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_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_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4 17: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学案)
【课程标准】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东北易帜
①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②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他炸死。
③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1)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②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中共挽救革命的努力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0月初,起义军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①时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②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
①时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②结果: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实践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根据地建设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武装斗争 开展游击战,先后打退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红军长征
1.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初期:中央红军锐减到三万余人,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
(3)转折:①时间和地点: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③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4)胜利: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当堂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图为1931年国民政府部分进口商品税率统计图。烟酒的税率提高到50%,丝绸的税率提高到45%,火柴和陶瓷制品为40%,毛织品则为35%。这表明当时( )
A.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B.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C.列强扩大商品输出以抢占中国市场 D.关税自主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估计1930年,红军总数约有5万人;1931年增加到 10万人以上;1932年增至 20万人;1933 年增至50万人。”这一变化得益于( )
A.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B.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民大革命席卷全国 D.遵义会议的拨乱反正
3.下图是1887、1936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据如图可知,当时( )
A.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缓慢 B.传统社会阶级结构的复杂性
C.小农经济加快向近代转型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形势严峻
4.下图为1930年赣西南地区和闽西地区党员成分的占比情况图。据图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B.改变了当时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有助于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政权
5.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最能说明上海地区( )
1928—1934年上海离婚案主动方性别统计表
离婚主动者 男方 女方 双方协议 合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928(8-12月) 56 15.14 87 23.51 227 61.35 370
1929年 133 20.62 133 20.62 379 58.76 645
1930年 177 20.75 138 16.18 538 63.07 853
1931年 64 10.02 48 7.51 527 82.47 639
1932年 25 6.03 43 10.36 349 83.61 415
1933年(1-6月) 5 1.85 21 7.78 244 90.37 270
1934年(1-8月) 1 0.40 31 12.55 215 87.05 247
——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A.传统婚俗观念完全转变 B.平等法制意识影响婚姻观念
C.女性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D.社会动荡冲击家庭婚姻稳定
6.萧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东固休整期间,红四军前委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这一决定 ( )
A.促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 B.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C.巩固了工农联盟 D.使武装斗争从公开转入地下
7.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渭源县苏维埃纪念馆采用微视频、微党课以及红色故事等模式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如图所示)。纪念馆的这些文物( )
A.全部内容属于实物史料 B.时间归属应为解放战争时期
C.蕴含国共统一战线信息 D.借助现代科技得到了传播
8.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践行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各省竞相创设乡村师范。这有助于( )
A.中等学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C.全民扫盲运动的开展 D.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
9.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
1920年和1936年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表
类型 1920年 1936年
产值(亿元) 比例(%) 产值(亿元) 比例(%)
农业产品 39.09 42.28 75.33 44.82
手工业产品 29.75 32.17 43.86 26.1
工厂产品 8.83 9.55 28.31 16.84
矿冶业产品 2.91 3.15 4.96 2.95
进口产品 11.88 12.85 15.61 9.29
合计 92.46 100 168.07 100
A.进出口贸易平衡 B.商品经济繁荣 C.近代化曲折发展 D.民族工业萎缩
10.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分配土地的任务,并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要成为更大发展的基础的”。以上决议提出的原因是( )
A.井冈山根据地的探索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C.秋收起义的成功实践 D.土地革命总方针的提出
11.19世纪末,先进中国人一度以西方现代化为“提供美好未来希望的蓝本”,但至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整体取向逐渐从推崇西方文明转向了非资本主义前途。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
A.民族工业发展濒于绝境 B.国人对于时局的深刻反省
C.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共识 D.国民政府政策的灵活调整
12.如图所示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其所属部队发布的一些纪律规定(节选)。据此推断,这些纪律规定应发布于( )
