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人不知而不愠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温习”或“复习”“愉快”或“高兴”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志同道合的人愉快、高兴了解
知道怨恨品德高尚
的人吾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多次”
不是确数
反省办事尽心竭力诚实温习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
旧知识有新的
体会和发现成为老师 4.学而不思则罔(w?ng),
5.思而不学则殆(dài)。思考迷惑而
无所得(陷入邪说的)危险空想 5.由,诲女(r?)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教通“汝”你对待知与
不知的态度知道通“智”,智慧熟读课文 根据提示背诵1.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
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3.《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谈收获 道体会今天的这五则,你对哪则印象最深?为什么?第二课时
默写前五则孔子讲学复习默写 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ng)也。贤人,有
才德的人
反省读课文 通文意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师长处短处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人,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
“毅”,意志坚强才能接受重任,长期坚持奋斗。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古文云: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后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唯临厉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奉行实即问“道”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再读文 细品味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
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的概念: 包括12345章;包括1456789 10章;包括8 10两章。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不愠任重而道远学以致用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
8.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
曾子是每天三省:
9.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可从知识、修养等各方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