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芣苢》《插田歌》教考融合训练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芣苢》《插田歌》教考融合训练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4 06: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6 课 芣苢+插田歌
教考融合
场景描写
《芣苢》和《插秧歌》两首诗的“学习提示”中指出求: “本单元特别选入这两首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 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 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 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阅读时要展开想象, 走进描 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场景描写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古
典诗歌鉴赏重要的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
场景描写及其表达作用
场景描写也称场面描写, 是指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比如大家熟悉的李白 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友人之后,诗人伫立在江边,凝望碧空,
久久不愿归去,任时间流逝,幽幽情思随天际之水绵远流向远方,情谊之深令人动容。这就是典型的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 社会环境 是指能反映社会、 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 如季节变
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场景描写的关键在于要有人物活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开头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因为有人活动其间, 所以是场景描写。而“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描绘了众多景物,但没有人的活动,所以只是景物描写,而不是场景描写。场景描写要以人
物描写为主,景物为辅。景物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如柳宗元的《江雪》,活动在画面里的就渔翁一个人物,
而杨万里的《插秧歌》,活动在画面的则是农夫一家人。
典型场景往往借助白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直朴感人, 并含无尽之意于言外。诗人特别擅长抓住生活中 的典型场景, 以其生花妙笔凝练地描摹出来, 这些典型场景极其感人, 而且让人品味不尽。比如“独自凭栏, 夜 深花正寒。 ”(朱淑真《卜算子·咏梅》)寒夜之中,独自倚阑,人与寒花相对无言,任愁绪和孤寂在其中蕴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有情人作别之时,执手相对,哽咽难言,此时无语胜却万千
之言。这些都是通过对典型场景的描绘,带给人非常强的情感冲击。
场景描写通过感官位移, 将抽象之情变为具体场面, 容易产生新奇的效果。善于言情的诗人, 往往将抽象的 情感转化成更为为丰富的画面, 引导读者借助想象和联想,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品其甘苦。比如柳中庸的《听 筝》中“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在第二句“无限秦人哀怨声”后,诗人接以“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 形象, 让人想到春末, 杨花飘飞, 纸上柳絮吹又少, 落红飘坠, 杜鹃绕啼, 愁对春光, 这就是哀怨。它是将哀怨
之音,借助视觉,具体化形象化,强化对哀怨的认知。
具体的形象化的场景描写还可以调整诗歌的节奏, 让诗显得委婉从容, 更具情致。诗经《氓》中古代女子婚 变。结婚到男子变心的过程, 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在续写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之后服役这两句之后, 爱情的美好
恰是青春妙龄, 爱情的滋润容光焕发, 清新美好犹如沐浴阳光下泛着绿光的柔嫩的叶子, 在紧张的叙事中插入这
句话, 舒缓了诗的叙事节奏, 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留给人无穷的回味的余地, 其后桑之落矣, 喜欢而寓所起
到的作用也应与之无二。在叙事和议论为主的诗中起作用。更是如此。
[教考例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本词的上片和《诗经·周南·芣苢》对劳作场景的描写,方法不尽相同,但各有其妙,请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步骤 1:给场景定名
认真阅读场景内容,给场景定名,以概括场景内容。如《望江南·江上雪》上片可定名为“雪江垂钓图 ”,
而《芣苢》则可定名为“采摘芣苢的过程图 ”。
步骤 2:进行场景再造
借助诗歌意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 联系前后诗句, 将画面重组再现, 披文入境。如《望江南·江上雪》上片
可以抓住“江上雪 ”“ 箬笠 ”“冰散响 ”“蓑衣”等重点词语,译述性描摹画面。
步骤 3:点明典型手法
如果有比较典型的手法必须点明,并进行分析。如《望江南·江上雪》上片中“冰散响” “时振玉花空”
的衬托作用等。
步骤 4:点明情感意图
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场景描写的作用,点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或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本词上片:本词上片描绘了一幅雪江垂钓图:冰天雪地之中,渔翁独自垂钓,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 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箬笠 ”“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 “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 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钓翁的宁静, “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以景衬人,绘声绘色,表达了词人
对渔家生活的同情向往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之情。
芣苢:全是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图:开始人们呼朋引伴“采
之 ”“有之 ”,拉开劳动的序幕;而后一片片“掇之 ”,一把把“捋之 ”;再到手提衣襟“袺之 ”,掖起衣襟“襭
