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语文在经典文本的品读中。
走进伟人的内心
①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②“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③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④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⑤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毛主席望着天花板,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此时此刻他心里是怎样想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写在下边。
2.但是,“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这是为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写在下边。
3.可是,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给他签字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第二天早上,秘书发现,“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那么,请你推测和描述:在这个不眠之夜,主席可能想了什么?
4.小柯有边阅读边做批注的习惯,请你结合小珂的阅读感受,在空白处填写她的批注。填序号即可:①愁肠百结 ②忠魂已化清风去,一诗吟罢泪双流 ③五雷轰顶
当读到“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时,在旁边写下了“ ”;读到“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体会着毛主席的内心纠结,在旁边写下了“ ”;她想象着在冬日的清晨,毛主席独自站在卧室外边的庭院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时此刻,也许只有这样的诗句才能稍微抚慰他痛苦的内心。小珂不禁一阵感慨,在课文下边写下了“ ”。
二、阅读短文。
爱国将领吉鸿昌
吉鸿昌被敌人从天津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他,要他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
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5.画“ ”的句子中的第一个“休息”指 ,第二个“休息”指 。
6.品读下面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句话是对吉鸿昌 和 的描写,此时他可能会想: 。
7.下面不能表现出吉鸿昌“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的是( )
A.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
B.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
C.临刑之时吉鸿昌表示自己不能跪下挨枪,死了也不能倒下,让刽子手给自己搬了把椅子
D.吉鸿昌不让刽子手在背后行刑,让刽子手在自己面前开枪,他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如何打死自己的
8.读文中画“﹏﹏﹏”的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三、班级要开展讲故事比赛,从古诗中认识人物、了解其心情、学习其品行,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为参加故事比赛做好准备。
儒者之豪迈徐百柯
①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②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竟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③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知识。
④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⑤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大笑而去。
⑥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⑦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⑧他的学生吴天辉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人跟他有交情。他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餐馆小吃一顿。"
⑨另一位学生傀瀛涛回忆说,一次,他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瑰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 11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⑩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间间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选自2017年第39期《求学》,有删改)
9.听了讲述,听众提出了个问题,蒙先生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进行解答。( )
A.不去院长家拜访,让院长十分难堪。
B.虽然在经史之学上造诣很高,但是不精通教学。
C.学生们不认可他的考试方式。
D.为人光明磊落,不会阿谀奉承,不搞阴谋诡计。
10.“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蒙先生将自己比作 ,问学者如果 ,蒙先生就 ;反之,蒙先生就 。句话体现了蒙先生 。
11.下面的句子是对蒙先生的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12.你觉得蒙先生的考试方式好吗?为什么?
13.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先生从不阿谀奉承,即使因此不被续聘,也我行我素
B.走上讲台从容潇洒,讲课不带讲稿,不理会下课钟
C.对三教九流一视同仁,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讲话风趣幽默
D.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尤其是宋明理学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分餐,健康饮食的呼唤
材料一:刻不容缓的警醒
早在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就提出了餐饮业分餐制经管服务规范。2016 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饮食新风尚——不浪费和分餐制。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公筷和分餐又一次被强调。“民以食为天,更以健康为先“成为社会各界的其识。
材料二:什么是分餐
自古代以来,饮食与生存同步,饮食文化是多少年来人们对食物的认识和运用,是关于食物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人文艺术的综合体。
共食指多人合用一份或几份菜肴,如同我们每家每户现在的用餐方式。在食物短缺、物质贫瘠的年代共食有着诸多好处。
分餐和共食是相对的。分餐是指由家人、厨师或服务人员,按照定量或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盘或碗中,给每一个就餐者独自享用。
分餐制更注重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分餐让身体和心理空间都是安静自由的,当然也是卫生、互不侵染的,对养成定量搭配、卫生习惯和不浪费等优点有明显优势。
材料三:分餐的好处
①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②塑造日常生活的规范,有利于每个人树立良好健康生活行为价值观。合理膳食、规律有恒,对有效预防和延缓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深远。
③约束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分餐有助于简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④促进新时代饮食技术变革,对烹饪方式、量化、器皿、减少盐糖使用等提出新要求,促进中华饮食现代化,更有利于国际化交往和适应社会发展。
⑤传递优良饮食文化,为健康中国行动加油!
1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分餐”是指
15.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2019年我国提出了“分餐”的要求,却没被社会各界重视。
B.分餐对有效预防和延缓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深远。
C.分餐可以约束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分管有助于简餐。
D.分餐制的特点是注重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
16.下列关于“分餐的好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有利于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B.促进中华饮食现代化,更有利于国际化交往和适应社会发展。
C.塑造日常生活的规范,有利于每个人树立良好健康生活行为价值观。
D.分餐让身体和心理空间都是安静、自由的,当然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17.实施“分餐”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人拒绝,如果你的家里还没有实行分餐制,你打算怎么说服你的家人呢?
