的。
A.及时关闭水龙头 B.洗手时和伙伴泼水玩 C.淘米水浇花
8.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 )。
A.江河及湖泊中的水 B.高山积雪、冰川 C.海洋里的水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壤成分的是( )。
A.沙粒 B.水分 C.塑料袋
10.西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原因是( )。
A.保水性好 B.渗水能力低 C.土壤疏松,透气性好
11.把土壤放入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们会在瓶的内壁发现小水珠,这个实验证明了土壤里面有( )。
A.沙粒 B.空气 C.水分
12.挖开土壤发现里面有虫子生活,说明( )。
A.土壤里有空气 B.土壤里没有空气 C.土壤都是软的
二、填空题
13. 土渗水性强,透气性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 。
14. 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 、有机质、 、 、 等组成。
15.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 。其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
16. 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 、 、微生物等组成。
17.不同类型的土壤在 、 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18.紫色土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它主要分布于 、 、 等地。
19.农业生产离不开 ,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会造成对土壤资源的 。
20. 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流经 个省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 ”。
三、判断题
21.土壤是多种物质的混合体。( )
22.黏质土的颜色较浅。( )
23.农田土比校园土的小石子少。( )
24.河流和湖泊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 )
25.黏质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利于植物生长。( )
26.西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 )
四、连线题
27.将下面适应植物生长的土壤连接起来。
花生
沙质土 土豆
壤土 芦苇
黏质土 豆苗
月季
五、简答题
28.找出自己家在生活中用水的项目有哪些。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用水。
29.请写出几种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至少3种)
30.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31.如果森林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六、实验题
32.第一组:在同样的倾斜角度下,用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①号和②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
① ②
(1)该实验不同的条件是 。
(2)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 ,含泥沙较多的是 。说明倾斜角度相同时,有无 ,会影响水土流失。
第二组:两个木盒中土壤里都没有种植植物,左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小于右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加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③号和④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
③ ④
(3)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 ,含泥沙较多的是 。说明没有植被覆盖时, 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4)综合两组对比实验,水土流失与 、 等有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黏质土容易成团,且不易散开,所以我们在劳动技术课上用陶泥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陶泥属于黏质土。
2.A
【详解】长江水量丰富,是全国流量最大的河流,居世界第三位;长江落差很大,源头发源于各拉丹冬雪山,海拔为6000多米,尤其是上游河段,落差最为集中。
3.C
【详解】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雨水对土地侵蚀的过程中,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黏土和细沙,颗粒小。
4.B
【详解】一般淘米水里通常混有糠麸和少量碎米粒,特别是洗米的头道水,其中含有丰富的磷、氮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花卉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施用淘米水浇灌对花木生长发育十分有益。根据对发酵的淘米水的认识,淘米水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5.B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挖土烧砖、过量喷洒农药都会破坏土壤。
6.C
【详解】我们可以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施肥加以改良土壤。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粪便沤肥,种树不能立刻增加土壤肥力。
7.B
【详解】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被污染。节约用水的方法是:1.用水后关掉水龙头;2.使用节水器具;3.用淘米水洗菜;4.淘米水浇花;5.一水多用,所以B符合题意。
8.C
【详解】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其中固体冰川较难直接利用。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一部分浅层地下水。综上所述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C海洋里的水。
9.C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可以采用放入水中、搅拌观察沉淀、放在火上烧等多种方法验证土壤的成分。塑料袋不属于土壤成分。
10.C
【详解】沙质土,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西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主要原因是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适合西瓜生长。故选C。
11.C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入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们会在瓶的内壁发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2.A
【详解】土壤是里含有一定的空气和水分,还有一些营养,挖开土壤发现里面有虫子生活,正是说明了土壤里有空气。故选A。
13. 沙质 芝麻、花生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沙壤土。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芝麻、花生。
14. 土壤 颗粒状矿物质 水分 空气 微生物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15.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沙质土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所以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16. 土壤 水分 空气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17. 渗水性 肥力
【详解】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黏质土粘性大,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壤土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所以不同类型的土壤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18. 四川盆地 云南 江西
【详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由于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资源。疏松多孔的黑土主要分布于东北一些地区;紫色土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它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云南、江西等地;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红壤则主要分布于江南丘陵地区。
19. 土壤资源 破坏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资源,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会造成对土壤资源的破坏。
20. 黄河 9 母亲河
【详解】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21.√
【详解】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2.×
【详解】土壤按质地分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呈浅棕色。黏质土含黏粒多、沙粒少,呈棕色或红色。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颜色一般较深。
23.√
【详解】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黏土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蚯蚓、蚂蚁、小树枝等生物。农田土适宜植物生长,所以农田土比校园土的小石子少。
24.√
【详解】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比如长江是其中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沿途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众多湖泊,流经多个省份,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25.×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只是土壤成分不同,营养大多都是一样的。东北地区的黑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利于植物生长。
26.√
【详解】沙质土宜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仙人球、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西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是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27.
【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比如花生和豆苗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土豆和月季适合生活在壤土中;芦苇适合生长在黏质土中。
28.做饭,洗澡、上厕所、打扫卫生;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家里生活中做饭,洗澡、上厕所、打扫卫生都需要用水,所以我们需要做到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来节约用水。
29.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施农家肥、收集落叶沤肥等。
【详解】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
30.能腐烂的垃圾能给土壤增加营养,同时,还能疏松土壤,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使植物茁壮成长。
【详解】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将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等“新成分”添加到土壤中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31.如果森林被砍伐,暴雨或洪水会把土壤冲下山坡,同时也使水土流失,没有了水和土,植物也不能生存。
【详解】如果森林被砍伐,天然覆盖遭到破坏,或垦殖后耕作技术不合理,就会使地面保水能力降低,引起雨水的大量流失。由于雨水对土壤的冲击、浸润与冲刷作用,必然使土壤和成土母质遭到破坏,随水分流失。水土的大量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引起地力减退,产量降低,在水利方面,由于水土流失,引起河流、水库和渠道的淤积,加重了洪、涝、旱灾、影响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32. ①中没有种植植物,②中种植了植物 ① ① 植被覆盖 ④ ④ 土地坡度 植被覆盖 土地坡度
【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
【详解】(1)观察两个木盒的图片,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①中没有种植植物,②中种植了植物。
(2)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①号木盒上无植被,②号木盒上有植被,所以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①,含泥沙较多的是①。
(3)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关,坡度大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③号木盒坡度小,④号木盒坡度大,所以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④,含泥沙较多的是④。
(4)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