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温度》教学设计
课题 §3~1 温度
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过程,训练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课程设计紧密围绕生活实际,体会要学以致用、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声、光的自然现象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了一些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初步具备了一些区分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但有待提高。学生通过声、光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由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原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对于温度这个词非常熟悉,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本节课与前面的知识内容联系不大,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教材分析 本课处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第1节,是本章的预备知识和贯穿始终的内容。本章与前面声、光部分联系不是很紧密,讲述的是物理学中热学的部分内容。本章物态变化主要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而科学地测量温度的工具就是温度计,本章很多实验都要涉及到温度计的使用。本节提供了一种温度的必要的测量方法,所以本节在一章中起到很重要的开篇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含义;2.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感受理解温度的含义;2.通过学生制作、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以及亲自动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方法研究问题。课程紧密围绕自然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学以致用,培养社会责任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温度计工作原理;难点: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使用器材 自制温度计、烧杯、冰水、热水、温度计、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指导学生制作温度计:指导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废旧的口服液药瓶,动手制作一个简易温度计,教师只教授制作方法,不告诉成品的用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给出温度定义。◆探究活动1:请学生感受两杯水的冷热程度,将班里同学分成A、B两组,A组同学将一只手指插入到1号烧杯中,B组同学将一只手指插入到3号烧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冷 热(1)请说出你的感受。水冷我们说温度低,水热我们说温度高。(2)教师引导给出:温度的定义温度: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学生亲自动手,加工口服液药瓶。学生实验学生说出感受、填写学案 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生动,印象更深刻。感受不同的温度水的冷热,理解温度的定义。
二、探究 新知 ◆探究活动2:A组同学将一只手指浸泡在1号烧杯中,B组同学将一只手指浸泡在3号烧杯中,静置几秒钟后,两组同学同时将刚才那只手指插入2号烧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 温 热教师连续提问:有的说冷,有的说热,这杯水到底是冷还是热啊?凭感觉判断物体冷热程度准确吗?教师引导:要想获得具体的温度,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测量温度的工具!一、温度计1.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问题引入: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它是怎么测温的呢?(学生展示自制简易温度计)(1)请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实验。将学生自制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两次的液面变化。(2)教师提问:①认真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注意观察②这个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PPT讲解温度计的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3.摄氏温度教师提问:①用自制的温度计能得到这杯热水的温度值吗?为什么不能?②我们的温度计还缺少什么呢?(请和演示用的实验室温度计进行对比,观察有什么区别,检索有用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教师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 温度计上℃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而℃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规定:0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0 ℃: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4.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中空玻璃管、测温液体、刻度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5.常用温度计教师提问:你都知道哪些温度计?(展示几个实物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二、温度计的使用1.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49页,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2.自我检测。3.教师总结:估、选、认、放、读、记估: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选: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认:认清所选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放: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示数稳定后读数记:记录结果注明单位三、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1.请学生观察自带的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看它们的结构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完成表格。种类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原理液体热胀冷缩刻度范围(量程)-20~110 ℃35~42 ℃最小刻度(分度值)1 ℃0.1 ℃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使用前甩几下,将水银甩下去后才可再次使用2.体温计的特殊结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吗?四、常用温度值1.教师提问: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吗?为什么?2.介绍一些物质的温度。3.介绍温室效应及其影响。 学生实验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进行实验、描述现象学生回答思考、归纳思考、回答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自学总结,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填写学案、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利用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训练提高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步骤及现象的准确描述。从学生自制“成果”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参与度,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物理方法的渗透,通过分析问题的过程和训练增加思维的深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总结能力,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力量。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书写总结能力,有利于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从环保角度,强调物理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树立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要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温度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常用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原理摄氏温度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思考、总结 回顾本节内容,使知识更具系统性,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四、知识延展 1.提问:温度计的中空玻璃管为什么一定要很细呢?2.观察视频:“教师自制演示用简易温度计”,观察测温过程中液面的变化特点(先下降、后上升)。请你合理的猜想,推理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现象对你有何启发? 思考、回答 更好的了解温度计对于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让学生体会不断发展中的科学。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布置 作业 课本:P52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板书设计 §3-1 温度计一、温度二、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原理——热胀冷缩2.摄氏温度 3.温度计的构造4.常用温度计三、温度计的使用四、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
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