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夜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阿长
阿长
与《山海经》
鲁迅
学习目标
1.读准“搁”“掷”“憎恶”“菩萨”等字音;识记“脐”“烦琐”、“疮疤”“书斋”“霹雳”等字形;理解、积累“诘问”“震悚”“粗拙”等词语并学会运用;
2.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能够根据详略安排把握文章重点;
3.品味人物描写的真实与细腻,通过勾画文章中标志事件发展的关键语句来感受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预习检测
1.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搁(gē) 掷(zhì) 脐(qí) 憎恶(zēng wù)
pú sà(菩萨) 竹gān(竿) 烦suǒ(琐) 土fěi(匪)
biàn(辫)子 胸脯(pú) chuāng bā(疮疤)
诘(jié)问 哀悼(dào) 书斋(zhāi)
pī lì(霹雳) 震悚(sǒng) 粗拙(zhuō)
守guǎ(寡)
预习检测
2.重点词语释义。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文常简介
《山海经》: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你能概述一下吗?你能否以此为依据来划分一下文章的段落层次呢?
(2)人们对阿长的称呼以及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
(3—5)阿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
(6—12)阿长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如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13—17)阿长为我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
(18)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
(19—29)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你能概述一下吗?你能否以此为依据来划分一下文章的段落层次呢?
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整体感知
2.人物描写是最常见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方式,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探究: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如“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这几个“恭喜恭喜”中明显藏着阿长无尽的喜悦,结合阿长前夜对作者叮咛的话,可以看出这个不幸的人既藏有美好的愿望,而愿望又如此容易满足的形象特征。又如讲“长毛”故事时语言的荒诞,体现了长妈妈的无知可笑。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如元旦,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看着……”“摇……笑……塞……”这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善良而又迷信的一面。又如“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竖”“摇”“点”三个字,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粗俗的形象。
整体感知
2.人物描写是最常见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方式,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探究: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如“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一句中,十分生动地体现了“我”的无奈,又从这细节中见出阿长的胖与睡相的粗俗。
整体感知
2.人物描写是最常见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方式,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探究: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如阿长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的心理,前文中一切反面描写都成了阿长伟大品质的反衬,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阿长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整体感知
2.人物描写是最常见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方式,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探究: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内容分析
1.文章琐事繁多,在这些事件中,童年的“我”对长妈妈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再读文本,完成表格。
内容分析
事件 人物性格 “我”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
切切察察的毛病
限制我的行动 摆成“大”字的睡相 令人厌烦的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我的隐鼠 为“我”买《山海经》 不大佩服
不耐烦
空前敬意
敬意消失
新的敬意
欲扬先抑
饶舌多事
管得多、爱告状
粗俗、不拘小节
善良、真诚
无知、淳朴
热爱关心孩子
刻画出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阿长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阿长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内容分析
2.课文略写了哪些内容,详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了“切切察察”的毛病、限制“我”的行动、睡相粗俗等,详写了她名字的由来、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为“我”买《山海经》等事。
详略之中更加直观明了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略写部分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全面的多角度了解,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它们起着反衬作用,并不能削弱“我”对长妈妈的敬意。
语言品味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还有不少词语以“大词小用”的形式出现,细细品味,妙趣无穷。请找出相关语句,仔细品味,然后说出你的理解。
语言品味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这是写“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
——含义深刻
语言品味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含义深刻
语言品味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这里的幽默来自对人物缺点的夸张表现。
除此以外,作者童言无忌的表述,长妈妈一本正经的荒诞,对常识的荒诞表述,都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
——诙谐幽默
语言品味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写作时的追忆与感慨,这其中是作者不尽的深情与怀念。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作者对长妈妈最深情的祝祷。
——感情浓烈
语言品味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憎恶”“谋死”二词,并非真有这二词所表现的程度,只是为了夸张地体现儿童的心理,表达“我”对阿长的愤怒与不满。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空前”与“敬意”二词,所包含的是两种视角的含义,从儿童视角来看,是“我”那时信以为真的天真;从写作时的成人视角来看,也流露着对阿长迷信的调侃。
——大词小用
对话作者
在谈及“大词小用”时,我们说“空前的敬意”一语中包含着两种视角的意义,一种为儿童视角,一种为写作时的成人视角。两种视角同时在文中出现是否合理呢?请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这一特点。
对话作者
两种视角恰恰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本文中不仅有“写作时的回忆”(如“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也有“童年的感受”(如“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两种视角叠加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对话自己
在我们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阿长这样迷信的人在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对话自己
比如有的爷爷奶奶,也会给我们讲“大灰狼”的故事,好像是在吓唬我们,实际上是在以他们自己的趣味方式爱护着我们;又如农村地区的爷爷奶奶,他们禁止孩子触犯“神灵”,以“迷信”的方式为孩子祈福,这背后,都是对孩子们的爱,应予以理解。
阿长
与《山海经》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