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明清国家版图的奠定
【学习难点】 清朝管理边疆的举措以及重要意义
【自主预习】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 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康熙、__________、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 君主专制的强化
(1)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__________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奏折制度。
(2)军机处:__________时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3)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为加强__________控制,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二、疆域的奠定
1. 收复台湾(东南)
(1)1662年,_________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1684年,清朝在__________设府,隶属福建省。
2. 抗击沙俄(东北):1689年,两国签订《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 打败噶尔丹(西北)
(1) 1757年,清军将__________彻底击败。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
(2)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__________、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4. 管辖新疆: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5. 经略西藏(西南)
(1)清初,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以“__________”尊号。康熙时,册封__________“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__________政府册封。
(2)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__________,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3)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__________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 农民起义:从__________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2. 闭关自守:清朝仅保留____________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____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习题巩固
1.按清廷规定,督抚以上大员的奏折,由专人送到大内乾清门,交内奏事处,直达御前,而不像题本交由政使司转呈。这一做法( )
A.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 B.可以避免皇帝决策失误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D.容易导致朋党政治
2.徐光启说,“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进而认为,“惟市而后可以靖倭,惟市而后可以知倭,惟市而后可以制倭,惟市而后可以谋倭”。据此可知,他主张
A.开放贸易制倭 B.鼓励商业发展
C.实行海禁政策 D.打击海上走私
3.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4.清朝时期,现代中国疆域的版图逐渐定型。要研究清朝管理西藏的历史。可以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
A.史著《简明清史》 B.小说《鹿鼎记》
C.文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影视《康熙大帝》
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雍正说:“办事自朝至夜,刻无停息……愿以一人治天下”。这种变化反映了
A.皇帝能力的提高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中央集权的加强
6.海洋走私从宣德年间开始一直和朝贡贸易相伴随,到成化年间愈演愈烈,沿海民众赴外洋“接买番货”,将之运到内地售卖;朝贡使臣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夹带私货,进行走私。该现象说明( )
A.明朝时我国手工业发达 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朝贡贸易导致海洋走私 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