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关于眼睛,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创设情景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瞳孔一、眼睛的视物原理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角膜眼睛的构造晶状体瞳孔合作探究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呈缩小、倒立的实像。 我们是这样看到物体的 正常眼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能看清远处与近处的物体。近视眼成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成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1.研究近视眼的矫正凹近视眼模型二、视力的纠正 在近视眼模型前面选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凸远视眼模型 在近视眼模型前面选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2.研究远视眼的矫正信息窗1、什么是透镜焦度?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焦距的倒数,Φ=1/f,单位:m-1镜片的度数透镜焦度乘100的值,D=100Φ,单位:度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眼镜的度数三、透镜的应用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想一想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答:⑴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⑵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镜头(凸透镜)胶片(光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片相当于 。凸透镜光屏想一想:
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答: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
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总结梳理 请同学们分组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之后在班上交流。达标检测1、在正常情况下,视网膜上接收到的像是 像 ;加上矫正眼镜后,视网膜上接收到的像是 像。(填“实 ”或“虚”)2、近视眼只能看近处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 A、晶状体太厚;B、晶状体太薄; C、像成在视网膜后;D、眼球太长。A、D实实3、远视眼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的可能原因是( ) A、眼球太短; B、晶状体太薄; C、像成在视网膜前;A、B5.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中的那一付( ) 4、有+250度-200度的眼睛片,它们的焦距分别是多少?近视眼配戴哪个?0.4m、0.5m、 -200度
7.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 像,被观察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
8.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 ( )
A、一倍焦距以内 ?? ?? B、焦点上 ??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9.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应把物体放在 ( ) A、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与两焦距之间 ??
C、放大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D、放大镜的两倍焦距上AC正立、放大的虚像小于一倍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