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4 11:27: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陋室铭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朗读并背诵全文。
2.品析文中的名句,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3.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等。
1.学习诵读,感知文意。
学会诵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lòu)室,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rú),往来无白丁。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shǔ)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脚
了解文体: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会诵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脚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交流积累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神奇;灵异。
斯:指示代词,此,这。
陋室:简陋的屋子。
惟:只。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记一记
重点积累下面文言词语。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记一记
重点积累下面特殊用法。
1. 词类活用
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得灵异。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馨:名词活用为形容词,高尚。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记一记
重点积累下面特殊用法。
2. 古今异义
①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②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③谈笑有鸿儒(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④无丝竹之乱耳(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⑤可以调素琴 (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记一记
重点积累下面特殊用法。
3.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4.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显得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说一说
同桌口译接龙,把自己口译困难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来,交流解决。
2. 理解内容,解读陋室。
理解内容,解读陋室。
快速默读全文,思考:
1.给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2.找出文中描写陋室的句子。说说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陋室的哪些特点?
3.作者描写陋室想表达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1、给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
引出陋室
描写陋室
赞美陋室
整体感知
理解内容
2、找出文中描写陋室的句子,说说作者写出了陋室的哪些特点?
描写语句 角度 特点
环境清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作者描写陋室想表达什么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含义:
(1)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居室的简陋;
(2)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观点:陋室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整体感知
了解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他连搬三次家,住房也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你还知道哪些像刘禹锡这样的人吗?
环者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 陶渊明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弟子 颜回
安贫乐道:虽贫困,仍乐于坚守理想、信念、准则。
高洁傲岸:污浊环境中保持傲骨和纯洁心性,不向世俗、恶势力屈服妥协。
整体感知
3. 学习写法,体悟情感。
学习文章写法,品析文章语言。
品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结合知识积累,说说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自选角度(炼字、画面、写法、句式 等),品析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3、作者写三种花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探究写法
1.作者借赞美陋室来表达自己的志趣,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斯是陋室:环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脱俗。
惟吾德馨: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知识链接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
探究写法
2.作者描写和赞美陋室,为什么先写“山”“水”“仙”“龙”呢?
比兴手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以山水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德馨”。
探究写法
3.怎样理解“可以调素琴”和“无丝竹之乱耳”?这两者矛盾吗?
对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反)
把自己日常悠闲脱俗的生活与官场上聚会的烦扰、公务的劳碌形成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不慕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志趣,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情操。
探究写法
4.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陋室,为什么又写了“诸葛庐”和“子云亭”呢?
类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探究写法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做结,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截取引用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与文章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深刻的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
语言品析
自选角度,品析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炼字、画面、写法、句式……
示例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修辞角度)“上”“入”二字(炼字角度)生动传神,化静为动(写法角度),使景物有生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写出了环境恬静、清幽的特点。
语言品析
自选角度,品析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炼字、画面、写法、句式……
示例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法角度),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运用骈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音韵和谐(句式角度)。
课堂小结
主旨上: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写法上: 1、托物言志; 2、类比起兴。
知识框架
陋室铭
陋室
不陋
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博学
日常生活——高雅
以古贤自比:诸葛亮、子云亭
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反问,点睛之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
呼 应
托物言志:借“陋室”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设喻引入(类比)
山、水——陋室
仙、龙——德馨
迁移训练
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高香,啜①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②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葆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③闲居,时抚瑶琴。
(选自《小窗幽记·集景篇》)
【注释】①啜:饮。②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③晏然:安适,安闲。
1.收集几篇托物言志的古诗文,了解古诗文中描写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做积累。
2.模仿课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篇200至300字的小短文,表达自己的志向。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