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解读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⑴1913年底,下令解散国民党。
⑵1914年,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⑶1915年,基本接受日本控制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
⑷1915年底,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2.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⑴1913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竞选获胜后遇刺;国民党掀起“二次革命”。
⑵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 ,武力讨伐袁世凯。
⑶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发动护国战争;次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纷争,混战割据,争夺中央控制权。
派系 首领 控制省份 后台 混战
直 冯国璋 苏、赣、鄂 英美 直皖战争 直奉战争
皖 段祺瑞 皖、浙、闽、鲁、陕 日本
奉 张作霖 东北三省 日本
2.“府院之争”
⑴背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黎元洪分别担任国务总理、总统。
⑵过程:1917.5,总统(府)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院)职务。
⑶结果:张勋趁机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3.护法运动
⑴背景:段祺瑞驱逐张勋,重新掌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⑵过程:1917.8,部分国会议员在广州开会,成立“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
⑶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辞职离去。
4.中国参加一战
⑴原因: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⑵宣战:1917.8,中国对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
⑶行动:收回德、奥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十几万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⑴原因:
①国际: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政府:民国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障碍,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民间: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救国。
⑵代表: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
⑶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⑴概况: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革除“大人”“老爷”等旧称呼。
⑵特点:政府立法推行,民间逐渐接受。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原因: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2.概况:
⑴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⑵发展: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聘任陈独秀,《新青年》迁北京;李大钊 、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共同推进。
⑶主张: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旧道德(孔教)、旧文学。
3.影响
⑴思想: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⑵文化:白话文逐渐普及,新文化刊物纷纷出版。
⑶生活: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社会生活变革更为广泛和深刻。
【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据地方志记载:民国初期,湖南麻阳丧葬仪式“力矫繁华,工农商学,率皆简朴,故市乏奢侈之物,家少华丽之品”。这一现象( )
A.冲击了传统伦理的孝道主题 B.折射出新旧文化的柔性冲突
C.根源于经济落后的社会现实 D.反映出社会转型的良性发展
2.中山装的设计包括雨洋华侨流行的“企领文装”和西装的样式。孙中山先生与裁缝黄隆生合作,将西装衬衣的硬领和传统服装的特点结合,最终设计出了中山装。这说明中山装( )
A.引领当时服饰变革 B.融入多种文化元素
C.侧重南洋服装样式 D.影响西方服饰发展
3.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是一种“文化批判”,这种“文化批判”的任务是解放思想,把中华民族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守旧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文化上的“破旧”。这种文化“破旧”反映出( )
A.尊孔复古实为时代逆流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C.民主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D.文化时代性是当时的必然
4.下图为1887~1921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额在进出口贸易差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B.中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C.民族工业不断发展 D.外部环境影响民族工业
5.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发展统计(部分)。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 )
民营资本占比(%)
1894年 1912年前后 1920年前后
工矿交通业 38.2 70.9 79.8
银行业 0 27.5 51.4
资本年平均增长率(%)
1894—1913年 1913—1920年
民营企业 15.08 10.54
官办企业 14.54 3.81
A.为共和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B.官商共进,私人投资更活跃
C.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D.形成轻重工业并重的态势
6.五四运动之后,有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指出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以前文言的皇帝专制,白话军出来反抗……但是后来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当然还他本来面目,成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该学者意在( )
A.把文言作为白话文建设的重要资源 B.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予以肯定
C.强调文体应当存在实用与文学之分 D.否定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7.如表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 )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发展速度 (1912年=100) 平均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积数机数/台 2616 6675 255.2 11.0
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 8316 423.0 19.8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361 746 206.6 10.9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246.4 11.9
水泥业 启新厂产量/吨 59405 109741 184.7 8.0
A.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实现了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发展 D.受到特殊的内外环境的影响
8.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多次向美、日、英、法、德等国寻求援助,希望列强承认并支持南方政府,但各国均只承认北京政府,视孙中山为叛乱者。这( )
A.表明瓜分中国的同盟再次形成 B.促使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转变
