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教学设计)
单 元 备 课
第 一 节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6课时
主要内容 本单元将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使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转化为对我们有用的物质(如Mg的制取);如何使海水淡化及海底矿物的开发和利用;明确海水晒盐的原理及利用海水制纯碱的原理;同时本单元还将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及一些常见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海水淡化和粗盐的提纯。
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多数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接触到,需要教师比较多的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1.运用图示、列表等方式认识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学会蒸馏法分离物质,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认识溶解度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初步学会合理控制实验条件。3.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了解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重点、难点 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的种类。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3.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4.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5.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6.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教与学建议 本单元充分重视了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充分重视了学生对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主线之一,要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本单元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如设计实验方案、权衡利弊,实验条件的控制、观察图表,绘制曲线等,也必须有机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组织好探究活动,把化学观念和方法的教学落到实处。
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1课时第二节 海水晒盐 2课时第三节 海水“制碱” 2课时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课时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课题 海洋化学资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的种类。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 利用海水制取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可燃冰视频资料(可从网上下载)、导读思考题。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导入新课我们常把大海比作故乡,比作母亲,它就像一个摇篮,孕育了我们的成长,它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同学们,你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资源吗?(学生回答:盐、鱼、石油、天然气、潮汐能……)海洋中还蕴藏着哪些宝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洋中的化学》。(板书)。二、推进新课1.海水中的物体活动1 感知海水中的物质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又苦又涩的,海水中除了水之外,还含有哪些物质呢?下面请观察这幅图片(播放幻灯片),看能得出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海水中水占96.5%,溶解的盐占3.5%;海水含有的阳离子有钠、镁、钙、钾四种金属离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钠离子,其次是镁离子;海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两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氯离子。)这些离子可构成哪几种物质呢?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请看课本第30页,阅读第二段。从海水中各离子的含量上来看,海水中含量最多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我们利用海水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可以制备对我们有用的物质。活动2 感知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提问】镁具有“国防元素”之称,而海洋中又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我们如何从海水提取镁呢?【讲解】大海被称为“蓝色的宝库”,人类能从海水中提取多种元素来制备对我们有用的物质。飞机、舰艇、导弹、飞船,都要求制造的材料既要坚硬,又要轻盈,而且还要耐热。什么材料能达到这种要求呢?镁铝合金和镁锂合金目前是最佳选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镁的年产量为战前的10倍,战后又开始回落。可见,镁的生产与战争密切相关,因而被誉为“国防金属”。此外,镁在冶金、照明、医药上也大有作为。目前世界上镁的产量有60%来自海洋。【投影演板】观看大屏幕上提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试写出在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想一想它们各属于哪些基本反应类型?(1)海水提镁反应原理MgCl2+Ca(OH)2=Mg(OH)2↓+CaCl2(复分解反应)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MgCl2通电Mg+Cl2↑(分解反应)【讲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盐,通常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者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可制得金属镁。【讨论交流】【师】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经过这些反应步骤提取呢?【生】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设法使之富集。【师】制取过程中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什么?【生】目的:①将海水或卤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使镁元素富集。②除去氯化钠等杂质。2.海底矿物活动3 感知海底矿物【出示】导读思考题,指导学生看书讨论:【师】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生】海底蕴藏着数百种矿产资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矿、可燃冰、砂矿和砂砾、多种金属结核等矿物。【师】“可燃冰”是什么?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故被称为“可燃冰”。优点:高效、清洁(即产生能量多,污染小),被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投影】可燃冰的燃烧缺点:难以开采和运输,一旦泄漏会增强温室效应。【讲解】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温室效应”。如何控制“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开发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②可燃冰:是一种化合物,CH4·8H2O。③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天然气因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易爆炸。④煤:因含S等杂质多,大量燃烧易形成酸雨。【师】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生】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全世界储量丰富,约30000亿吨。【投影】【信息整理2】阅读“海底矿物”,观察“海洋矿产资源”图片,可以看出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1)海洋中的主要资源: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矿产资源(海底存在的各种矿藏)动力资源(如潮汐能)生物资源(各种海洋生物)(2)海洋污染:▲陆源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生活污水、垃圾、农药的排放)▲海上污染(船舶、油船排放的废水和废物;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造成的污染)(3)防止污染措施为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3.