之 ”。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表达劳动者劳动时的喜悦心情。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渔家傲引
洪 适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圉圉(yǔ):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
指巨鱼生活的深渊。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子月 ”句为环境描写, 点明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谋自拙 ”为心理活动, 写大鱼漏网而逃却并不
懊恼。
B. 下片“昨夜 ”“今宵 ”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 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 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
放无拘。
C. 结语“不知”句,由对渔人一家生活的描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 ”,实写作者的
“深知 ”。
D.本词中的渔夫和《江雪》中的渔夫同为隐士形象, 他超然物外, 生活贫困艰辛, 但乐观旷达, 时时感到快
乐与满足。
2.本词的上片和《插秧歌》描写了不同的劳作场景,各有其妙,请作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
1.D【解析】D 项,“本词中的渔夫和《江雪》中的渔夫同为隐士形象 ”分析错误。本词中的渔夫是真正的
渔民,不是隐士。
2.本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寒水捕鱼的生活图景:子月季节, 烈风寒水, 渔人下水捕鱼, 捕得大鱼却又圉圉而去,
渔人只得自认晦气,任由他人评说。艰辛而不凄苦,表现了劳动者豁达的情怀。
《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一二两句通过“抛 ”、“接 ”、“拔 ”、“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 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三四两句通过环境描写点明雨中抢插,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 战斗;五六句写农妇前来叫他们吃早饭,顺便歇会儿, “朝餐”二字写出抢插何其早, “只不答”三字写出抢插
的紧张程度;七八句写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用朴素的话语勾勒出一位忙
教案选粹
一、芣苢
【本课提要】
本节课从《芣苢》着眼,首先通过了解与学习有关《诗经》常识并熟记“六义”,感受《诗经》的魅力。
然后通过学习与练习朗诵技巧,体会诗经语言独具的形式特点。
精读研读《芣苢》, 讨论交流诗歌的写作特点与写作技巧,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理解诗歌
传承的劳动之美。
最后完成课堂检测,积极思考,加深学习印象。
【情景导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中华民族历来有热爱劳动的光荣传
统,古代诗词之中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劳动赞歌。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 ”,热爱劳动是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绵延至今。在这片古老的以农业为本的土地上, 那些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吟唱, 始终是这个民
族血液里最滚烫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古老的歌谣—— 《芣苢》。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3.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理解诗歌传承的劳动之美。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思想感情,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与欢欣。
【教学过程】
知人论世
知文——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
共 305 篇。
诗经的作者, 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 或取
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论世——写作背景
妇女采集车前草即“芣苢 ”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源于繁衍种族的观念, 因为相传食芣苢能受胎生子, 且可治
难产。《毛诗序》解题说“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因此当芣苢粲粲结子之时, 妇女们结伴而出, 竞相采撷, 其 情绪是相当兴奋, 场面是尤其热烈的。周南地方的歌谣中正平和, 历来被认为是“正风 ”的典范。人们在劳动时
以歌谣表达内心的情感,于是有了《芣苢》等诗篇。
常识速递——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①“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土风、民谣。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宫廷乐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②“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叙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题目解读
前人关于“芣苢”的解释:
《毛传》:芣苢,车前,宜怀任(妊)焉。
《别录》:车前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
《陆玑疏》:其子治妇人难产。
根据这些解释可知, 芣苢作为一味中药材, 食之能受胎生子, 并且可以治疗难产。所以, 妇女采集芣苢就成
了一种古老的习俗,采芣苢的人是妇女也就没有疑义了。
精准阅读
1. 预习检测
(1)读文正音
fú yǐ
芣 苢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cǎi zhī
采 采 芣 苢, 薄 言 采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yǒu zhī
采 采 芣 苢, 薄 言 有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duō zhī
采 采 芣 苢, 薄 言 掇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luō zhī
采 采 芣 苢, 薄 言 捋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jié zhī