C.体现列强维护中国统一的决心 D.成为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9.明清时期,贵州地方志编纂者偏重对汉族风俗习惯的记载,在书写态度上往往以中原文化传播者自居。民国时期《兴仁县志》中的“风俗”目下,苗族与汉族共同作为其子目;《荔波县志资料稿》也将汉族、苗族、侗族及僮族的风俗列书写。这一变化体现了民国地方志编纂者( )
A.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 B.受到西方共和思想的影响
C.改良恶俗的执着信念 D.构建现代文明社会的愿望
10.五四运动之后,有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指出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是:“以前文言的皇帝专制,白话军出来反抗……但是后来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当然还他本来面目,成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该学者( )
A.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 B.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的成败
C.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D.突出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过唐末五代战乱的破坏,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北宋初期,书院应运而兴。宋代书院数量众多,对学生入学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书院有丰富的藏书,又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
白鹿洞书院 朱熹在此讲学,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
岳麓书院 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并和朱熹进行学术探讨和论辩;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丽泽书院 理学家吕祖谦所建,倡导“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学风
象山书院 在陆九渊主持下,求学者多达数千人;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盛况空前
——摘编自方颖《论佛教对儒家书院复兴的影响》
材料二:晚清时期虽在兵燹之中,却相当重视教育对于富国、强国的积极作用,进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从某种程度来说,晚清时期的教育比社会其他一些领域更早地踏上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晚清时期,教育近代化变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国,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由于教育近代化的被动性,变革是非系统且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的演进,既有传统文化的自觉,也有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由于无法真正地充实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学为体”便聚焦在维护皇权统治上,而非造就新人;“西学”在教育上的内涵、外延日益丰富,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演变。“中体西用”的宗旨面临着“体用不二”的挑战,近代化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也产生了伦理危机,对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提出了挑战。道德体系及道德教育模式解构与建构的乏力,从社会伦理关系上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
——摘编自戴红宇、张荣伟《论晚清教育的变革与断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晚清时期的教育转型。
三、论述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在遭受一系列侵略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全力抗争。如图为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至十二卷》
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紧扣材料所示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初期湖南地区丧葬仪式提倡节俭,该现象源于西方丧葬礼俗的渗透,导致湖南地区传统礼俗发生变迁,故民国初期的社会风俗变化反映出社会转型的良性发展,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丧葬仪式的变化,与孝道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人们社会习俗的转变,并未提及文化冲突,排除B项;材料强调丧葬节俭,社会习俗的转变,与经济落后的现实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山装的设计融合了雨洋华侨流行的“企领文装”、西装样式以及传统服装等特点,体现了中山装融入多种文化元素,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是否引领当时服饰变革,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融合多种文化元素,而非侧重何种样式,排除C项;中山装无法影响西方服饰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任务是解放思想,把中华民族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守旧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任务是把中华民族从落后守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积极践行民主与科学,力求在思想文化上破旧立新,可见新文化运动的破旧是想着为当时的中国确立一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D项正确;材料的“破旧”中更加突出的是立新,而不是为了说明尊孔复古是逆流,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并未交代中华民国的历史命运,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7—19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14—1918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额在进出口贸易差额中的占比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洲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中国,中国对外贸易有所增加,D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结构无关,排除A项;中国贸易逆差并不是一直扩大,1914—1918年有所减小,排除B项;民族工业不断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图表信息反映出清末民初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情况,民营企业与官办企业都得到发展,其中民营企业资本增长率更高,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近代中国的共和政治比较短暂,而且比较脆弱,排除A项;清末民初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地是内部因素,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学者把古文比作皇帝专制,说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也成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即古文对白话文的发展也有意义,学者把文言作为白话文建设的重要资源,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古文和白话文的关系,与辛亥革命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到的古文和白话文属于语体,没有涉及到文体,排除C项;该学者的意图是强调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而不是否定它,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表格内容反映出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棉纺织业、面粉业等方面发展较快,其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一战的影响等,D项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发展的,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排除A项;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基础及其薄弱,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B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列强拒绝承认并援助孙中山,使孙中山逐渐认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质,转而寻求与苏俄合作,推动国共合作,B项正确。