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中高频考点综合复习题(精华)
一、单选题
1. “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材料中的“大会”很可能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2.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B.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4.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如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6.仔细观察建国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指出从C到D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调整
7.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
省份 辽宁陕西 黑龙江 山西 吉林河南 甘肃 四川 河北内蒙 北京云南 湖南江西 湖北 安徽新疆
项目 各24项 22项 15项 各10项 8项 6项 各5项 各4项 各4项 3项 各1项
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 B.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 D.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8.“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9.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图片:“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以下关于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该时期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 D.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实现
10.“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该民谣与下列选项中的口号反映了同一历史事件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二、填空题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 》,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 》,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状元实业家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3.
(1)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在 (会议)上制定的。1976年 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 ,被称为“铁人”的是 。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
(5)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
三、辨析题
14.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胜利油田建设大会战,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四、材料分析题
1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年轻的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扫射,严重侵犯我国主权。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一化三改造”目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1)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面对美国的侵扰,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是谁?参战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3)建国初期,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完成有何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6.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逐渐建立起来。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盛锡福帽厂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由刘锡三始创于1911年,总店位于天津法租界。初期经营草帽,后来扩大经营呢帽。便帽等多种产品,十分畅销。陆续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店20多处,盛锡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解放后,为适应人们穿着变化需要,所增制的八角帽和圆顶帽等,曾在社会上流行。1956年公私合营后,盛锡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如今盛锡福帽子不仅雄踞于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
(1)图1会议的召开在我国建立起了什么制度?这次会议与图2宪法有何联系?
(2)从材料二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中,写出三点历史信息,并根据图文资料指出盛餳福帽厂企业性质的变化。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材料二盛锡福帽厂企业性质的变化反映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17.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谱写了不懈探索与奋斗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
材料三:1952-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公私经济所占份额变化表
年份/比重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1952年 23.5% 76.5%
1956年 100% 0
材料四:
图一 公社语录 图二 玉米千斤重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举一例交通运输成就.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4)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一失误?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五、综合题
18. 201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立初期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下图中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的赞誉。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3)感悟篇:新中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19.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中国共产党倡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支撑起中国作为抗日大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的根本前提.请分别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例史实.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观察图表,它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对外开放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请指出新时期我国迈出对个开放第一步的重大举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里程碑,它对中有何重大意义?
20.“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把几个严重失误列举出来: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1)请将三张图片的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的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
序号 ① ② ③
图片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村经济建设、工业及城市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农村展开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 的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在 的基础上实行 的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再次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2)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 ,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对外开放中,作为第一批 的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大都市,用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
(3)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 。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1982年,我国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 框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2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两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一例即可)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第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样一个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极为有利社会制度平台,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摘编自李捷《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
(1)图1、图2反映的是哪两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共同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图3所示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的创新性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能够完成三大改造的保证。
六、论述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政党繁多,难以数计,但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成立近百年,能够成功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的政党独无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应该从历史中找寻答案。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第一,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第二,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第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践行民主。第四,共产党人保持队伍高度廉洁。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第一,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第二,恢复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第三,荡涤了帝国主义的污泥浊水。第四,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
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一,动机愿望是好的。第二,取得重要的成就。第三,同百姓同甘共苦。第四,善于反思不断总结。
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第二,坚持体制改革。第三,坚持对外开放。
——摘编自中央党校课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中国共产党“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的史实,并分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优秀品质。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分析可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要熟记相关知识点并根据题干提示词解题。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对一五计划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C项正确;
ABD项都是对客观历史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
3.【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图片涉及的人物是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B项正确;
同仇敌忾、国际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表现,但在题干中没有涉及,B项不正确;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C项不正确;
崇尚法治、健全民主是法治精神的内涵,但在题干中未体现,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的认识。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题干很明显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事情,所以可以排除。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因为这个南瓜这么大,不是科技的问题,是浮夸的问题。
故答案为D。
【点评】识记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中“在国民收入中,公有经济占92.9%,在商品零售额中,公有经济占95.8%,工业总产值是100%”及题干中的“1956年”可知,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C项;
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分析】A、三大改造为1953年到1956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
B、大跃进为1958年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B;
C、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C;
D、1959年到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图表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后,在国家的主导之下,加强计划管理,工业分散布局,注重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从而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D项正确;