海水淡化活动4 通过海水淡化探究感受海水淡化的方法不同【过渡】其实我们从海水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盐类,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水占96.5%)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地球有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还缺水吗?(学生回答:97%以上是咸水,只有2.53%是淡水,可供利用的仅占1%,况且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淡水危机呢?【板书】3.海水淡化【投影】【讲解】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过渡】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海水淡化的思考。1.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人们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讲解】海水淡化的方法一——蒸馏法: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是靠达到“沸点”而蒸发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变为液体,其过程是物理变化的过程(状态改变)。【提问】如何淡化海水?【演示】(教师演示,媒体出示,学生观察、记录、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将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交流】为什么自来水(或冷却水)要下端进,上端出?(学生回答逆流慢,可与水蒸气充分进行热交换,冷凝效果好。)【讨论】(1)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从以下方面考虑:①进一步延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如适当延长导管)②可以使用冷凝剂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如在导管外壁包冷毛巾)③可将收集水的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④可使用冷凝管(2)怎样检验小试管中得到的冷凝水是否是淡水?(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如果没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是淡水。)【讲解】海水淡化的方法二——多级闪急蒸馏法(70%的淡化海水是用此法生产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P34膜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投影】【讲解】海水淡化的方法三——结晶法:在海水中加入极易挥发的物质——丁烷,丁烷挥发带走海水的热量使海水结冰,从而使水与盐分离,这和冰箱的制冷原理是一样的。【讲解】海水淡化的方法四——膜法【投影】【讨论】(1)淡化膜有什么作用?(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盐的离子通过)(2)右侧溶液组成在加压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从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方面比较)三、课堂小结【提问】本课知识中,海水提镁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知识你掌握了吗?【小结】学习本课知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①以海水为原料制备Mg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解的是熔融MgCl2,而不是溶液;②“可燃冰”的形成及优点,不可把可燃冰当成甲烷或冰,也不要认为冰可以燃烧。2.天然气水合物是不是最理想的燃料呢?虽然它燃烧产生的热量高、燃烧后无残渣留下,相对“煤”等燃料,优点很大,被誉为“未来能源”,但其燃烧后生成CO2,易造成温室效应,因此最理想的燃料是H2。四、课堂训练1.下列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露 C.海水晒盐 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2.海水制镁: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流程图,请阅读课本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⑤ 以上五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3.海底不仅蕴藏大量的煤、石油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在海底还发现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海底还蕴藏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多金属结核,也称为“ ”。五、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时相关练习。2.课本P34“挑战自我”1、2、3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镁的制取: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通电Mg+Cl2↑二、海底矿物石油、天然气、煤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其他三、海水淡化
教后反思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课时1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的提纯
课题 海水晒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6,40-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粗盐的提纯
教学重点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学会用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教学准备 小烧杯(50mL)、药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碘、水、酒精、火柴等。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到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二、新课学习1.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____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粗盐。【过渡】从流程上看,为什么要将海水引入蒸发池?为什么引入结晶池后才会有食盐析出?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2.复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一定温度下,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度的溶解?实验指导:量取20mL水,倒入小烧杯中,称取10g食盐晶体,先取一半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再将剩余的食盐晶体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食盐 (能/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度地溶解。在一定 下,在一定量的 里, 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实验现象:食盐溶解不了。实验结论:食盐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度地溶解。](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实验指导:①给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中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②给盛有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加水再振荡,直至氯化钠完全溶解。[实验结论:在 或 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实验现象:①加热后,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消失;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剩余的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水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改变条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3.结晶【过渡】怎样将食盐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来?活动天地8-1:蒸发结晶投影:(1)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从不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2)建立假设:食盐 (会/不会)在一定量水中无限度地溶解。我们可以用 法制得饱和食盐水,用 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取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少许,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吹风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4)得出结论: 我们可以用 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固体物质从它的 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食盐不会再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度地溶解,我们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制得饱和食盐水,用结晶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玻璃片上有食盐晶体析出。解释: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继续蒸发,食盐晶体溶解不了,结晶析出。明确结晶是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课堂练习:1.海水晒盐是(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课堂小结:1.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阳光充足、雨量少等条件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故上述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2.析出食盐后的母液能不能随意处置?[析出食盐后的母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还可以从中提取多种物质,不能任意丢弃。]【作业布置】完成本课时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1.海水晒盐的过程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2.复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3.结晶