采 采 芣 苢, 薄 言 袺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xié zhī
采 采 芣 苢, 薄 言 襭 之。
(2)朗读指导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以二二节拍为主,通篇短促的四字显得节奏感鲜明,易于传诵吟唱。
研读文本
讨论交流
1. 朗诵诗歌,划分诗歌层次结构。
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采之”“有之”
第二部分:“掇之”“捋之”
第三部分:“袺之”“襭之”
研读诗歌
赏析并翻译诗歌。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明确:
采采:同“彩彩”;繁茂、鲜艳;
薄言:含有劝勉的语气;
有:采取,指已采起来;
翻译:车前子儿呀鲜艳动人,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2)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明确:
掇:拾取;
捋(luō):顺着枝条把车前子抹下。
翻译:车前子儿鲜艳动人, 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 一把一把捋下来。
(3)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明确: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翻译:车前子儿摇曳生姿,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1. 前人读《芣苢》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
述。
明确:
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 一边唱歌。她
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
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2. 《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
全诗只有“采 ”“有 ”“掇 ”“捋 ”“袺 ”“襭 ”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 其余文字均无改变, 全诗重章复沓,
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
3. 全诗细微变化的六个字是随便用的,还是作者有用心的?可以调换顺序吗?
明确:
妇女们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
“兜 ”的过程, 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 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通过她们弯腰摘取, 成把捋采和
手扯衣襟兜装的连续动作的真切描写, 更突现了她们心灵手巧、操作娴熟的劳动技能与本色。所以, 六个字是作
者有用心的,不可以调换顺序。
4. 《芣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
最后是满载而归, 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 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
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明确:
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句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
“有 ”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 ”, 一片片、 一棵棵地拾取、摘取; “捋 ”,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 “袺 ”,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
襟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难点升级
1.赏析本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
① 重章叠句。
本诗第三句重复第一句, 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 只改动一个字。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 只改
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 全诗三章十二句, 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
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② 赋的手法。
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 从劳动开始到结束, 没有交代劳动者, 起因、地点、环境、结果, 没有刻意
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
③ 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只写了采芣苢的过程, 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
更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
【敲黑板】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 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 《芣苢》描写了周代先民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 展现出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试结合诗歌说说“乐 ”
从何来。
明确:
从《芣苢》中我们仿佛看到, 风和日丽之日, 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 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
鲜亮,她们喊着:“咱们一起采芣苢吧!” 一开始,姑娘们是一颗颗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 一 把把捋之, 手提衣襟袺之, 扎起衣襟襭之, 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 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整个劳动场面充
满了采撷之乐。
3.涵咏诗歌,赏析诗歌的意境,请你写一段优美的鉴赏文字。
明确:
艳阳高照之际, 漫山遍野披红带绿, 妙龄女子三五成群, 携筐提笼, 行于阡陌山径, 衣沾木叶之芳, 手染兰
芷之香, 竞相采芣苢之实。 一人起领, 百千人和之, 遥闻“采采 ”之声, 有如雷喑, 转而寂寂, 歌声似幽诉之寒 蛩, 未及完结, 彼处“采采 ”之声又起, 此起彼伏, 遥相呼应, 群女遂乐而相嬉, 令闻者不禁驻足, 往来之人相
视觑觑,亦为其乐所感。如此情景岂不妙哉?
