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分类与整理(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适当渗透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课前准备 课件、气球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展示两个书柜的图片,一个是整理前的样子,一个是整理后的样子。
2. 提问学生,让他们表达自己对整理前后的书柜的看法,例如哪个性价比更高、更易于管理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整理书柜时所用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 4. 鼓励学生分享在生活中见到分类情境的其他例子,如超市、书店等。 5. 总结今天的学习主题,即“分类与整理”,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1. 观察并比较两个书柜的图片。 2. 表达自己对整理前后的书柜的看法,例如哪个更易于寻找、更美观等。 3. 思考整理书柜时所用的数学知识。 4. 分享在生活中见到分类情境的其他例子。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 1. 出示教科书P27例1,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气球图片。 2. 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分类这些气球,以及分类的标准。 3. 组织学生按形状和颜色分类气球,并记录每种气球的个数。 观察学生操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记录学生可能采用的分类和计数方法,如先分再数、边数边画象形统计图、图文结合记录数据等。 4.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和结果。
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询问学生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展示边数边画的方法,解释花朵形气球上的“3”表示什么。 展示表格记录分类结果的方法,解释表格中的数字表示什么。 5. 引导学生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数据更清楚、更简便。 6. 组织学生讨论,体会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按同样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 7. 渗透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组织学生按颜色再次分类。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按颜色分类并记录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果,并对比两次分类结果的异同。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1. 观察并尝试分类气球,思考分类的标准。 2. 按形状和颜色分类气球,并记录每种气球的个数。 3. 展示自己的分类和计数方法,分享结果。 4. 讨论和理解使用表格记录数据的优点。 5. 观察并讨论两次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识 1. 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七”第1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准备交流汇报答案。 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2. 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七”第2题: 指导学生数一数梨、苹果、桃各有多少个。 指导学生根据个数涂颜色,并填写梨、苹果、桃的个数和三种水果的总个数。 观察学生完成第2题的第(2)小题,并鼓励他们与同桌交流。 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样的图片,分类的结果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分类标准的影响。 1. 独立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七”第1题,并准备交流汇报答案。 2. 数一数梨、苹果、桃的个数,并根据个数涂颜色,填写梨、苹果、桃的个数和三种水果的总个数。 3. 与同桌交流第2题的第(2)小题的完成情况。 4.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同样的图片,分类的结果不同,理解分类标准对结果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1) 形状 颜色 按同样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作业设计 一、。 二、。(填序号) 1.按颜色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文具:②⑤⑥ 玩具:①③④⑦ 二、1.①③⑤⑨⑩ ②④⑥⑦⑧ 2.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注重实践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到的数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难度较大。在分类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一个一个数出来,再写上数,没有规范的呈现形式,但是他们能够说出不同形状气球的个数。为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规范地呈现收集到的数据,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展示交流时,要将每种呈现方式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