教后反思
课时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课题 海水晒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理解什么是溶解度;(3)了解气体的溶解度;(4)认识溶解度曲线;(5)知道降温结晶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固体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
教学难点 溶解度曲线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酒精、氯化钠、碘、硝酸钾。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导入新课察尔汗盐湖里含有丰富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资源,生活在湖区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二、新课学习溶解度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就是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那么,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参考视频: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酒精、氯化钠、碘、硝酸钾。1.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现象:加入10mL水并振荡加入10 mL酒精并振荡氯化钠溶解,溶液无色几乎不溶于水碘几乎不溶于水溶解,溶液棕色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溶解性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视频:硝酸钾溶于水2. 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剂质量。我们可以设计出下面的实验步骤取5g硝酸钾加入20mL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固体全部溶解]向刚才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又有什么现象?[固体部分溶解,有固体剩余]将有固体剩余的溶液加热我们看到什么现象?[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又有什么现象?[固体又全部溶解]我们将热的溶液冷却到室温,又有什么现象?[有晶体析出]实验结论:在溶剂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增大;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减少。物质的溶解性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以外,还与溶剂的种类、溶剂量的多少有关,也受温度的影响。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要理解溶解度,要注意溶解度有四个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溶液状态:饱和状态单位:质量为g两个例子:例: NaCl在50℃时的溶解度是37.0g[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0gNaCl,溶液达到饱和。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7.0g NaCl。]例: 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0g[在60℃时,100g水中溶解110.0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0硝酸钾。]如何理解下列语句:(1)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3g食盐,则食盐在20℃时溶解度为23g。[不正确 没有指明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2)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为36.5g,则NaCl的溶解度为36.5[不正确 没有指明溶解度的单位;](3)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3g,则该溶质的溶解度为23g。[不正确 100g不是溶剂的质量;](4)100g水中最多溶解36.5g NaCl,则NaCl的溶解度为36.5g。[不正确 没有指明温度;]多识一点:气体的溶解度鱼能在水中生存,打开汽水瓶盖时可能会喷出汽水,这都证实了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里。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有四点注意:条件是:标准大气压、一定温度溶剂:是水状态:饱和状态单位:是1我们看下面是几种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氧气氯气二氧化硫氯化氢氨气溶解度1:0.031:21:401:5001:700气体溶解度:是一个比值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为什么?[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为什么?[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溶解度曲线根据几种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来的曲线——溶解度曲线。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出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还能查到0-100℃范围内任一温度下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认识溶解度曲线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曲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溶解度曲线应用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3.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一般将20℃ 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 10g之间的物质称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 1g之间的物质称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称为难溶物质。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g;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0.094g。2.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识一点:降温结晶观察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对于这样的物质,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工业上经常运用这种方法从溶液中提取化工原料和产品。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9g硝酸钾由80℃冷却到20℃2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31.6g硝酸钾,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169g-31.6g=137.4g我们返回课初的问题:青海湖里含有丰富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资源,生活在湖区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课堂练习:1.为了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B )A.加入大量硝酸钾固体 B.升高温度C.加入大量水 D.降低温度2.10℃时,20g水中溶解了2g甲物质,正好形成饱和溶液;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25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D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3.已知:氯化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氯化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为( C )A.1:1 B.1:2 C.1:3 D.1:44.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B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5.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把一定量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肯定不变的是( D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剂的质量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 溶解度曲线能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作业布置】1.P40交流共享2.P42挑战自我2、4
