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4 11: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孟子
可爱的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轲”“舆”两个字都指代豪华的马车这个名字也能看出孟子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希望他以后出人头地。孟子本人也确实实现了这个目标,成为了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又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只剩下了齐、楚、秦、赵等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为了统一天下,这几个大国之间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去各国游说,希望得到君王的重用,进而得到高官厚禄,但孟子与他们不一样。
孟子一直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天下苍生身上。目睹大国战争、百姓受苦,孟子大胆地挑战君王的权威,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指出了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安定富强。孟子希望君主能够施行“仁政”,去掉那些严峻的刑罚和繁重的赋税。考虑到战争会给百姓们带来伤害,孟子希望君主们不要轻易打仗。如果一个君主能够做到这些,那些有才能的人自然会来效力于他。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就会众叛亲离,施行仁政的君主就会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支持,自然会成为一统天下的国君。
孟子带着他的“仁政”的思想奔走于各大国之间,遗憾的是各国的君主都在忙于打仗没有人肯重用孟子来治理国家。
回乡讲学:奔走游说无果的孟子无奈之下只能学着孔子回去授徒讲学。孟子及其弟子把孟子的经历和思想都写进了书里,就是《孟子》。这部作品文笔生动、思想深刻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善辩的孟子:孟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辩论。《孟子》一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气势磅礴的孟子。他与那些天天用武力统治的君主们唇枪舌剑。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等都被孟子说的哑口无言。
成语大王孟子:孟子为我们创造的成语数不胜数。褒义词——舍生取义、茅塞顿开、救民水火。还有更多讽刺人的成语——率兽食人、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出尔反尔、乱臣贼子等。孟子精湛的语言配合其巧妙绝伦的成语创造能力《孟子》一书让人读来拍案叫绝。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 名轲,字子輿,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课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认为人生而具有四种“本心”。只要不丧失这些“善心”,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想要,喜爱
……是……(表判断)
同时得到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鱼和熊掌的选择
生命和道义的选择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类比论证
生命
道义,正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超过,胜过
所以
苟且偷生
讨厌,憎恨
祸患,灾难
同“避”,躲避
假如,假使
那么
什么(手段)不用呢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讨厌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什么不可以做呢
这一部分刚开始用了两个反问句,以假设的语气推想“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和“人之所恶莫甚于死”的严重后果,进一步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人类的文明,始于物质,终于精神,道德的要求源自于人的内心,道德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沦丧,是很可悲也是很可怕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 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
从《论语》中的一些篇目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完全否定了富贵之欲,而是在利益的取舍中加入了礼仪的考量,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这种观点。
舍生取义
正面
反面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凡可以得生者 皆用
凡可以辟患者 皆为

不义
文天祥
史可法
谭嗣同
秋瑾
李大钊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采用某种手段
由此可见,因此
不仅,不只是
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这种心
丧失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去做;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去做。由此可见, (人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人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食,一豆 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盛饭的容器,多用竹制成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粥状食物
副词,不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踩踏
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同“辨”, 辨别
有什么益处
侍奉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yú)”,语气词
房屋的通称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不会接受;踩踏后给他(吃),就连乞丐也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为了住房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很多谋士都是为了利益在奔走,这段文字最后的反问,将孟子对这些见利忘义行为的不屑表露无疑。
这一部分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主要是物质上的享受,贫穷人的感恩则是心理上的享受。孟子认为,为了这些享受而丢失本心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举例论证
平民行道之人弗受
乞丐 乞人不屑也
正面
勿失本心
舍生取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停止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这一部分通过“乡为”和“今为”的三重对比,再次点明了这种“不辩礼仪而受万钟”行为的荒唐。
最后的“是亦不可以已乎 ”用了一个反问句表明对这种行为的劝止。这个反问句也与上文的反问句形成了呼应,让语言气势磅礴,充满说服力。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羞恶之心,只是后来渐渐地被蒙蔽了,如果不被蒙蔽,每个人都是贤人。所以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羞恶之心(本心)。
举例论证
反面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舍生而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
所恶有甚于死者→何不为→有不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为之······为之······为之
故患有所不辟也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
“辩”同“辨”,辨别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
一豆羹 (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 )
古今异义
古义:能够用来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古义:代词,这
今义:动词,表示判断
古义: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类植物
古义:益处,好处
今义:增加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一词多义
代词,他
助词,的
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对
动词,接受
动词,做
介词,为了
一词多义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却
动词,取得
同“德”,感恩、感激
语气词,同“欤”
动词,给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词类活用
同“德”,名词,恩惠。在这里用作动词,感恩、感激。
1.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2.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
文言句式
应为“(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也”表判断
广阔的视野 辩证的视角 客观的态度
1.本文在艺术上采取层层对比,逐层深入的说理方式,综合运用了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形象、生动、严谨地论证了“人要保持本心,舍生取义”的观点。
2.孟子熟练地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语言气势充沛,如大江大河滔滔直下,语言富有穿透力和鼓动性。
1.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辨析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为了

同“欤”,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