题干信息的主旨是要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AB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五”计划后工业布局的调整等知识。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可看出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ABD三项都是表面现象。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文化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往往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漫画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上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严重失误,C项正确;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排除A项;
“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严重失误,影响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解析】【分析】A.据题干“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结合所学可知,这首民谣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不符合题意;
C. 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不符合题意;
D. 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题干信息的含义,再拿它来分析备选项,理解备选项含义回答。
11.【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分析】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等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张謇;1957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答案为:张謇 1957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3.【答案】(1)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青反革命集团
(3)焦裕禄;王进喜
(4)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赎买政策(或和平赎买)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焦裕禄,被称为“铁人”的是王进喜。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武汉长江大桥的评价;建成于一五计划期间;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故答案为:(1)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江青反革命集团
(3)1、焦裕禄 2、王进喜
(4)1、一五计划 2、中共八大
(5)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赎买政策(或和平赎买)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一五计划、中共八大、三大改造等知识点。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方可作答。
14.【答案】错误;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解析】【分析】 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故答案为:错误;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5.【答案】(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毛泽东。
(2)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或为社会主义工化业奠定了初步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朝人民的英勇抗击下,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政权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依据课本所学,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到1957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依据材料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得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点评】(1)历史常识类,主要考察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具体新中国的建立的意义和新中国的领导人。
(2)历史常识类,主要考察抗美援朝知识点,较为简单,考生可通过历史影视作品熟知或者直接对应抗美援朝的总指挥和军队称号来作答。
(3)历史意义类,主要考察一五计划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点,第一小问需要考生结合课本重点掌握分析,第二小问可以对照材料直接作答。
16.【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由私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我国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根据材料图片及“盛锡福帽厂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由刘锡三始创于1911年,总店位于天津法租界。初期经营草帽,后来扩大经营呢帽、便帽等多种产品,十分畅销。陆续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店20多处,盛锡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解放后,为适应人们穿着变化需要,所增制的八角帽和圆顶帽等,曾在社会上流行。1956年公私合营后,盛锡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如今盛锡福帽子不仅雄踞于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可知,盛锡福帽厂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有制经济;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盛锡福帽厂属于公有制经济。图文资料表明盛锡福帽厂企业由私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17.【答案】(1)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2)工业化;一五计划;武汉长江大桥或青藏公路……。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
(2)根据材料“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工业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一五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
(3)根据材料“1952-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公私经济所占份额变化表”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根据材料“图一 公社语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据材料“图二 玉米千斤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的是大跃进。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第二问是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故答案为:
(1)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2)工业化;一五计划;武汉长江大桥或青藏公路。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8.【答案】(1)图一: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图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图三:“铁人”王进喜。
(2)图四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建设成就。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知识运用能力。第(1)题关键是能正确识读图中的人物,图中的人物依次是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他们的赞誉链接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建设成就。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可以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模范人物的带领等角度回答。
19.【答案】(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经济特区;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解析】【分析】(1)西安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2)观察图表,根据“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社会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特区的建立,迈出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第一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里程碑,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故答案为:(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经济特区;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史实.(2)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加入世贸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倡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大改造、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加入世贸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能力.
20.【答案】(1)①B ②C ③A
(2)教训:我们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等。(答出两条即可)
(3)曲折的过程,或不是一帆风顺的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感悟能力。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说明判断相关的史实。根据A图中的“四人帮”可知与“文化大革命”有关。B图中的有效信息是“大跃进”。根据C图中的“吃饭不花钱”,可判断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第(2)题从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组织答案。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1.【答案】(1)封建土地制度。;农村经济。;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重工业。;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特区。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农村展开土地改革运动,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首先改革,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次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2)依据课本所学,1953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深圳是对外开放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几年之间,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大都市,这充分说明了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
(3)依据课本所学,1954年,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我国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爱情了民主法治的建设,并逐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较大。
22.【答案】(1)合作社;公私合营;私有制;公有制
(2)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或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或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开发克拉玛依油田;建成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
(3)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方面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人物。
(2)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3)本题考查过渡阶段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答案为:(1)1、合作社 2、公私合营 3、私有制 4、公有制
(2)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或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或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开发克拉玛依油田;建成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
(3)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3.【答案】(1)图1:农业;图2:手工业。共同方式:走合作化道路。创新性政策:赎买政策。
(2)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制度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答出3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3)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造措施符合中国国情等。(任答1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方式。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图1、图2信息和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2反映的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问,根据所学可知,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方式是走合作化道路。第三问,根据材料一图3信息和所学可知,图3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在改造中的创新性政策是赎买政策。
(2)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国社会第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样一个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极为有利社会制度平台,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直接概括影响即可: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制度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3)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能够完成的保证。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实际出发等方面概括即可:我国能够完成三大改造的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造措施符合中国国情等。
