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案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案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4 00:01:19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气势
杜鹃
满山开遍映山红!
复习导入
拥挤
聚集
移动
脚跟
额角
昏暗
石笋
宽广
石钟乳
观赏
挤压
心情
蜿蜒
登陆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游览顺序,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叶老去旅游吧!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游览顺序
路上
洞口
内洞
孔隙
外洞
出洞
明线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时间
事件
地点
人物
点明题目
开头开门见山,引出内容,简单明了。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圈画批注。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将溪流形美、声美的特点写了出来,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与丰富,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写了出来。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介绍泉水的来路。
读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双龙洞特点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洞口的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周围”“头上”说明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外洞的。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外洞的宽敞、空旷,让人如同身在洞中。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具体说明小船的窄小,以此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一个“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通过孔隙时的姿态,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孔隙的“小”。
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1)船小(并排仰卧)。
(2)仰卧船中,贴在船底。
(3)无法抬头,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呢?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写出了内洞总的特点。
漆黑、宽广
学习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作者首先提到的是“仿佛到了个大会堂”,接着说“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说明外洞给我留下的是容纳人数多、很宽敞的印象,让我觉得外洞非常的大。

如何写出外洞的特点的?
抓特点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作者再次通过直观描写和表达感受,写出了内洞黑、奇、大的特点,运用了列数字,比喻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美丽奇特的画面。
如何写出内洞的特点的?



外洞,孔隙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外洞:
宽敞
孔隙:
窄小、低矮
内洞:
黑暗、宽广、奇异
总结
写法小结
一是要按照游览顺序写,运用过渡句理清游览顺序;
二是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挑选一两处吸引人的、印象深刻的详细写;
四运用多种写作的方法以及生动形象地语言,使
我们身临其境。
如果我们也想把自己游览的地方写下来,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这是一篇游记,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业布置
1.当小导游,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
2.小练笔,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听明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思维能力: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
审美创造:体会游记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难点: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体会游记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浙江 杜鹃 肩部 臀部 移动 额头 石钟乳 源头
2.学生认读。
3.复习: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跟随作者简单游览了双龙洞。回忆一下,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是什么?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都有什么特点?
4.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神奇的双龙洞,看看各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二、精读句段,感悟景物特点
(一)、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路上:映山红 油桐 沙土 粉色的
1.句子: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体会路途景色的“明艳”(明亮艳丽))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
(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这里说的是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将溪流形美、声美的特点写了出来,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与丰富,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写了出来。
(3)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4)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二)、默读第4-7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1.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游览了哪里?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2.简单批注指明交流:外洞、孔隙、内洞
批注相关词语,体会景物特点:
交流汇报:读关键语句,概括特点
外洞——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孔隙——狭小(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内洞——黑(一团漆黑) 奇(变化多端) 大(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三)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1.洞口。出示句子: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把洞口比作桥洞,写出了洞口的宽、大,很有气势。
2.外洞。
出示句子: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作者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外洞比作“大会堂”,说明外洞很宽敞。同时,用具体数字“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形容外洞很大。)
3.交流孔隙的特点:想要进入内洞,最有趣的还是进洞的方式。默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去感受这份神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结合课后习题二,重点体会孔隙的窄小。
出示语句:
(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来说明小船的小。)
(2)船两头都系着绳子……船就出来。(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行船方式,和课文中的行船方式做对比,来体会孔隙的窄小。)
(3)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船就慢慢移动。(紧扣“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体会乘船方式的特殊性,凸显孔隙的特点。)
(4)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挤压”说明“我”距离周围的山石特别近,有被压迫的感觉。“稍微”“一点儿”这两个词说明移动的幅度很小,可见孔隙的窄小。这里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5)指导朗读这两句话时,抓住“挤压”“稍微”“一点儿”等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这种感觉。
(6)小结:同学们,作者叶圣陶老先生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孔隙的窄小,而是通过我们最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时的亲身感受,把孔隙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这样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4.交流内洞的特点。
(1)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告诉我们双龙洞名字的来历,点题。)
(2)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①理解: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各种各样。
②想象一下具体有哪些形状。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①理解: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多样,颜色各异,非常壮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说明景观奇特,值得观赏。
②出示石钟乳和石笋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课件出示说话训练: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4)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理解“十来进”的大小,想象内洞的大小,感受内洞的大。)
5.游完内洞,排队出洞。想象一下作者此刻的心情。
6.课文总结:作者再次通过直观描写和表达感受,写出了内洞黑、奇、大的特点,运用了列数字,比喻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美丽奇特的画面。。
7.写法小结:如果我们也想把自己游览的地方写下来,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是要按照游览顺序写,运用过渡句理清游览顺序;
二是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挑选一两处吸引人的、印象深刻的详细写;
四运用多种写作的方法以及生动形象地语言,使我们身临其境。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2.作业布置:小练笔,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听明白。
四、板书设计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洞口 → 外洞 → 孔隙 → 内洞 → 出洞
(宽大、有气势) (高、大) (狭窄、矮小) (黑、奇、大)
神奇、独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第二课时
一、选词填空。
形态万千 多姿多彩 变化多端 各式各样
(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 ) 。
(2)橱窗里摆满了( )的玩具,吸引了无数孩子的目光。
(3)文成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真是( )啊!
呈现 出现
(1)春天来了,榆中大地处都( )欣欣向荣的景象。
(2)爬上马坡乡的分水岭,(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明艳的油菜花。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无论…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课文,完成填空。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孔隙”的特点是_________。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的进出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完成练习。
……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臂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对画“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设问句,不但具体说明了小船的小,还给人新奇的感觉。
B.写船小是为了突出孔隙窄小的程度。
C.句子中出现了四个“小”字,显得重复啰唆了。
2.画“( )”的句子,从作者的感受中写出了孔隙又___ 又___ 的特点,给读者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从而感受到 “我”那种_________的感觉。
3.将文中加粗字“贴”换成“挨”行吗?为什么?
_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两张表。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写清楚的。
孔隙窄小
写船小 写出孔隙的窄小
写( )
写( )
写( )
我的感受
写( ) 写出我的感受
写( )
五、结合课文,用下列词语仿写一句话。
乘车行进在家乡的小路上,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
【答案】
一、选词填空。
(1)变化多端 ( 2) 各式各样 (3) 多姿多彩
(1)(呈现) (2)(出现)
二、完成填空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填姓名)____叶圣陶__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的情景。文章是按照_____游览__顺序写景物的。
三、1.窄小,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3.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4.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四、阅读课文第5节,完成练习。
…… 1.C
2.画“( )”的句子,从作者的感受中写出了孔隙又_昏暗_ 又__狭小_ 的特点,给读者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从而感受到“我”那种___挤压__的感觉。
3.将文中加粗字“贴”换成“挨”行吗?为什么?
不行,“贴”字更能说明我距离船底没有一点缝隙,突出了孔隙的狭小。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两张表。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写清楚的。
孔隙窄小
写船小 写出孔隙的窄小
写( 用绳子拉船 )
写( 仰卧在船上 )
写( 真实感受 )
我的感受
写( 山石挤压 ) 写出我的感受
写( 稍微抬头 )
五、结合课文,用下列词语仿写一句话。
乘车行进在家乡的小路上,时而 缓慢上坡 ,时而 急速下坡 ,时而 急转弯 ,时而 笔直向前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