参考答案: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2.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3.忽然脸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主席又醒了。他知道那是电报记录稿。他的心收缩了一下,眼泪夺眶而出。“当、当、当”,钟表在黑夜里响了三下。他躺在床上,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双眼睛,那是襁褓里一双婴儿的眼睛,他看着他,甜甜地笑着;妻子开慧抱着他,深情地看着他,叫他喊爸爸……一行温热从腮边流下,枕边一片湿凉。 4. ③ ① ②
【解析】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第③自然段“‘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可知毛主席心里想的是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第③自然段“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可知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不能因为自己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3.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从语段中的这句话“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在夜深入静时,因思念儿子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据此想象写话即可。
示例:岸英是我最疼爱的长子,从小在社会的烂泥潭中翻滚。饱受过社会的艰辛, 在苏联留过学,在农村锻炼过。一次次的分别不都回来了吗?这次难道真的回不来了?岸英奔赴朝鲜时,我因为工作繁忙没能见上一面。可谁知竟成了永别。已经是午夜十二点钟了,毛主席却毫无睡意。他挪动着灌铅似的双腿重重的坐在了床上。悲伤的躺了下来,却发现无论怎样辗转反侧也无法入睡。毛主席喃喃地说着:“岸英,岸英……”双眼涌出悲伤的泪水和无限的眷恋。
4.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愁肠百结:忧思郁积的心情好像结成了许多疙瘩。形容极其忧愁烦恼。
忠魂已化清风去,一诗吟罢泪双流: 对于为国征战牺牲的士兵来说,他们的英魂已随清风而去,让人为之流泪。
五雷轰顶:比喻遭到突然而沉重的打击。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时,可知毛主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因此选择“五雷轰顶”,故选③;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可以感受到毛主席的忧愁烦恼,故选择“愁肠百结”,故选①;
结合“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时此刻,也许只有这样的诗句才能稍微抚慰他痛苦的内心。小珂不禁一阵感慨,在课文下边写下了“忠魂已化清风去,一诗吟罢泪双流”。故选②。
5. 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 死去 6. 动作 语言 我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会站起来,中国共产党是永远不会倒下的,我们的革命事业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7.A 8.这是对敌人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现出吉鸿昌大义凛然的精神震慑了敌人。
【解析】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注意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它是一个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从: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可知,第一个“休息”指句话的意思是过度疲劳而休息,第二个“休息”指死亡、牺牲,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现了他幽默风趣、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
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瞪”可知是动作描写,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是语言描写。这是吉鸿昌英勇 就义时的表现,结合吉鸿昌视死如归、大无畏的精神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可:
示例: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死,死得值得,相信还有更多的革命工作者去完成我没完成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一定可以胜利的。
7.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死也不倒下”的指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同反动派作斗争的英雄形象。BCD都写出了吉鸿昌是如何同反动派作斗争的,A选项没有表现出吉鸿昌的形象。
故选A。
8.本题考查对词语理解。
“有些害怕了”是对敌人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被吉鸿昌从容不迫,死也不会向敌人屈服时的态度所震惊了。
“发抖地”出现两次,是对敌人说话和举枪时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敌人的紧张,可以看出面对吉鸿昌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时敌人被震撼了。
9.D 10. 钟 问得多 讲得多 讲得少 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11.这句话是对蒙先生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通过“兴高采烈”“猛吸”写出了当学生问出好问题时,蒙先生心中的畅快、开心。 12.示例:我觉得好。因为这种方式新颖独特,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能减轻考试压力,增进师生感情。 13.D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认真阅读文段分析。
结合第二段“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竟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可知,其第一次未被聘用的表面原因是不去院长家拜访,让院长十分难堪,根本原因是其为人不会阿谀奉承。故A错误。
结合第三段“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可知,B项“不精通教学”,C项“学生们不认可他的考试方式”说法错误。
结合“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和“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可知,“为人光明磊落,不会阿谀奉承,不搞阴谋诡计”是蒙先生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的意思是用力扣(钟)则声音大,轻轻扣(钟)则声音小。
故蒙先生将自己比作钟,问学者如果问得多,蒙先生就讲得多;反之,蒙先生就讲得少。体现了蒙先生对问学者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11.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可知,“兴高采烈”是神态描写,“点燃”“吸”等是蒙先生的动作描写。
结合“学生的题目出得好”可知,这里写的是学生问出好问题时,蒙先生畅快、开心样子。
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12.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开放性题型。
学生针对蒙先生的考试方式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述合理即可。如:蒙先生的考试方式好,轻松有趣,又能很好地测试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13.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认真阅读文段分析。
阅读可知,A、B、C项正确。
结合“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可知,D项“著作颇丰,尤其是宋明理学”说法错误。
故选D。
14.由家人、厨师或服务人员,按照定量或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盘或碗中,给每一个就餐者独自享用。 15.A 16.ABC 17.在我家,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了,容易守旧,我会通过一些新闻报道,告诉爷爷奶奶分餐的好处以及共食带来的影响。我相信分餐制很快就能在我家实施了。
【解析】14.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由材料二中“分餐和共食是相对的。分餐是指由家人、厨师或服务人员,按照定量或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盘或碗中,给每一个就餐者独自享用。”可知,分餐是指由家人、厨师或服务人员,按照定量或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盘或碗中,给每一个就餐者独自享用。
15.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A.不正确。由材料一中“早在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就提出了餐饮业分餐制经管服务规范。”可知,2003年我国提出了“分餐”的要求,却没被社会各界重视。不是2019年。
B.正确。由材料三中“合理膳食、规律有恒,对有效预防和延缓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深远。”可知。
C.正确。由材料三中“约束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分餐有助于简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可知。
D.正确。由材料二中“分餐制更注重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可知。
故选A。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A.正确。由材料三中“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可知。
B.正确。由材料三中“促进新时代饮食技术变革,对烹饪方式、量化、器皿、减少盐糖使用等提出新要求,促进中华饮食现代化,更有利于国际化交往和适应社会发展。”可知。
C.正确。由材料三中“塑造日常生活的规范,有利于每个人树立良好健康生活行为价值观。”可知。
D.不正确。由材料二中“分餐让身体和心理空间都是安静自由的,当然也是卫生、互不侵染的,对养成定量搭配、卫生习惯和不浪费等优点有明显优势。”可知。分餐让身体和心理空间都是安静自由的,不会造成浪费。“当然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错误。
故选ABC。
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要说服家人实行分餐制度,可以向家人说明分餐的好处,还可以以身作则,自己先用,然后带动家人进行分餐。将自己的想法组织语言写下来,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