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4 22:10:10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1课时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
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知道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 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变化规律
【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
目标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任务:根据教材P2页“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内容结合下面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取NA=6.02X 1023mol-1. 问题: (1) 1 mol水的质量是0.018 kg,每个水分子质量是多少 (2)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铁的密度是7.9X103 kg/m3.把铁块中的铁原子看成球形,且它们紧密排列。能否求出质量是1 g的铁块中铁原子的数目 是否可以计算出铁原子的直径 [参考答案] (1)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2) 1 g铁块的物质的量 ,其中铁原子的数目,1g铁的体积,1个铁原子的体积, 铁原子的直径 [知识生成]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该常数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跟分子质量、分子大小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了。 分子的两种简化模型
目标2:知道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 任务:根据教材P3-4页“分子热运动”的内容结合相关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1:如图甲所示,打开香水瓶后,周围就会有香水味;如图乙所示,将水缓慢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十天后,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分界面模糊;如图丙所示,将铅块和金块压在一起,五年后发现金块中有铅,铅块中有金了。 问题: (1)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 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在腌萝卜时,盐分子在常温下发生扩散现象;炒菜时,盐分子在高温下发生扩散现象。因此,炒菜时萝卜变咸得快,腌莱时萝卜变咸得慢 情景2: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地运动。其中三颗微粒间隔相等时间的运动位置的连线如图所示。如果在显微镜下追踪一颗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 s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图中某一颗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 问题: (1)位置连线是炭粒的运动轨迹吗 炭粒的运动有规律吗 (2)为什么炭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为什么炭粒越小,它的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运动吗 [参考答案] (1)位置连线不是炭粒的运动轨迹。 不同炭粒的运动路线是不同的,炭粒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是无规则的。 2)液体实际上是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断地撞击炭粒。在某一瞬间,炭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较强;在下一瞬间,炭粒受到另一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这样就引起了炭粒的无规则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炭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并且炭粒越小,它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因而,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它间接反映了气体、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的。 [知识生成] 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3)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布朗运动 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不是固体微粒中的单个分子,也不是液体(或气体)分子。 (2)影响因素:①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②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剧烈。 (3)原因: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 (4)特点 ①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说明液体(或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②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说明液体(或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③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间接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目标3: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变化规律 任务:根据P5页“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内容结合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下图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 问题: (1)图像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图像可以看到,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有什么变化 分子间的作用力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参考答案】 横轴表示分子之间的距离,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面减小;当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当时, 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斥力;当时,F=0: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引力。
【学习总结】
请画出本课时的思维导图
2新授课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1课时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
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知道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 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变化规律
【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
目标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任务:根据教材P2页“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内容结合下面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取NA=6.02X 1023mol-1. 问题: (1) 1 mol水的质量是0.018 kg,每个水分子质量是多少 (2)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铁的密度是7.9X103 kg/m3.把铁块中的铁原子看成球形,且它们紧密排列。能否求出质量是1 g的铁块中铁原子的数目 是否可以计算出铁原子的直径 [知识生成]
目标2:知道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 任务:根据教材P3-4页“分子热运动”的内容结合相关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1:如图甲所示,打开香水瓶后,周围就会有香水味;如图乙所示,将水缓慢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十天后,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分界面模糊;如图丙所示,将铅块和金块压在一起,五年后发现金块中有铅,铅块中有金了。 问题: (1)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景2: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地运动。其中三颗微粒间隔相等时间的运动位置的连线如图所示。如果在显微镜下追踪一颗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 s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图中某一颗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 问题: (1)位置连线是炭粒的运动轨迹吗 炭粒的运动有规律吗 (2)为什么炭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为什么炭粒越小,它的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运动吗 [知识生成]
目标3: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变化规律 任务:根据P5页“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内容结合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下图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 问题: (1)图像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图像可以看到,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有什么变化 分子间的作用力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学习总结】
请画出本课时的思维导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