故答案为:(1) 图1:农业;图2:手工业。共同方式:走合作化道路。创新性政策:赎买政策。
(2)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制度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答出3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3) 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造措施符合中国国情等。(任答1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方式、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准确识读图片,熟练掌握三大改造的基本史实,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4.【答案】(1)中国共产党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例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共产党的部队消灭、牵制了大量日军。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的例子:遵义会议的召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即可。示例:观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面对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随后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赢得了民族独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史实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共产党的部队消灭、牵制了大量日军。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的史实包括遵义会议的召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等。
(2)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合中共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即可。
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例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共产党的部队消灭、牵制了大量日军。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的例子:遵义会议的召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即可。示例:观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面对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随后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赢得了民族独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难度较大,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中高频考点综合复习题(精华)
一、单选题
1. “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材料中的“大会”很可能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2.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B.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4.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如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6.仔细观察建国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指出从C到D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调整
7.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
省份 辽宁陕西 黑龙江 山西 吉林河南 甘肃 四川 河北内蒙 北京云南 湖南江西 湖北 安徽新疆
项目 各24项 22项 15项 各10项 8项 6项 各5项 各4项 各4项 3项 各1项
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 B.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 D.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8.“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9.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图片:“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以下关于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该时期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 D.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实现
10.“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该民谣与下列选项中的口号反映了同一历史事件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二、填空题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 》,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 》,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状元实业家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3.
(1)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在 (会议)上制定的。1976年 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 ,被称为“铁人”的是 。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
(5)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
三、辨析题
14.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胜利油田建设大会战,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四、材料分析题
1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年轻的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扫射,严重侵犯我国主权。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一化三改造”目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1)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面对美国的侵扰,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是谁?参战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3)建国初期,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完成有何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6.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逐渐建立起来。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盛锡福帽厂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由刘锡三始创于1911年,总店位于天津法租界。初期经营草帽,后来扩大经营呢帽。便帽等多种产品,十分畅销。陆续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店20多处,盛锡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解放后,为适应人们穿着变化需要,所增制的八角帽和圆顶帽等,曾在社会上流行。1956年公私合营后,盛锡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如今盛锡福帽子不仅雄踞于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
(1)图1会议的召开在我国建立起了什么制度?这次会议与图2宪法有何联系?
(2)从材料二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中,写出三点历史信息,并根据图文资料指出盛餳福帽厂企业性质的变化。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材料二盛锡福帽厂企业性质的变化反映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17.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谱写了不懈探索与奋斗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
材料三:1952-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公私经济所占份额变化表
年份/比重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1952年 23.5% 76.5%
1956年 100% 0
材料四:
图一 公社语录 图二 玉米千斤重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举一例交通运输成就.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4)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一失误?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五、综合题
18. 201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立初期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下图中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的赞誉。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3)感悟篇:新中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19.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中国共产党倡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支撑起中国作为抗日大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的根本前提.请分别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例史实.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观察图表,它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对外开放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请指出新时期我国迈出对个开放第一步的重大举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里程碑,它对中有何重大意义?
20.“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把几个严重失误列举出来: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1)请将三张图片的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的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
序号 ① ② ③
图片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村经济建设、工业及城市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农村展开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 的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在 的基础上实行 的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再次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2)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 ,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对外开放中,作为第一批 的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大都市,用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
(3)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 。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1982年,我国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 框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2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两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一例即可)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第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样一个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极为有利社会制度平台,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摘编自李捷《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
(1)图1、图2反映的是哪两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共同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图3所示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的创新性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能够完成三大改造的保证。
六、论述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政党繁多,难以数计,但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成立近百年,能够成功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的政党独无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应该从历史中找寻答案。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第一,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第二,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第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践行民主。第四,共产党人保持队伍高度廉洁。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第一,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第二,恢复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第三,荡涤了帝国主义的污泥浊水。第四,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
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一,动机愿望是好的。第二,取得重要的成就。第三,同百姓同甘共苦。第四,善于反思不断总结。
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第二,坚持体制改革。第三,坚持对外开放。