板书设计 二、溶解度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和溶剂的自身性质,温度。2.溶解度四个要素:温度、状态、一定量溶剂、单位3.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教后反思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课时1 氨碱法制纯碱
课题 氨碱法制纯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4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2.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重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教学难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教学准备 小烧杯(50mL)、药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碘、水、酒精、火柴等。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导入新课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二、新课学习(一)氨碱法制纯碱在工业上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钠。NaCl→Na2CO3 从组成上看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至少需要碳元素和氧元素]制取碳酸钠所需要的反应物有:氯化钠、二氧化碳。仅此这两种物质你认为行不行?[还需要:氨气、水]氨碱法生产纯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氯化铵中加熟石灰可得氨气,可重复利用。此变化可以表示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H2O+CO2↑1.氨溶于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两者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NaHCO3先析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3.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 [含有NaHCO3]4.析出NaHCO3后的溶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吗 [是饱和溶液]5.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HCO3外,主要还含有什么物质 [还含有NH4Cl]此方法的优点及解释:1.二氧化碳可由CaCO3分解而来。2.在反应中由于NaHCO3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此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相对较大,不析出。3.制取过程中先通往氨气形成氨盐水,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缺点是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①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② 2NaHCO3Na2CO3+H2O+CO2↑③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l,还得到另一产品NH4Cl固体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纯碱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及玻璃生产等均需大量的纯碱。视频:碳酸钠的作用纯碱还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又称酸式碳酸钠,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在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制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A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水2.经发酵的面团有酸味,在蒸馒头前需要向面团中加入一种物质来把酸味除去,这样蒸出的馒头才松软可口,加入的这种物质应该是( C )A.熟石灰 B.烧碱 C.纯碱 D.石灰石3.下列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D.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工业上以经过精制的食盐为原料,通过氨碱法制取纯碱。2. 碳酸钠能与大多数酸及某些碱、盐发生反应。3. 纯碱和小苏打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作业布置】P47挑战自我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第三节 海水“制碱”一、氨碱法制纯碱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H2O+CO2↑1.侯氏制碱法2.纯碱3.碳酸氢钠
教后反思
课时2 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课题 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教学重点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药品:稀硫酸、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匙、镊子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导入新课我们对酸碱都不陌生,那大家知道酸碱反应生成的盐有哪些化学性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下吧!提问:纯碱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并补充:【学生活动】思考并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分析以上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学生回答: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2.各成分互相交换3.各元素化合价不变4.反应物是酸、碱和盐,生成物有水、沉淀和气体……【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1)化合物;(2)相交换;(3)价不变。【学生活动】写出方程式并分析它们是否是复分解反应。(1)铁在氧气中点燃;(2)高锰酸钾制氧气;(3)镁和稀硫酸的反应;(4)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反应。【教师点评】(略)活动2 设计探究,归纳条件【提出问题】是否化合物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过渡】我们通过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一起来进行探究。(见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请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实验过程和现象:(“+”表示反应,“-”表示不反应)【学生讨论】在怎样的条件下,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归纳】有气体,沉淀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活动】判断下列物质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3)硫酸和氯化钠溶液;(4)碳酸钾溶液和盐酸;(5)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活动3 演示过程,认识本质【提出问题】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是什么?使用flash动画展示离子间反应的微观过程。【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以离子的形式写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在水中HCl和Na2CO3分别解离:HCl=H++Cl-、Na2CO3=2Na++CO32-将以上反应改写成离子的方式:2H++Cl-+Na++CO2-=3Na++Cl-+H20+CO2↑划去方程式左右两边相同的离子:2H++CO2-=3H20+CO2↑【归纳】复分解反应是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都会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小。(此处不宜过多拓展,以免增加学习难度)【学生活动】对照书后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构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特殊离子网络。参考网络:或以口诀的形式掌握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如:钾钠铵硝溶,盐酸盐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碳酸盐中余不溶,碱中钙微钡也溶。