瓜分中国同盟再次形成是在华盛顿会议后,排除A项;列强拒绝援助孙中山是基于维护在华利益考虑,而非维护中国统一,排除C项;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时期贵州地方志的编纂者在书写方志时,虽然存在苗汉区分,但大都将汉与苗等族排列在一起,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这表明地方志的编纂者用比较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各族人民,体现了编纂者民族共同体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族间平等思想,但未体现共和思想,排除B项;材料涉及汉族和少数民族存在不同的风俗,但这种风俗没有好恶之分,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民族间的平等思想,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但这与构建现代文明社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解释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皇帝代表古文、传统,皇帝倒了,成为五族之一,国民的一部分,说明古文成为传统融入现代白话文一起,即学者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A项正确;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材料没有反映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新旧文化的兼容,并非打破保守观念,排除C项;选项只强调了白话文的作用,忽视了古文的价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1)特点:数量多;招生条件宽松;功能多样;环境优越;深受理学影响;私人办学与国家支持相结合。背景:唐末五代战乱中,官学衰败;宋朝建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宋朝重视科举取士,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印刷术发展,使书籍更加普及;佛教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
(2)晚清时期随着西方侵略加剧教育逐渐从传统向近代化转型。晚清时期的教育转型是受西方侵略影响的,所以教育的近代化要早于其他领域,一方面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近代人才的培养,促进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另一方面,这种变革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以 “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传统文化仍然占有一定地位,随着教育近代化的深入发展,两者冲突也愈发严重,从而导致文化认同危机,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新文化又因自下而上的变革,缺乏系统性,发展较为被动。总体而言,近代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其影响是两方面的。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宋(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宋代书院数量众多”,可得出数量多;根据材料“对学生入学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可得出招生条件宽松;根据材料“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可得出功能多样;根据材料“又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响,‘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可得出环境优越;根据材料“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并和朱熹进行学术探讨和论辩;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理学家吕祖谦所建,倡导‘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学风”,可得出深受理学影响;根据材料“朱熹在此讲学,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和理学家吕祖谦所建,倡导‘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学风”,可得出私人办学与国家支持相结合。背景:根据材料“经过唐末五代战乱的破坏,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可得出唐末五代战乱中,官学衰败;根据材料“北宋初期,书院应运而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建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可知宋朝重视科举取士,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发展,使书籍更加普及;根据材料“又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可得出佛教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教育转型主要是由传统专向近代,对其转型的评析可从具体内容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如:晚清时期随着西方侵略加剧教育逐渐从传统向近代化转型。晚清时期的教育转型是受西方侵略影响的,所以教育的近代化要早于其他领域,一方面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近代人才的培养,促进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另一方面,这种变革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传统文化仍然占有一定地位,随着教育近代化的深入发展,两者冲突也愈发严重,从而导致文化认同危机,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新文化又因自下而上的变革,缺乏系统性,发展较为被动。总体而言,近代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其影响是两方面的。
12.论题: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具有渐进性。
阐述:两次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逐渐获得部分官僚及士人的认可,并被洋务派付诸行动,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进行“器物”变革。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则宣告了通过“器物”以救亡图存道路的失败。在此背景下,维新派提出了效法日本,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走上“制度”救国之路,但在封建顽固势力的绞杀下夭折。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但民主共和的果实最终被军阀所窃取。1915年,袁世凯欲恢复帝制、复辟登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国民仍深陷于专制与愚昧的束缚中,于是积极引进西方启蒙思想,宣传民主、科学理念,以启迪民智、实现国人的思想变革。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爆发,中国的救亡图存道路上升到了“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总而言之,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的救亡图存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中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历史事件,可拟定论题: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具有渐进性。其次,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可从近代中国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三个层面救亡图存的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方面予以阐述,突出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最后,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