◆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 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 ◆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 ◆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
A.北伐战争期间 B.井冈山会师后 C.红军长征途中 D.渡江战役前夕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度量衡法》,确定中国的度量衡以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市用制为辅制,规定“凡有关度量衡之事除私人买卖交易得暂行市用制外,均应用标准制”。 该法还规定,规划度量衡事宜由工商部设立的全国度量衡局掌理,各省及各特别市设度量衡检定所处理检定事宜。工商部制定《全国度量衡划一程序》,宣布自1930年1月1日起施行《度量衡法》。依据各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情况,工商部把统一全国度量衡的程序分成三批推行。到1936年6月,除新疆、蒙古、西藏外,公用度量衡已大部统一于新制,民用、租界及外商等也渐用新制。
——摘编自刘克祥等《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度量衡的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时期中国部分留美学生求学概况
姓名 毕业时间 论文内容概要 人生重大选择
蒋廷黻1895—1965年 1923年 英国左派政党工党的施政及其对印度、中国的启发 回国从事外交史学教学;从事外交工作
雷海宗1902—1962年 1927年 法国大革命前“重农学派”政治家杜尔哥的政治思想 回国任教;文化抗日;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世界史学科奠基
皮名举1907—1959年 1935年 结合德国强占胶州湾分析其远东政策;德国道路对中国有无借鉴价值;德国是否是中国抗击日本的可靠盟友 回国任教;支持抗日;制定的世界史教学纲要推广全国;在湖南师范学院任职时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发展
吴于廑1913—1993年 1946年 中国商周分封制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相似大于差别 回国任教,桃李满天下;主编的世界史教材全国推广
——摘编自杨钊《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与美国的西洋史学术传统——以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生求学择业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和影响。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干部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以下是“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42线路——“红色贵州·雄关漫漫”: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遵义市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景区——遵义市乌江渡景区——习水县青杠坡战役遗址——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赤水市赤水红军烈士陵园——遵义市苟坝会议旧址——毕节市金沙县钱壮飞烈士陵园——遵义市四渡赤水之南渡乌江渡口——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摘自国务院部门文件《“关于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公告”》
从上述贵州红色旅游景点中任选三个,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入选的理由。(要求:明确选择的景点,阐述理由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谋求关税自主并取得一定的成绩。1931年进口商品税率的大大提高有助于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但与与材料所体现的主旨无关,排除B项;列强扩大商品输出,相应的进口应该增加而非减少,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自主,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类。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1933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红军人数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为发展红军扩大群众基础,采取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B项正确;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是1945年中共七大,排除A项;国民革命结束于1927年,排除C项;遵义会议开展于193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887-1936年中国。根据1887、1936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可知,1936年农业占国民收入的约80%,占就业人口的约75%,相比于1887年,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缓慢,A项正确;材料反映农业和工业服务业比重,体现经济结构而非阶级结构,排除B项;1936年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表明小农经济转型缓慢而非加快,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产业分类,看不出企业分类,不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中国)。根据题干可知,1930年赣西南地区和闽西地区中共党员成分中农民比例最高。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苏区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有助于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政权,D项正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1930年赣西南地区和闽西地区党员成分”,而“当时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遵义会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8—1934年中国。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28—1934年上海离婚案中,男方主动要求的占比降低,女方主动要求和双方协议占比升高,反映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这与平等和法制意识的影响有关,B项正确;在一些内陆和农村地区,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完全转变”说法夸大,排除A项;材料体现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未提及女性获得选举权或参与政治,不能得出女性政治地位显著提高,排除C项;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上升得益于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进步,而非由于社会动荡,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和所学可知,在东固休整期间,中国共产党放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采取游击策略,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B项正确;游击战和运动战是两种不同的军事战略,它们在目标、战术、组织结构和兵力运用上有显著的区别,其中材料强调的是游击战,非运动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工农联盟的巩固,排除C项;当时武装斗争并未转入地下,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红色系列微视频”与“党史学习微党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纪念馆的这些文物采用微视频、党微课等形式进行宣传,说明充分应用了现代科技,传播了红色文化,D项正确;根据材料“《赵一曼——一封家书》”,可知,这里涉及的主要是文字史料,不是实物史料,排除A项;根据材料“渭源县苏维埃纪念馆”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时间归属为国共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国共统一战线主要有