课堂检测
1.从题中选出对本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
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第三、五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六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
E.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①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
②薄言掇之(选取)
③赖有诸孙替老人(依靠,依赖)
④急炊大饼偿饥乏(赔偿)
⑤多博村酤劳苦辛(求取)
⑥赋诗怜汝足精神(爱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 。 , 。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 305 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 D.④①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
1. AD
【解析】A 项,“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比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诗歌开篇就写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即采芣苢,并未由“他物”引出,所以不是“比兴”手法。 D 项,“在意义上与前句 没有变化 ”错误,“采、有、掇、捋、袺、襭 ”,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故选 AD。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②“薄言掇之 ”意思是“一片一片
摘下来 ”,“掇 ”意思是拾取。④“急炊大饼偿饥乏 ”意思是“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 ”, “偿 ”意思是“补偿”。⑥“赋诗怜汝足精神 ”意思是“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 “怜 ”意思
是“赞扬”。②④⑥中加点字翻译错误。故选 B。
3.C
【解析】从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 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 ”来看, 横线处的最后一空应填⑥, 据此排
除 A、B 两项;正因为《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 305 首”,才会有《诗三百》的称谓,故③应在④前,
据此排除 D 项。故选
二、插秧歌
【本课提要】
本节课从《插秧歌》着眼, 首先通过了解与学习有关杨万里及“诚斋体 ”的常识, 感受“诚斋体 ”的风格魅
力。
然后通过学习与练习朗诵技巧,体会“民风诗歌”语言独具的形式特点。
精读研读《插秧歌》,讨论交流诗歌的写作特点与写作技巧,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奋的品质,感受劳动精
神的内涵。
最后完成课堂检测,积极思考,加深学习印象。
【情景导入】
杨万里我们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都学过他的诗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我们怀抱着对荷塘之上美景的憧憬, 从童真走来。今天, 让我们一齐走近杨万里描绘的另一幅生活图景, 一
起来学习《插秧歌》。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奋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4.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感受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过程】
知人论世
知人——诚斋先生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 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 ”二字, 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 传世作品有 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
等。
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杨万里登进士第, 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 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 年),杨万里病逝,
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知人——文学成就
诗: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 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 别转一路, 自成一家,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 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
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 ”,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
词:
杨万里所作词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
词:
杨万里所作词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
散文:
杨万里的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他为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韩愈、柳宗元)。其作品中密栗深邃、雅健幽峭
之处,尤与柳宗元相似,友人以此推崇杨万里,他也如此自认。
论世
《插秧歌》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 时值农田大忙季节, 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 描绘了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 其间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
和劳动者的赞美。
常识速递——诚斋体
诚斋体是南宋杨万里(号诚斋)所创诗体名。他始学江西派, 后学王安石及唐人绝句, 中年以后弃去前学, 别
出机杼而自成一体。
其诗主要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大而高山流水, 小而游蜂戏蝶, 无不收拾入诗。语言平易浅近, 新鲜活泼, 大 量采用俚语谣谚。想象丰富新颖, 描写生动, 诙谐幽默, 饶有风趣, 为中国诗歌所罕见。师法自然, 一反江西派
艰涩险怪之习气。
精准阅读
2. 预习检测
(3)读文正音
(4)朗读指导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研读文本
讨论交流
2. 朗诵诗歌,划分诗歌层次结构。
明确:
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联,描写插秧的繁忙;
第二部分:颔联,反衬劳动的紧张、艰苦;
第三部分:颈联、尾联,表现劳动紧张、农人勤劳。
研读诗歌
赏析并翻译诗歌。
(1)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明确:
抛秧:扔秧苗。
翻译: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
(2)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明确:
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胛: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
翻译: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
(3)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明确:
渠:他,代词。
朝餐:早饭;吃早饭。
半霎:极短的时间。
翻译:翻译: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
(4)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明确:
莳:移植。
匝:遍;满。
照管:照料,照看。
翻译: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 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1.分析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
①抛秧接秧图—— “田夫抛秧田妇接”
②拔秧插秧图—— “小儿拔秧大儿插”
③雨中插秧图——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④呼唤早餐图——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⑤农夫应答图——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 ”“接 ”“拔 ”“插 ”,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简
要赏析。
明确:
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 ”,插秧关 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 每逢插秧季节, 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 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