说明:含钾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可溶;氯化物中除氯化银不溶,其余均可溶;硫酸盐中除硫酸钡外均可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碳酸盐中除含钾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可溶外,其余均不溶(碳酸镁微溶,碳酸铝、碳酸铁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碱中含钾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氨水)和钡离子的均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余均不溶(氢氧化银在水中会迅速分解)。活动4:总结归纳,有效应用【提出问题】你能归纳出初中化学中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吗?提示:复分解反应是发生在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可以从化合物的类别入手归纳。【学生活动】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归纳】①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②酸+碱→盐+水③酸+盐→新酸+新盐④碱+盐→新碱+新盐⑤盐+盐→新盐+新盐【学生活动】根据上图,每举一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点评】(略)四、课堂小结【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复分解反应学习“五要”:一、要记住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二、要明确复分解反应的要点。1.要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2.要明确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从化合价的变化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但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成分。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3.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能发生,应特别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反应就能发生。4.明确发生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1)酸与碱的反应中这里的碱既可为可溶性的碱,又可为难溶性的碱。(2)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必须是可溶的。(3)酸与盐的反应中,盐可不溶,但酸必溶。三、要熟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四、要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交换反应。当溶液中某些离子能相互结合而使其浓度减小时,那么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如果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那么反应也就没有发生。五、要掌握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规律(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3)盐+盐→新盐+新盐 (4)酸+碱→盐+水(又叫中和反应)。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1)化合物;(2)相交换;(3)价不变。3.条件: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时。4.本质:向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教后反思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题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除去少量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2.初步学习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教学重点 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胶头滴管、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粗盐。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从本单元的第二节我们知道,我们使用的食盐大部分来自海水,还记得海水晒盐的流程吗?(学生回顾,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教师:(向学生展示粗盐)大家看,这就是从海水晒出的盐,(拿出精盐)这是精盐,你认为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正是因为从海水直接晒出的盐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所以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盐称之为粗盐。我们知道粗盐无论在工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能够直接利用的,必须先将其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精盐。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这一过程啊?学生:想。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如何将粗盐变成精盐。下面小组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深入实验小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①通过观察、比较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你得出什么结果?②要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得到精盐,可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哪些步骤?③每个步骤都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品?④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上问题经小组讨论,然后分小组汇报。)小结:(投影)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溶解 过滤 蒸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并补充)(投影)小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投影)蒸发操作图及注意事项。教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学生如果有则回答,如果没有,教师:好,下面就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中你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注意安全。)(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并总结)(学生基本做完之后)教师: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吗?(如果解决了,追问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思考汇报)教师:本次实验过程中主要用到了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学生思考回答)过滤、蒸发。(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评价补充)追问:同学们知道这两种方法适合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教师:同学们,经过我们提取后的食盐是我们的食用盐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补充说明:我们知道,从海水晒出的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难溶性物质之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我们的实验过程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是不能除去的。而我们食用的食盐是比较纯的,不光不含难溶性杂质,也基本不含可溶性杂质。要想除去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得用化学方法,以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方法。)(小结)海水粗盐精盐食用盐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该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都用到了玻璃棒,你能说出每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吗?(学生思考回答)(如果还有剩余时间,补充问题:你能计算出你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吗?让学生计算,教师说明计算方法。)教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回顾这节课,请谈谈你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四、课堂小结1.学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学生自我评价)2.教师:对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激励性评价)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步骤:溶解、过滤、蒸发。2.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2)过滤时引流;(3)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转移固体。
教后反思
①
②
贝壳等(主要成分 )
海水(含有NaCl、MgCl2等)
③
④
⑤
Mg
饱和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