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设计: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设计: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0-21 22: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课题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物理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在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分析两个凸透镜组合使用时的成像原理,体会物理规律的应用。再以教师介绍的形式,介绍各种各样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不断发展着的物理学。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以科普故事“显微镜的发现”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掌握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物理的研究方法,初步具备了一些实验能力,但还有待提高;通过声、光、物态变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由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原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本节课与前面的知识内容联系紧密,是凸透镜成像知识的深化和整合,和生物天文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对本节课会比较感兴趣。
教材分析 “显微镜和望远镜”处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第5节,是本章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另一部分是介绍视角。在与前面凸透镜成像规律联系的基础上,利用两次成像规律研究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本节课重在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物理规律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验法、练习法
使用器材 凸透镜2个、凹透镜1个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正立、放大的虚像/u=f不能成像 回答问题、复习旧知 在复习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如果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或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那么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像?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猜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 凸透镜和凸透镜的组合。注意观察透过两个透镜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在观察的过程中适当调节透镜之间的距离。介绍: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介绍故事:显微镜的发现一、显微镜◆探究活动1:放大近处的物体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如何才能将物体放的更大,以便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提示1:要将物体最大程度的放大,那么两个凸透镜都应该对物体进行如何处理?提示2:第一个凸透镜应该使物体成什么像,第二个凸透镜才能对这个像进行再一次的放大?指导学生:用短焦距的作物镜,用长焦距的作目镜;物镜成的像要与物来比较;目镜成的像要与物镜成的像来比较,物镜成的像就是目镜的物。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注意问题:1.显微镜的结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处物体经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于物镜的2倍焦距之外,此实像正好又落在目镜焦点之内,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显微镜的发展史二、望远镜1.介绍各种各样的望远镜2.望远镜的结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3.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物体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放大了?三、视角1.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它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越大。2.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史 猜想、实验、观察现象观察、讨论、归纳观察、思考观察、思考、讨论观察、思考讨论、思考、归纳、总结、结论思考 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去发现现象,总结规律,体会科学家所经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图片,在显微镜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影响物体在眼睛中所成像大小的因素,进而引出视角问题。增强学生的科普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更感兴趣。
三、巩固练习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 3.简易天文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 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 有关。 应用规律、练习巩固 及时将所学方法应用练习,进行巩固。
四、课堂小结 一、基本知识: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二、基本技能1.会利用光路图分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2.会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三、基本方法:观察法、对比法、图像法 观察、思考 对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梳理。
五、知识延展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集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资料,自拟题目就 你喜欢的相关问题写一篇科学小短文。 思考、练习 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六、布置作业 课本:P106 动手动脑学物理1~2
板书设计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二、望远镜1.望远镜的结构;2.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三、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