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 ”、“接 ”、“拔 ”、“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敲黑板】炼字技巧
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
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的美学效果。
3.《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 ”看似“游离诗外 ”,实则堪
称“神来之笔 ”,请简要赏析。
明确:
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 ”比作头盔,将“蓑衣 ”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向读者暗示: 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 与地拼搏。同时, 两个形象化的
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
4.“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如何理解“只不答 ”,从这
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明确:
老妪(老翁)招呼农夫一家老小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大 儿(一家人)的反应:他(们)依然低头弯腰的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
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 ”。
事实上,他们一边干活, 一边回答了他们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 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们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老妪(老翁):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 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顺手拈来, 实则精当自然, 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 主题得到深化。由插
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5.《插秧歌》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明确:
首联使用白描手法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
“抛 ”“接 ”“拔 ”“插 ”,四个动词, 准确具体平实, 又可暗示分工明确, 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
碌不停的场景。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
以“盔甲 ”防护之严, 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 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表现出
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辛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
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这一“唤”与
“不答 ”,新鲜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
尾联写出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
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 让赶紧照看好那帮鸭鹅, 提防它们来破坏, 极富生活的气息, 用生动朴实
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6.分析本诗情感。
这首诗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 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 富于生活情趣, 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
奋乐观的精神。
难点升级
1.有人说诗歌的第二联,有自嘲之意,也有人说,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表现,你如何理解?
明确:
观点一:自嘲。
斗笠和蓑衣连雨水都抵挡不了,怎么能够和盔甲相比 杨万里将农民的雨衣比作盔甲,以一种貌似轻松俏皮的
语调,表现了农民的艰辛与苦涩。
观点二:积极乐观。
以“兜鍪 ”和“ 甲 ”分别比喻“笠 ”和“蓑 ”,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而此时的农人正是像战士一样,驰骋沙场,斗志昂扬,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了抗争与进取的精神。
3. 这首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①重复用词,叠相呼应。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田”两个“儿 ”,相映成趣。
②一韵到底,富有韵律。
整首诗,除首句不押韵,其余 7 句皆押韵,以平声韵为主,音律和谐。
③通俗晓畅,节奏轻快。
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
④ 巧用动词,富于跳跃。
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的时候运用到大量的动词, “抛 ”“抛 ”“接 ”“拔 ”“插 ”“唤 ”“歇 ”“低头 ”“折腰 ”
“不答”等词,不断的切换着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流畅轻快。
3.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
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明确:
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从语言形式来说, 想象奇特, 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 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 近于口语,
生动活泼。
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4.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明确: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 “采 ”“有 ”“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
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 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 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 三三
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
旷 ”。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 选取日常劳动场景, 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 他们齐心协力, 分工合作, 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 富于生活情趣, 字里行间洋溢
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 回环往复, 令人神往; 《插秧歌》善用口语, 浅白流畅。富
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5.《芣苢》《插秧歌》描写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试
结合诗歌说说“乐”从何来。
明确:
采撷之乐。
读《芣苢》,仿佛看到在春光中,有一些美丽的姑娘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漫山遍野的芣苢,姑娘们兴致勃勃,
她们一边采摘芣苢一边唱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
劳作之乐。
《插秧歌》表现了农忙时节的劳作之乐, 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 农妇招呼农夫用早餐并小憩片刻, 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这一“唤 ”与“不答 ”,新鲜、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
极富生活的情趣。
6.两首诗歌产生的时代相距十几个世纪,诗体不同,所表现的劳动内容也不同,但两者也有相同的地方,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哪里?
明确:
①从精神内涵上看,两首诗都表现出劳动者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
②从场景画面上看,两首诗都写出了众多的人物共同劳作的场景,富有形象感、画面感。
③从语言表现上看,两首诗都使用了当时活泼生动的口语,动词的运用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