——摘编自中央党校课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中国共产党“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的史实,并分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优秀品质。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分析可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C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要熟记相关知识点并根据题干提示词解题。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对一五计划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C项正确;
ABD项都是对客观历史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
3.【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图片涉及的人物是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B项正确;
同仇敌忾、国际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表现,但在题干中没有涉及,B项不正确;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C项不正确;
崇尚法治、健全民主是法治精神的内涵,但在题干中未体现,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的认识。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题干很明显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事情,所以可以排除。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因为这个南瓜这么大,不是科技的问题,是浮夸的问题。
故答案为D。
【点评】识记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中“在国民收入中,公有经济占92.9%,在商品零售额中,公有经济占95.8%,工业总产值是100%”及题干中的“1956年”可知,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C项;
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解析】【分析】A、三大改造为1953年到1956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
B、大跃进为1958年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B;
C、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C;
D、1959年到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图表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后,在国家的主导之下,加强计划管理,工业分散布局,注重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从而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D项正确;
题干信息的主旨是要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AB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五”计划后工业布局的调整等知识。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可看出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ABD三项都是表面现象。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文化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往往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漫画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上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严重失误,C项正确;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排除A项;
“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严重失误,影响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解析】【分析】A.据题干“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结合所学可知,这首民谣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不符合题意;
C. 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不符合题意;
D. 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题干信息的含义,再拿它来分析备选项,理解备选项含义回答。
11.【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分析】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等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张謇;1957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答案为:张謇 1957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3.【答案】(1)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青反革命集团
(3)焦裕禄;王进喜
(4)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赎买政策(或和平赎买)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焦裕禄,被称为“铁人”的是王进喜。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武汉长江大桥的评价;建成于一五计划期间;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故答案为:(1)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江青反革命集团
(3)1、焦裕禄 2、王进喜
(4)1、一五计划 2、中共八大
(5)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赎买政策(或和平赎买)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一五计划、中共八大、三大改造等知识点。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方可作答。
14.【答案】错误;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解析】【分析】 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故答案为:错误;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5.【答案】(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毛泽东。
(2)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或为社会主义工化业奠定了初步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朝人民的英勇抗击下,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政权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依据课本所学,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到1957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依据材料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得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点评】(1)历史常识类,主要考察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具体新中国的建立的意义和新中国的领导人。
(2)历史常识类,主要考察抗美援朝知识点,较为简单,考生可通过历史影视作品熟知或者直接对应抗美援朝的总指挥和军队称号来作答。
(3)历史意义类,主要考察一五计划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点,第一小问需要考生结合课本重点掌握分析,第二小问可以对照材料直接作答。
16.【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由私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我国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根据材料图片及“盛锡福帽厂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由刘锡三始创于1911年,总店位于天津法租界。初期经营草帽,后来扩大经营呢帽、便帽等多种产品,十分畅销。陆续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店20多处,盛锡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解放后,为适应人们穿着变化需要,所增制的八角帽和圆顶帽等,曾在社会上流行。1956年公私合营后,盛锡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如今盛锡福帽子不仅雄踞于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可知,盛锡福帽厂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有制经济;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盛锡福帽厂属于公有制经济。图文资料表明盛锡福帽厂企业由私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17.【答案】(1)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2)工业化;一五计划;武汉长江大桥或青藏公路……。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
(2)根据材料“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工业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一五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
(3)根据材料“1952-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公私经济所占份额变化表”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根据材料“图一 公社语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据材料“图二 玉米千斤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的是大跃进。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第二问是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故答案为:
(1)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2)工业化;一五计划;武汉长江大桥或青藏公路。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8.【答案】(1)图一: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图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图三:“铁人”王进喜。
(2)图四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建设成就。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知识运用能力。第(1)题关键是能正确识读图中的人物,图中的人物依次是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他们的赞誉链接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建设成就。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可以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模范人物的带领等角度回答。
19.【答案】(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经济特区;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解析】【分析】(1)西安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2)观察图表,根据“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社会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特区的建立,迈出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第一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里程碑,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故答案为:(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等参加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经济特区;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史实.(2)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加入世贸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倡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大改造、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加入世贸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能力.
20.【答案】(1)①B ②C ③A
(2)教训:我们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等。(答出两条即可)
(3)曲折的过程,或不是一帆风顺的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感悟能力。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说明判断相关的史实。根据A图中的“四人帮”可知与“文化大革命”有关。B图中的有效信息是“大跃进”。根据C图中的“吃饭不花钱”,可判断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第(2)题从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组织答案。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1.【答案】(1)封建土地制度。;农村经济。;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重工业。;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特区。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农村展开土地改革运动,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首先改革,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次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
(2)依据课本所学,1953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深圳是对外开放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几年之间,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大都市,这充分说明了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
(3)依据课本所学,1954年,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我国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爱情了民主法治的建设,并逐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近代和新中国成