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北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A山脉是( )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乌拉尔山脉
2.从上图可以看出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中间低,四周高
3.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C.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大 D.缺热带雨林气候
地形与河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地形能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河流也能塑造局部地区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示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A.雨热同期 B.夏季高温少雨
C.全年温暖湿润 D.全年高温多雨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大江大河众多。结合亚洲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亚洲的河流主要( )
A.自北向南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中部流向四周
7.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下图为亚洲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 )
A.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B.北部、东部和南部
C.中部、东部和东南部 D.西部、南部和北部
9.下列关于亚洲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半岛人口稠密--纬度低 B.印度尼西亚人口稠密--湿热
C.北亚人口稀疏--沙漠广布 D.中部人口稀疏--地势较高
读下面“亚洲地理位置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
B.亚洲东北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D.亚洲西部与欧洲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相连
11.下列是几位同学讨论的世界之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明说:“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小华说:“印度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C.小成说:“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D.小玉说:“里海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
12.小旺同学收到外出游玩的同学寄来的明信片,请帮他挑选出不属于亚洲风光的明信片( )
A.喜马拉雅山脉的雄伟 B.死海的神奇漂浮 C.墨西哥高原风光 D.华北平原一望无垠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一中亚峰会在古都西安顺利召开。峰会内外,中国与中亚五国各界人士充分交流,共同擘画更紧密的中国一中亚合作新蓝图。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表示中亚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14.中亚自然景观比较单一,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其主要形成原因是( )
A.处于季风气候区内 B.沙漠广布 C.距海较远 D.位于寒冷地区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读图判断,沿着30°N亚洲( )
A.伊朗高原的海拔高于3000米 B.西部平原广阔
C.四川盆地在印度河平原西侧 D.自西向东地势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
16.下列地理单元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
A.阿拉伯高原 B.伊朗高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解答题
17.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 (南/北)半球,地处世界上最大大陆 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 洋,水域广阔,因而其东部和南部 气候显著。
(2)山脉A是 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3)C处位于 群岛,该群岛上岛屿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山脉B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其主峰为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成因 。
(4)读图可知亚洲地势特点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大多呈 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18.亚洲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大洋:B ;大洲:C 。
(2)D地与E地纬度相似,气候却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 气候区,降水 (填“稳定”或“不稳定”)。
(3)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此地区多发地震的原因。
(4)简述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和不利各写一点)
19.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洲。
(2)C代表 气候,气候特点 。
(3)ABDE四种气候类型, (填字母)降水最丰富。
(4)从H地到G地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5)我们国家F处的气候类型是 ,特点是 。
20.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洋,东部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地跨 带、温带、寒带。A地终年高温多雨,属 气候,B地气候终年严寒,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C地由于 ,降水稀少,此区域河流多属于 (填“内”或“外”)流河。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解析】1.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是北美洲大陆40°N的地形剖面图,A山脉位于北美洲中央平原以西,是落基山脉,B正确。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洲,乌拉尔山是亚欧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北美洲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海拔高,中部为中央平原,海拔低,东部为山地,海拔较高,北美洲自东向西地势呈现高一低一高的变化, 可知其地势特点是东西两侧高,中部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洲的地势中部低,东西两侧高,亚洲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北美洲和亚洲的地势特点不同,A、B错误。亚洲和北美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亚洲和北美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D错误。故选C。
【点睛】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齐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由于山脉为南北走向,对气候的影响较大。
4.A 5.A
【解析】4.结合所学知,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因此地势影响河流流向从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读图知甲符合,BCD错误,故选A。
5.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综上,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因此地势影响河流流向从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亚洲是季风气候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大洲,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
6.D 7.A
【解析】6.读图可知,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南部的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故选D。
7. 亚洲的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故亚洲的地势基本特征是是中部高、四周低。故选A。
【点睛】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8.A 9.D
【解析】8.由图及所学知识知,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该地区气候适宜、地形较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早,因此人口较为密集,A符合题意;而亚洲的西部、中部、北部人口稀疏,BCD排除。故选A。
9.阿拉伯半岛因降水少,严重缺水,人口稀疏,A错误;印度尼西亚因湿热的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B错误;北亚因纬度较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极其缓慢,生活环境不好,故人烟稀少,C错误;亚洲中部是青藏高原与帕米尔高原,地势较高,气温低,高寒缺氧,故人口稀疏,D正确。故选D。
【点睛】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世界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区;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
10.B 11.A 12.C
【解析】10.亚洲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A正确;亚洲东北通过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B错误;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C正确,亚洲西部与欧洲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相连,D正确。故选B。
1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A正确;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B错误;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C错误;死海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D错误。故选A。
12.喜马拉雅山脉、死海和华北平原都属于亚洲,墨西哥高原属于北美洲,ABD正确,C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13.D 14.C
【解析】13.结合所学知识,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其行政区划包含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中表示中亚的是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4.结合所学知识,中亚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受海陆因素影响,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导致了中亚自然景观比较单一,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冷战结束后,中亚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其地缘政治意义更加凸显。
15.D 16.C
【解析】15.读图可知,伊朗高原的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A错误;亚洲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阿拉伯高原和伊朗高原,故西部高原面积广阔,B错误;四川盆地位于印度河平原的东部,C错误;图中最高峰是位于中部的珠穆朗玛峰,其余东西两侧都低于中部,故自西向东地势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D正确。故选D。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青藏高原是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17.(1) 北 亚欧 印度 季风
(2)乌拉尔
(3) 马来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板块之间碰撞挤压
(4) 中间高、四周低 放射
【分析】本题以亚欧大陆的地形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山脉、板块运动的影响、地势特征及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地处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面积最大的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水域面积广阔,因而其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2)读图可知,山脉A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乌拉尔山脉, 该山脉以东为亚洲,以西为欧洲。
(3)读图可知,C处位于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群岛上岛屿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有“万岛之国”之称;山脉B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其主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形成的。
(4)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四周,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8.(1) 乌拉尔山脉 北冰洋 欧洲
(2) 地形地势 季风 不稳定
(3)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
(4)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不利影响:降水很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分析】本题以亚洲为材料,涉及到亚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A山脉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是乌拉尔山脉。B大洋位于亚洲北侧,是北冰洋。C大洲是位于亚洲的西部,是欧洲。
(2)D地与E地纬度相似,气候却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D地位于青藏高原,E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该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不稳定,易形成旱涝灾害。
(3)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该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发生。而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4)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该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降水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19.(1)亚
(2)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3)B
(4)海陆因素
(5)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等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明显,故季风气候显著。
(2)读图可知,C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3)ABDE四种气候类型,B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最丰富。
(4)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读图可知,H→G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越来越小,导致降水量逐渐减少,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5)我们国家F处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的东部。
20.(1) 太平 白令
(2) 热 热带雨林 纬度 距海较远 内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位置、气候及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从图中看出,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北临世界最小的北冰洋,南临世界第三大的印度洋,西临欧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 从图中看出,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A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地纬度较高,气候终年严寒,因此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C地位于亚洲大陆内部,由于距海较远,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降水稀少,故此区域多为内流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