两个时期,其一是国民革命时期,其二是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与材料时间“国共对峙时期”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践行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各省竞相创设乡村师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引发社会的共鸣,推进各地乡村师范的建立,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B项正确;“中等学校教育的普及”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全民扫盲运动的开展”在建国初期,排除C项;在民国时期,国民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20年到1936年,各种商品产值所占比重有升有降,所以体现了近代化的曲折发展,C项正确;表格信息中没有出口信息,不能说明进出口贸易平衡,排除A项;仅根据商品结构表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排除B项;我国国内市场的商品总值是上升的,所以不能说明民族工业的萎缩,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2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A项正确;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排除C项;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材料“但至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整体取向逐渐从推崇西方文明转向了非资本主义前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随着救亡图存运动的进行,国人对于时局认识逐步深入,并对时局做出深刻反省,B正确;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发展没有濒于绝境不,排除A项; 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共识说法错误,排除C项;国民政府政策的灵活调整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至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军长征途中途径藏族所在地,C项正确;1926至1927年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与西藏地区无关,排除A项;井冈山会师是在1928年,中共主要是在江西、湖南等地建立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渡江战役是在1949年,发生在长江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
13.(1)措施:颁布法律,统一标准;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度量衡程序;在全国推行。
(2)作用:有利于改变度量衡混乱状况,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民众生活;为现代计量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中国)。措施:根据材料“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度量衡法》,确定中国的度量衡以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市用制为辅制”可知颁布法律,统一标准;根据材料“规划度量衡事宜由工商部设立的全国度量衡局掌理,各省及各特别市设度量衡检定所处理检定事宜”可知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工商部制定《全国度量衡划一程序》,宣布自1930年1月1日起施行《度量衡法》。依据各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情况,工商部把统一全国度量衡的程序分成三批推行”可知统一度量衡程序;根据材料“到1936年6月,除新疆、蒙古、西藏外,公用度量衡已大部统一于新制,民用、租界及外商等也渐用新制”可知在全国推行。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中国)。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度量衡混乱状况改观、国际接轨、经济发展与交流、民众生活、后世影响等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改变度量衡混乱状况,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民众生活;为现代计量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14.特点:研究内容广泛,同时关注社会现实;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多选择教育救国路线。
原因: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仍严重;有识之士纷纷探索各种救国道路;近代民主思想传播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学子自身志向的影响。(任答一点得)
影响: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壮大了抗日的力量;有利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1923-1946年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论文内容概要”“人生重大选择”上概括,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论文关注的不仅包括西方的政党制度、政治思想等,还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等,研究内容广泛,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说明留学生们想以史为鉴,实现救亡图存、复兴国家的现实目标;他们回国后基本上多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可得出研究内容广泛,同时关注社会现实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及多选择教育救国路线。
原因:根据材料他们毕业就业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解读,民族危机仍然严重、有识之士救国探索的共鸣、社会责任感的推动、至诚报国的心态等都影响了他们的学术观和择业观,可得出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仍严重,有识之士纷纷探索各种救国道路,近代民主思想传播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学子自身志向的影响。
影响:根据材料历史学科建设、投身救国、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可得出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壮大了抗日的力量,有利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5.选择景点:黎平会议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黎平会议旧址: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黎平会议旧址作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纪念馆作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队之间,四次渡过赤水河,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四渡赤水纪念馆作为这次战役的发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红色贵州·雄关漫漫”内容,选择其中三个景点,如选择黎平会议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景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地位进行阐述,注意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如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黎平会议旧址作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纪念馆作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队之间,四次渡过赤水河,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四渡赤水纪念馆作为这次战役的发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